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言材料【模板仅供参考】弘扬红色地名文化,打造文化自信生长点。蕴含在地名中的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走向复兴伟业的生动写照,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的根与魂。以下是工作范文xx为大家整理的,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西省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省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决策部署,将部党组要求的8项实践活动细化为42项具体举措,清单化落实。把组织实施“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作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三个聚焦”,持续精准发力,着力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平台整合,推动社区建设提标升级。一是全面优化社区服务场所。积极推动村(社区)办公场所与党群服务中心、为民服务设施融合,打造综合阵地,变单间“小办公室”为便民“大服务台”,实现了“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服务场所达到每百户30平方米标准的城市社区由%提高到76%。全省万个村(社区)全部实行了在“一站式”大厅集中办公、坐班值班,联系群众更直接了,群众办事更方便了。二是全面推进民政服务元素融合。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全省11个地市的中心城区全面推行民政服务元素融合,5个大项16个小项的民政业务融入社区治理之中,促进民政要素向社区下沉、服务元素在社区融合。目前,全省已建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047个、社区儿童关爱服务场所6500余个。三是全面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积极推动“赣鄱邻里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建设,融合政务服务、自治服务、便民服务等三大功能,实现了社区为民服务综合化、标准化、便利化。聚焦基层减负,推动社区治理提质增能。一是服务事项清单化。指导各地建立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清单,将原有的248项社区职责精简为14项依法履职事项、45项协助政府事项,20项日常出具证明事项,整理下发了第一批20条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有效遏制了“社区万能章”现象。二是基层挂牌规范化。持续深化基层挂牌和考核评比专项整治行动,乡、村两级挂牌减幅由85%提高到%,考核评比减幅由42%提高到58%,切实做到“牌子减下去、服务提上来”。三是干部队伍专职化。此次换届,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分别达到%、%。全省村(居)委会主任平均年龄较换届前分别下降了岁、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分别提升了个、个百分点,更多学历高、年纪轻、带富能力强的人才成为“领头雁”。换届后,指导6个地市建立了社区工作者职业管理体系。目前,全省50%的县(市、区)落实了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同时,充分发挥江西红色多的优势,将村(社区)干部培训放到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名村,教育引导广大城乡社区工作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厚植党的执政根基。聚焦急难愁盼,推动社区服务提效扩容。一是协商聚民。持续规范开展社区协商活动,进一步规范社区协商主体、内容、方式和流程,在全省遴选确定800个村级协商议事示范点,精心打造一批社区议事协商典范。南昌市西湖区创建“幸福圆桌会”协商治理机制,实施“幸福微实事”项目398个,办好了一大批群众小事、急事、难事,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二是文化乐民。联合省文明办、省广播电视台在全省社区组织开展了600余场次的“都市天天乐 社区大舞台”活动,把优质文化服务送进社区,把文化舞台搭进社区,进一步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融洽邻里关系,增强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创建惠民。持续开展全省“绿色社区、美丽家园”示范创建活动,按照“六化”标准,着力创建200个省级示范社区,进一步优化社区服务场所、服务功能、服务项目、服务水平,把社区打造成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温馨家园。下一步,江西省民政厅将全面梳理实践活动进展成效、成功做法以及短板弱项,不断巩固和深化工作成果,为推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民政力量。二辽宁省民政厅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化拓展“解忧暖心传党恩”行动,组织各级民政干部走进困难群众家庭,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政策排忧解难,用行动温暖民心。秉持为民情怀,有力有序开展。一是高位部署推进。省委书记张国清、省长刘宁高度重视并作专门指示,副省长陈绿平亲自审定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任务,各级民政部门成立工作专班迅速组织实施。省民政厅采取厅领导包片、处室包市,编印专项行动简报,制发阶段重点任务清单,定期召开调度会议等方式推进专项行动扎实深入开展,确保不走过场,取得实效。二是全面访查摸排。实现民政干部全员走访和困难家庭情况全面摸排“两个全覆盖”,从4月开始贯穿全年,持续开展困难群众大排查,通过入户访谈、问卷调查,建立工作台账,做到政策宣讲和督导政策落实一体化服务、“一事一议”主动担当解决个案问题、及时转介并跟踪落实专项救助。三是设立社会救助基金。采取财政引导性投入,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部署推动省、市、县(市、区)分别设立社会救助基金,对政策覆盖不到的困难群众实施“发点球”式精准救助,提高兜底保障能力。倾情解忧暖心,务求取得实效。一是舆论引导模式全方位升级。通过社会报民政辽宁日报等主流媒体和栏目以及“学习强国”、政务微博等新媒体加强宣传报道,全省印发政策宣传资料28万余册,组织发放困难家庭情况调查问卷36万余份,结合“515”政务公开日,现场接听解答群众社会救助类咨询、投诉问题400余件,全面宣传、解读困难群众民生保障政策。