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8.28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与评估第一章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价值第一节品德与生活学科价值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 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 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 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二、基本理念(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 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 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 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2013.8.28 德品质。第二节 品德与社会学科价值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 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 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二、基本理念(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 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 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2013.8.28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第二章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原则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更应关注教学背后的教育功能,牢记引导儿童热爱生活、了解社会、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这个核心原则,在此教育视野下研究并组织教学。具体地应贯彻如下教学原则:1. 实效性与基础性原则所谓实效性原则是指开展德育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这是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首要原则。所谓基础性是指教育要立足于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这个基点,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形式,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防止一味地空洞说教,不能任意拔高,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提高教学的实效性。2生活性原则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 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 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因此,本课程教学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3开放性原则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 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 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4活动性原则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要注意将活动的过程、方法、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而不是仅仅罗列知识或事实。2013.8.28 5. 知行统一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 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教育, 又要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做到“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实践中使学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训练行为习惯、学会做人。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遵循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情理交融, 知行统一, 把思想教育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6. 趣味性原则兴趣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意识倾向, 这种意识倾向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在品德课教学中 ,可通过各种手段创设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情境,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选择教学能容与教学方式也应该具有趣味性。7自主、合作性原则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 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 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落实的重要标志。第斯多杰认为:“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因此,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组织、协作、 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发现榜样人物的真善美和辨别社会上的假恶丑现象,联系自己的实际和社会实际进行自主学习。意大利教育蒙台梭利早在19 世纪就提出: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为此,教师则要引导孩子以教材为蓝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拓展教材空间,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存疑、探究、创造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多方面、 多角度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采取讨论、辨析等合作活动方式去探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资源共享的目的。第三章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课型分类及教学流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按照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品德教育类、习惯养成类、社会常识类。品德教育类又分为活动型、 明理型两类,社会常识类又可分为社会生活常识、科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等4 类。这样,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共有7 种课型,分别是习惯养成2013.8.28 课、活动型品德教育课、明理型品德教育课、生活类社会常识课、科学类社会常识课、地理类社会常识课、历史类社会常识课等。习惯养成课教学流程生活德育论告诉我们,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中,没有脱离生活的“纯粹道德”,也不存在不包含道德问题的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因此, “回归生活”就成为课程改革和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儿童的生活,走进儿童的生活, 在活动中探索、 实践、体验、感悟,在教学内容、过程、时空上进行扩展和延伸,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才会真正提高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回归生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题的课型。如:讲卫生、珍惜时间、合理饮食、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不打扰别人、不吸烟、不酗酒等。一、习惯养成课教学流程一、二、流程解读(一)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品德课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准备活动, 教师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 以便从学生的角度来营造课堂生活,把学生的个体认知、 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以及学生中的共性问题作为鲜活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同时,学生课前准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自我教育、自我感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丰富了生活的积累,加深了体验和感悟,为课堂活动作好了情感和心理上的准备。这样,才会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主体化”。该环节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准备: 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活动;了解学生当中的一些典型事例, 掌握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二是学生准备:搜集与探究内容有关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以及有关信息,培养探究兴趣。课前准备课堂探究激趣导课探究明理反馈评价实践导行课后拓展2013.8.28 (二)课堂探究基本环节:激趣导课探究明理反馈评价实践导行1、激趣导课这一环节重点要突出一个“新”字。导入新课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活动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导入新课的方法要新颖、富有吸引力。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喜新好奇的特点,运用讲故事、演小品、做实验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围绕课文观点,提出问题, 设置观念, 导入新课。也可以运用谈话法、 讨论法、辨析法等, 直奔新课中心,点明观点,导入新课。还可以运用视频等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方法,围绕课文观点,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无论是哪一种导课方式,都要做到一个“新”字。2、探究明理明理是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重点阶段。明理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由感知、推理、评价、判断、想象等一系列心理因素构成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依据明理的心理过程,力求明理深透。在明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道德认同感。本环节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交流预习所得,掌握反馈信息。在学习前,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的认知。为了及时了解学生认知情况、疑问及思维上的偏差,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困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展示的故事以及自己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