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案 2021年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案1【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3、针对_,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学习重点】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合作探究】(1)请简要概括第一段所写的内容,然后指出哪些内容写出了滕子京的政绩?(2)在第二段中用横线画出描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并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展开对景物的描写?(3)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4)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什么?(5)文中总写洞庭湖景观的句子是:(6)从文中看,“前人之述”指的是:(7)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文中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特点。(8)在第四段中找出与第三段中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形成鲜明对照的句子,并分析形成这两种心情的原因是什么?(9)文中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分别是什么?(10)点明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11)“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退”分别指的是什么?(12)怎样理解文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深刻含义?(13)作者认为,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A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社会安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真是B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拥有C文中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课堂检测】一、阅读课文第3、4、5段,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8分)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B忧谗畏讥乐以忘忧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8分)(1)山岳潜形潜:(2)薄暮冥冥薄:(3)把酒临风把:(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微斯人,吾谁与归?4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8分)2021年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案2【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文的兴趣,提高在比较中鉴赏诗文的能力。2、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进入诗文意境。3、体会诗与散文两种体裁的异同点。【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诗文的方法。2、体会诗与散文两种体裁的异同点。【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诗文的方法。2、体会诗与散文两种体裁的异同点。【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提高学生学习和鉴赏古诗文的能力。【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二课时一、复习并导入新课:1、检查背诵诗两首。2、岳阳楼记作者简介:袁中道,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_;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二、感知课文:1、请学生根据课文注解,理解课文内容。提示:第一段写洞庭湖水奇的原因;第二段写作者由洞庭湖上风景变幻而引发自己的的联想和感慨。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洞庭湖水势浩大的原因是什么?(即“所以奇也”的原因)提示:袁中道的_用知识为我们客观准确地回答了此问题,他在文中谈到如此盛大的水势,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第一,是“九水”,九条江的水汇集了,才有湖的规模。第二,是长江的水奔腾而来。第三,二者相遇,九水不能抵挡长江的水势,水面扩大了,才“澄鲜宇宙,摇荡乾坤八百里。”第四,岳阳楼正好在“江湖交会之间”,因而才能“朝朝暮暮”看到“吞吐之变态”。第五,楼前有君山,在君山上观景,“得水最多”,“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第六,在岳阳楼上看水比较少一点,但有“君山妖蒨”弥补了缺陷。第七,如果没有君山,“莽莽洪流”一览无余,比较单调;有了君山,就富于变化了。结论是:岳阳楼的景观之美,就在于“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2)、找出文中表明作者因景变而发生感情变化的句子,对于这情感的变化,你有什么看法?明确: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己也。提示:作者居然因为风景变幻而哭将起来,可见不但感情容易激动,而且对感情相当放任。这种敢哭敢笑,在封建道学自矜自持、喜怒不形于色蔚为风气的时代,明清小品作家敢于表述自由的性灵,正是其可爱可贵之处。(3)、作者在文中还联系了哪些历史人物?有何用意?明确:作者在文中还联系了宋朝藤子京、范仲淹,联系了修建岳阳楼的藤子京因在官场上受到打击而在宾客间大哭的典故,以及范仲淹在其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提示:用这样的联系来对照自己当时的人生经历,表现自己的人生感慨。