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西走廊长安今新疆地区西亚、中亚欧洲西域与中原之间的交流示意图 结合图片和教材P8前言,说说新航路开辟前食物物种交流有哪些?有何特点?1、内容: (1)前6000年左右,西亚的物种小麦、大麦等进入了欧洲; (2)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间,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杏等从亚洲传到罗马。2、特点:新航路开辟之前,食物物种的交流主要是在彼此邻近的地区和大洲内部进行,也有一些跨州交流。1、美洲物种外传概况: 你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食物物种来自美洲吗?这些物种又是怎样向外传播的?概况:(1)物种: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等;(2)传播路径: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由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从美洲带到欧洲,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一、“多元”的世界:不同大洲间物种的交流玉米:16世纪作为观赏植物传入16世纪中叶起在南欧广泛种植17世纪传遍欧洲各国。马铃薯:16世纪作为观赏植物传入16世纪末作为食物开始在欧洲推广。甘薯:在欧洲传播缓慢。 (1)请结合教材P8第二段内容,绘制玉米、马铃薯、甘薯在欧洲传播的时空路线图。2、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 材料 对于玉米传入我国的具体时间国内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存在不同观点: 1956年,罗尔纲在玉蜀黍传入中国中提出的观点是,玉米传入我国的时间是明隆庆(即1567年1572年)前后,由东南海路传入福建。 20世纪60年代,万国鼎先生撰文指出,国内有关玉米的最早文献记载是1511年安徽颖州志,由此推断玉米传入我国可能是在1500年前后,传入的途径为东南海路。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之前,玉米已经传入我国。1989年游修龄玉米传入中国和亚洲的时间途径及其起源问题根据1476年成书的滇南本草中一段“玉米须”的记载,论证了早在1476年之前玉米已经到达了我国。 曹玲明清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研究综述(2)关于“玉米何时传入中国”的学术争论:2、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 思考:材料中关于“玉米何时传入中国”有哪些说法?哪些因素导致学者观点不一致? 明隆庆前后、1500年前后和1476年之前三种说法;从学者所处时代背景、学识水平、掌握材料多少等角度分析材料 玉蜀黍重出西土,种者亦罕。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玉蜀黍田家园也多种之。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宁河县志 五谷收番麦则多矣。 嘉庆元年(1796年)华亭县志 玉麦则处处产之。 道光十二年(1832年)兰州府志(3)玉米在中国的种植情况:由很少种植到遍布全国。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P8第三段内容,概述明清时期玉米在我国种植情况的变化。 材料一 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形栽播。 陈世元金薯传习录 材料二 万历庚辰,客有泛舟之安南者,公偕往。比至,酋长延礼宾馆,每宴会,辄飨土产曰薯者,味甘美。公觊其种,贿于酋奴,获之。未几伺间遁归。壬午夏,乃抵家焉。初,公至自安南也,以薯非等闲物,栽植花坞,冤白日,实已蕃滋,掘啖益美,念来自酋,因名“番薯”云。 凤冈陈氏族谱(4)甘薯在中国的传播: 阅读教材P9“学思之窗”材料,谈谈甘薯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学思之窗材料一:万历二十一年陈振龙从菲律宾引种番薯到福州长乐县;材料二:万历十年陈益从越南引种番薯至广东东莞。 材料 ( 甘薯)不需天泽,不冀人工,能守困者也;不争肥壤,能守让者也;无根而生,久不枯萎,能守气者也。予行大江,天大旱,五谷不等,民食早木之实亡厌,今乃佐五谷,能助仁者也;可以粉,可以为酒,可祭可宾,能助礼者也;茎叶根皆无可弃,其直甚轻,其饱易充,能助俭者也;毫童食之而不患便噎,能养老者也;童孺食之止其啼,能慈幼者也;行道篙乞之人食之,能平等者也;下至鸡犬,能及物者也;其于士君子也,以代匾焉。 何乔远闽书卷一百五十(4)甘薯在中国的传播: 阅读材料,并结合生活实际,分析甘薯在中国大量种植的原因。耐旱、耐风雨、抗病虫害,适应性非常强;不和五谷争地,不繁劳力;高产、多用途,老少皆宜等3、蔬菜的对外传播:(1)请结合教材P9正文内容,归纳番茄、辣椒在欧洲和中国的传播概况。1、番茄: 欧洲:最初作为观赏植物传入16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18世纪末欧洲培育新品种传回美洲。 中国:明万历年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清光绪年间作为食用蔬菜种植。2、辣椒: 欧洲:15世纪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中国:明朝传入,被称为“番椒”。3、蔬菜的对外传播:(2)“狼桃变美味”的故事 1521 年西班牙殖民者在特诺赫蒂兰(今新墨西哥城)残忍杀害了 25 万阿兹特克人,彻底灭亡了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他们将黄金与财富搬运至欧洲的同时,也将番茄、辣椒等作物带回了欧洲。因为番茄颜色艳美,人们将它作为庭院中的珍异观赏植物,较少食用;又因其极易腐烂,加之其叶片和茎部具有浓烈的特殊气味,早期番茄被人们认为是有毒食物,一度被称为“狼桃”。 到了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禁不住诱惑,决心冒死尝一尝这“狼桃”果的滋味。他勇敢地吃下一口之后,感到酸甜可口,但想到人们的警告,仍不免心惊肉跳,于是,他穿好衣服躺在床上等死。时间在焦虑、恐惧中慢慢过去,12小时后,这位冒险的画家仍好好地活着,而且食欲大增,从此他忍不住经常吃起“狼桃”来,而这位画家不畏牺牲、勇敢尝试西红柿的趣话也在各地传播开来。 据刘小方可怖狼桃与洋柿子等整理3、蔬菜的对外传播:(3)追根溯源:中国人为何爱吃“辣”? 材料 中国历史上很早形成的过于偏重农业的生产传统和民艰于生的生活状态,决定了以农业为主的中国人对辛辣的偏嗜。中国人嗜“辛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辣”是由“辛辣”一词析出而特表辣味的,是更甚于一般意义辛的特别“辛”。“辣”的文字表述则出现于汉代以后。