二是群众困难得到有效帮扶。截至目前,全省有8596名民政干部走进27万户困难家庭,发现问题5519个,帮助解决4112个。其中,民政部门立行立改2923个,转介医保、教育、残联等其他部门793个,采取“一事一议”396个。大连市试点实行社会救助“容缺受理+承诺制”申办模式,丹东市每年设立300万元社会救助基金,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三是低收入人口信息库初步建立。全面升级全省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拓展低收入家庭救助、临时救助、价格临时补贴等功能,与乡村振兴、公安、人社等部门开展部门协查,并根据访查摸排情况,进一步补充完善困难群众救助信息。沈阳、大连等市建立困难群众走访排查数据库,10余万低收入人口基本情况实现信息化管理。强化多维互补,持续精准发力。下一步,辽宁省民政厅将持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依托省级“金民工程”项目建设,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以及其他低收入人口为重点,建立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平台,为相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力量开展救助帮扶提供支持。二是完善主动发现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利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平台、将社会救助融入格化社区治理、“12345”热线设置社会救助服务模块等措施,加强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化监控预警,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实现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即时救助。三是创新发展急难社会救助。推动出台省级临时救助操作规程,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简化对象审核确认程序。加大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规模,发挥社会救助基金作用,及时化解人民群众遭遇的各类重大急难问题,最大限度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发生。三地名是社会运行的基础,关系着经济发展、社会生产、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政部在全国民政系统开展8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办实事解民忧暖民心的重要举措。江苏省民政厅在民政部的领导下,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想群众之所盼、解群众之所急、办人民之所需,全力推进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在为民爱民中谱写新篇章。完善乡村地名信息,打通群众生活堵点。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少数乡村标准地名的覆盖率和使用率不高,群众不易查找,影响了社会交往。提升行动开始以来,我们依托国家地名信息库,大力推动乡村地名信息的更新完善,全省累计采集更新乡村地名等信息2977条、照片1963张,进一步夯实地名信息服务基础。各级民政部门通过站和微信公众号在线查询、12345热线咨询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服务万人次,向公安、自然、交通等部门提供地名数据支持891次。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国土空间规划、乡村公路标志设置等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村民高兴地说:“路牌设了,在家收快递更方便了!”编制乡镇地名规划,填补公共服务盲点。伴随江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业农村发展日新月异,一些乡镇出现了“有地无名”情况,部分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地名也湮没在城镇开发建设之中。对此,我们开全国之先河,开展全省乡镇地名规划编制工作。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小城镇建设规划,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基础上,编制特色地名采词库,系统设计、有序推进乡村道路、广场等公共设施命名,设置地名标志,高质量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以苏州为例,全市已完成82个镇(街道)地名规划编制工作,形成了苏绣系列、阳澄湖景系列等特色地名,使乡村地名真正“接得上地气,载得住乡愁”。弘扬红色地名文化,打造文化自信生长点。蕴含在地名中的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走向复兴伟业的生动写照,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的根与魂。为向社会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营养,在喜迎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们联合省委党史办、省文旅厅等四部门,组织开展了红色地名征集宣传活动。在摸排2570个红色地名基础上,经县、市两级推荐和党史、方志、地名领域专家评估论证后,研究确定了100个红色地名,集中展现党在江苏大地的浴血奋战史、艰苦创业史、改革创新史,弘扬了周恩来精神、雨花英烈精神、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等红色精神。全省各地以此为契机,加强红色地名文化宣传保护,共组织专题展览 15个,摄影比赛14个,选报宣传作品224个,南京、常州等地还创作了红色地名书画、拍摄微视频、制作木刻版画,为人民群众奉献了一道道红色文化大餐。下一步,江苏省民政厅将紧紧围绕省政府交办的六项年度民生实事、民政部部署的八大行动、江苏省“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的七项改革等内容,多措并举、凝神聚力,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为群众办好实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精选优质范文-欢迎下载参考第 9 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