袁中道认为藤子京不应该哭,因为他已经在中央朝廷为著名的谏议,用不了多久,就该有政绩可报了,如此境遇,“有何可哭?”而像自己这个样子,四十多岁了,头发都白了,还没有为保卫国家作出什么贡献;遭逢兄长病故,加上飘零异乡,又是面对“寒雁一影”这样的遭遇,“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他这不仅是为自然现象而哭,更是为个人政治遭遇而哭!他这种敢哭敢笑的个性追求,即他文学创作中一追求的“独抒性灵”。三、对比阅读,拓展延伸:(师生共同讨论探究)1、孟浩然、袁中道表达的思想境界与杜甫、范仲淹有什么不同?提示:杜甫、范仲淹总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亲朋离散、老病异乡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戎马关山)、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而表达出了宏大的思想境界。而孟浩然、袁中道的诗文只限于自己个人的政治命运,思想境界很狭小。2、从袁文中看,袁中道实地游历了岳阳楼,而据考证,范仲淹当年并未到岳阳,只是参照家乡太湖和有关诗文资料,调动想象,写成了这篇散文(参见汪曾褀蒲桥集湘行二记,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那么-(1)、是否由于上述原因,袁中道描写的洞庭湖和岳阳楼的景观比范仲淹笔下的更为细致具体?明确:相比之下,袁的_是更为具体,不过诗意性不强,客观性很强,如_中明确点出在枯水季节,洞庭湖并不怎么宏伟,不过像一匹绸缎而已,这表现出了散文的写实性、知识性趣味;而范的_想象很丰富,已经尽可能强化了诗意,诗化的抒情风格很明显。(2)、范文的借景抒情、借景言志是否胜过了袁文,为什么?提示:是的,范文大大胜过了袁文。在范文中,因为丰富的想象,意境也十分开阔(它立足于国家命运,而非个人沉浮),再加上其文中人格具有理想化的色彩,所以范文极大地表现了散文感情化、抒情化的特点,自然他_借景抒情、借景言志就胜过了袁文。3、对比所学内容(本课诗两首、杜甫登岳阳楼记与本课游岳阳楼记、范文岳阳楼记),归纳概括诗歌与散文的异同。提示:(1)、诗言志,“志”是独特的情感世界、个人的感情,甚至儿女私情,哪怕像周邦彦、柳永那样的离经叛道的感情,都是可以充分抒发的。而文以载道,_的社会功能,比诗歌严肃得多,也沉重得多。“道”则不是个人的,而是主流的,是道德化的,甚至是政治化、规范化的意识形态,它渗透着作者对情感理想的追求。所以在散文中,人格往往带有理想化的色彩。(2)、歌与散文的“意”,也就是内容,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就是形式不同而已。如果内容是米,散文就是把米煮成饭,诗歌就是把米酿成酒。饭没有改变米的形状,而酒把米的形状和质地都改变了。诗歌是想象的,变异的,而散文则比较写实。【课堂小结】:通过古代诗文的对比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古代诗歌与散文的不同文化魅力,相信这样的魅力将吸引我们同学不断探究祖国灿烂的文化瑰宝。同时,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汲取前人文化精髓,巧妙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像古人那样,“我手写我心”,不断地创作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佳作。【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2、完成伴你学语文P50-P51第一、二、三、四题(作业本)【板书设计】:散文一篇:(散写实)游岳阳楼记 袁中道第一段:洞庭湖水奇。第二段:景色变坏,心情变糟,追溯古人,涕泪而下。2021年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案3【课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1温习上堂课内容-作家知识、一二段段意、课下注释词语解释。2读三四段,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意。【课堂学习】1复习提问(1)提问学生关于范仲淹的知识(2)_一二段都写了什么内容?(3)解释词语谪守越明年百废具兴增其旧制属予作文胜状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大观迁客骚人得无异乎2导入同学们已经说了,_第二段,简单写了洞庭湖美景,然后转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那么,这览物之情到底如何呢?下面就来继续学习。3学习过程(精讲内容)(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2)指名译文,一人一句。注意下列词语。淫雨霏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催薄暮冥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3)概括此段内容:描绘洞庭湖天气的恶劣,淫雨、阴风、浊浪是主景,进而写迁客骚人之悲。(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5)指名译文,一人一句。注意下列词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长烟一空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此乐何极崇辱偕忘把酒临风(6)概括此段内容:描绘洞庭湖阳关灿烂及月下的美妙景色,进而写迁客骚人之喜。(7)从内容、写法、表达方式、句式及修辞等角度分析这两段-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最后共同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结论见板书设计4练习解释词语淫雨霏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催薄暮冥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长烟一空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此乐何极崇辱偕忘把酒临风5反馈练习从内容、写法、表达方式、句式及修辞等角度解析这两段?6知识总结我们主要学习了三四段的内容,多个角度进行了学习,希望同学们要认真理解,课下努力消化。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