明代中叶辣椒传入中国大陆,很快后来居上成为中国人最普遍食用和嗜之最深的食物。辣椒在中国有“番椒”、“海椒”、“辣角”、“辣虎”、“辣子”等多种不同称谓,表明了其分布的地理与人文特征。辣椒所以能很快取代姜、花椒、茱萸等诸多传统辛辣料的地位,最终造成中国人举世瞩目的辣椒情结,是辣椒“其味最辣”和适应性强、种植成本低廉与中国人普遍嗜辣性结合的历史必然结果。辣椒在中华大地不均衡普泛的过程,表明越是经济生活相对贫穷的地区,嗜辣程度越深。 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以农业为主的生产传统;民艰于生的生活状态;适应性强;种植成本低廉等1、欧亚作物在美洲推广的概况:结合图片和教材P10第二段,梳理欧亚作物传入美洲概况。概况:(1)农作物:粮食:小麦、大麦、水稻;水果: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黄瓜、豌豆;经济作物:甘蔗、咖啡等;(2)禽兽:鸡、牛、驴、马、猪、羊等。(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2、小麦和水稻的推广: 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后迅速推广,成为美洲主要粮食作物;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阅读教材P10“历史纵横”,谈谈你对咖啡在世界各地传播影响的认识。历史纵横3、咖啡与咖啡馆:丰富物质生活,加强文化融合。驴象之争西部牛仔感恩节4、禽兽传入美洲: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P10第四段,分析欧洲禽兽传入美洲的影响。改变动物群落,推动农业发展,形成独特的美洲文化。 材料一 美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畜产品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大,是畜牧业生产的超级大国,各种畜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都居前列。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禽肉和鸡蛋生产国生猪存栏量和猪肉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美国是全世界最大奶酪单一生产国,全世界30%以上的奶酪是由美国生产的。 朱增勇、刘现朝美国畜牧业历史及其现状材料二结合材料和教材第三子目,分析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提高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材料一 人口的增加大部分要归功于全球粮食作物和动物交换所带来的饮食营养的改善。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材料二 据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统计 二、“一体”的世界: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丰富人们食物种类,改变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材料三 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饮食生活发生变化。美洲的可可、印度和马鲁古的香料、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阿拉伯人的咖啡,以及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大米、白糖等都是大量贸易的重要商品,都出现在欧洲的餐桌上。 摘编自朱基福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材料四推动世界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材料五 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进出口量骤增 许多昔日的奢侈品成为大众日用品。 李吟枫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用材料六 包谷:岁共出万余石,苗乡自食并缩酒卖甚众,贫民做耙卖,村市熬糖做粉卖,每石十大官斗,现价易制钱一十二文,较米每石十大官斗现价少易制钱四千六百文。 宣统元年湖南永绥直隶厅志 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材料七 通过将玉蜀黍和甘薯挤塞进每一个角落和每一处缝隙,在1700年至1800年间,棚民(福建等地客家人)和移民让这个国家的种植面积几乎增加了两倍。为了开辟必须的农田,他们砍伐了许多已有树百年历史的森林。失去林木的遮蔽,山坡再也不能蓄住雨水。土壤养分从山丘上被冲刷下来。最终,养分耗尽的土地甚至连玉蜀黍和甘薯都无法滋养了。于是农民会砍伐更多的森林,这个周期又再一次开始。 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八 图片来源: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跨国旅游业等快速发展,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当前全球性的问题,对各国生态环境、农业发展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被认作是 21 世纪五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开展外来生物入侵的防控已是全球各国政府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工作重心之一。 赵彩云中国国际贸易往来中的“外来客”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而且还在随着气候变化、国际贸易等的发展不断加剧。 王瑞等重大外来入侵杂草在我国的分布危害格局与可持续治理结合材料和图片,谈谈当今各国应如何应对外来物种入侵?成立国际组织,制定国际公约、协议,成立联合管理机构;国家高度重视外来物种防控工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投入大量财政用于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工作及研究;组织专家开展外来物种入侵的科学研究和防治技术攻关 三、“共同”的世界:如何应对外来物种入侵? 有人将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地球号”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 新华网命运共同体:对人类未来的理性思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