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足 太 阴 脾 经一 经脉循行: 起自足大指末端沿大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上向内踝前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膝股内侧前入腹属脾络胃过膈肌夹食管旁连舌根散舌下。 其支脉,从胃部分出通过膈流注心中 接手少阴心经。体内联系 属脾,络胃。 并与咽、舌、心联系。 脾经失调主要与运化功能失调有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若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 主治:本经穴位主治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二 主要病候: 胃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 舌根强痛。 经脉所过部位病痛。三 本经腧穴: 本经共21穴位 起自隐白穴,至于大包穴。隐白(井穴)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作用:健脾止血。 主治:崩漏 月经过多 便血 尿血胃痛 呕吐 腹胀 泄泻癫狂痫 惊风 多梦 操作: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太白(输穴 原穴)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作用:健脾和中,理气化湿。 主治:胃痛,腹胀,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纳呆,崩漏。公孙(络穴 八脉交会穴通冲脉)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作用:健脾和胃,调经。公孙主治及操作 主治: 脾胃病:胃痛,呕吐,腹胀,腹痛,泄泻,呃逆; 心胸病:心痛,胸闷,失眠,心烦,嗜卧。 可灸。三阴交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作用:健脾益血,补肝肾。 小儿遗尿:配中极/关元 心悸、失眠、健忘:配补神门 心俞 养血安神 湿疹,荨麻疹多由风邪遏于肌表,或湿热郁于血分所致。古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取三阴交既可调血祛风,又可健脾利湿,清泄血分之热,所以可用于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的治疗。配:合谷 曲池 血海 膈俞 崩漏 为妇科病之一,女性月经忽然大下不止谓之崩长期淋漓不断谓之“漏”,讨论心脾不足所致崩漏 补益心脾 孤崩止漏 三阴交配合脾俞 神门 心俞 操作:因本穴行气活血力量较强,可治难产、滞产等,故孕妇禁针。 现代报道 1、对胃的影响:临床观察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对胃下垂病人有较好的疗效。针刺三阴交对小儿消化不良,原来偏低的胃总酸度、游离酸度、胃蛋白酶等很快恢复正常,说明对胃分泌机能有调整作用。 2、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对尿频,遗尿证,实验证明对膀胱张力有调节作用,如松弛者可紧张,紧张者可松弛。 3、针刺三阴交对生殖机能、子宫、月经都有影响。 4、针刺三阴交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明显,对剖腹产手术,针麻成功率可达95.2996.4。 5、三阴交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地机(郄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作用:和脾理血,调经。 主治:腹胀,腹痛,泄泻,痢疾;月经不调,痛经;遗精,阳痿;小便不利;腰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配肾俞、关元、血海、三阴交。 阴陵泉(合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作用:健脾化湿,利水消肿。阴陵泉主治及操作阴陵泉 主要功能是健脾渗湿,治疗尿出溜及全身浮肿。配脾俞 肾俞治疗 。 主治:脾病:水肿,腹痛,腹胀,泄泻,痢疾,便秘,黄疸;前阴病:小便不利或失禁;(小便不利湿热性:配中极,水道)妇科及男性病:妇人阴痛,带下;阴茎痛,遗精;经脉病:膝痛。血海 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作用:活血化瘀祛湿。 主治:妇科病: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 皮肤病:风疹,瘾疹,丹毒; 经脉病:膝痛。 风疹:曲池,合谷,足三里 血海、三阴交功能比较:二穴均为治血要穴,妇科常用穴,血海偏于治疗下半身的血证,治疗范围无三阴交广泛,多用于血瘀疾患,虚证少用或者不用,三阴交治疗全身性血证,对妇女血症疗效显著,以补血为主,建有活血作用,是补而不滞的良穴。大横 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作用:温中理肠。 主治:腹胀,腹痛,泄泻,痢疾,便秘。 大横配天枢 中脘 关元 足三里治疗腹痛泄泻 大横配天枢 足三里 大肠俞 支沟治疗便秘。大包 定位: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作用:宽胸利胁。 主治:咳喘;胸胁痛;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