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在肝癌治疗中应用进展【关键词】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肝癌患者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有效手 段,传统的肝癌切除术因其创伤大、复发后再次手术较为困 难等缺点,临床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多种微创技术的不断 应用和改进,使之成为新的有效治疗肝癌的途径。目前具有 创新和治疗意义的微创技术之一是射频消融术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 RFA)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 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elization, TACE)。1 RFA治疗肝癌肝癌细胞比正常细胞耐热性差,42 就可破坏肝癌 细胞的DNA使其死亡。RFA治疗时,电极发出波长为460 kHz 的电磁波,激发组织细胞进行等离子震荡,离子相互碰撞产 生80 C100 C的高温,使电极周围组织产生一个边界清楚 的球形坏死区,此区覆盖的肿瘤组织脱水、局部凝固性坏死, 肿瘤细胞的血管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不能继续向肿瘤供 血,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1。肝癌多合并肝硬化,纤维组织含量增加,可减少热量向肿瘤周围的传导,称之为烤 箱效应” 2,起到保护周围肝组织的作用。研究发现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对评估肝癌患者有 无肝癌细胞血行播散有重要价值3, RFA治疗后外周血 AFP mRNA阳性变化与集束电极覆盖的范围有关,RFA不仅 不会促进肿瘤血道转移,反而能杀灭肿瘤细胞,以阻止其扩 展。黄皎琳4认为,肿瘤的高温热疗,不仅使肿瘤细胞 发生凝固性坏死,而且改变了肿瘤细胞抗原决定簇的空间构 象,出现新的抗原性;肿瘤细胞受热后可合成具有抗原递呈 作用和激发抗肿瘤特异性CD8+ T细胞反应的热休克蛋白 (hot shock protein, HSP),特别是HSP70的表达明显增多, 使肿瘤特异抗原递呈作用增强,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 抗肿瘤特异免疫5 o研究证实RFA治疗后外周血中CD3+ 细胞、CD4+细胞、CD4+ / CD8+比值显著升高,CD8 +细胞明 显下降,RFA治疗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抗肿瘤能力均有明 显增强6。随着治疗装置和技术的改进,RFA对直径W5 cm的 肝癌结节完全灭活率可达到70%90% 7 oBoris等8 报道了 RFA治疗小肝癌的效果,结果显示 肿瘤完全坏死率高达95%。陈敏华等9 指出,灭活较大 的肿瘤需立体定位多点重叠布针,根据数学球体覆盖原理, 用小的消融球灶(射频针伞径)多点覆盖的方法,方能达到 较彻底灭活肿瘤的效果。在治疗大肝癌及多发病灶时,为避 免消融时产生的蒸汽影响病灶的定位,可在B超下,选不同 方向或不同位置插入36根电极针,每2根电极针的毁损 容积重叠约30%50%,设计其毁损范围涵盖整个病灶及周 围0.51 cm的癌旁组织10。Livraghi等1 1 研究发现,在给定总的射频电 流时,空间每一点的能量分布取决于局部的导电性。RFA治 疗前向组织内注射生理盐水,可提高局部组织的导电性,加 速组织凝固并增大坏死范围,能够提高RFA的疗效。Solbiati等12报道超声造影对肿瘤射频治疗 前定性诊断及引导射频定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超声造影可 准确识别荷瘤血管,注入造影剂后动脉早期常可观察到微泡 经肿瘤荷瘤血管流入瘤体内。采用首先消融荷瘤血管的治疗 策略,或加强对肿瘤“入口”区域滋养血管的消融,多数能 获得肿瘤整体灭活。超声造影能够清晰显示肿瘤边界,明确 肿瘤与周围肠管及膈肌、胆囊的关系,从而准确布针,减少 RFA对周围重要脏器的损伤。Goldberg等13认为血流所致热量损失是RFA凝固 坏死程度下降的主要因素。肿瘤区域血管特别是大血管内的 血液快速流动带走RFA产生的部分热量,降低RFA的疗效, 此即“热降效应”。该效应可导致靠近大血管的肿瘤细胞残 存,引起复发。近膈面、肝脏面及腹腔脏器的肿瘤病灶进行 RFA治疗时,为避免损伤正常组织器官,难以做到充分消融, 进而影响疗效。RFA治疗肝癌影响预后最显著的因素是肿瘤消融不全,其 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70%以上消融不全的病灶均>;3 cm 14。目前的经验性操作和超声或CT引导下二维定位易 出现三维空间的漏空现象;一次烧灼后病灶内产生的蒸汽, 致再定位困难,均导致病灶残留。据报道对直径>;5cm的 肝癌结节,RFA治疗后病灶的完全坏死率不足50%,术后易 复发】15。2 TACE治疗肝癌肝癌的血供90%99%来自肝动脉,门静脉主要充 当肿瘤的引流静脉,仅在肿瘤的周边及包膜等处参与血供或 在肿瘤的少许特定时期,如早期肝癌或转移瘤等起作用1 6 o经肿瘤供血动脉直接灌注抗癌药物,对癌细胞杀伤力 强,全身性副反应明显降低。碘油乳剂对肝癌组织具有趋向 性与亲和力,能较密集地沉积于肝癌组织中,滞留时间延长, 利于化疗药物缓慢释放,从而达到有效杀伤癌细胞和阻断肿 瘤血液供应的双重作用。基于以上理论基础和近20年来的临床实践,TACE已 成为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但是, 由于肝动脉解剖变异多、肝脏多源血供、门静脉供血以及肿 瘤侧支循环形成等原因,单纯应用TACE复发率高、远期疗 效不尽如人意,II期切除率仍偏低等。TACE治疗后仅有20%50%的病例肿瘤呈完全坏死,肿瘤完全坏死率较低 17。TACE不能完全阻断肿瘤的血供,肿瘤组织局部的缺 血、缺氧可刺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增加,促进新生血 管的形成,降低栓塞化疗的效果18。肝癌病灶内血管 增生可形成肝动脉一静脉痿,碘油亦可经过此处或其他交通 支进入肝静脉,继而经下腔静脉到肺循环,引起肺动脉系统 栓塞。肝动脉栓塞后肝脏血供可减少30%40%,导致正常 肝组织的缺血、缺氧引起肝功能损害。3 TACE联合RFA治疗肝癌由于热作用能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的杀伤毒性,而 肝脏血流量减少能增加RFA的毁损范围,TACE联合RFA可以 取长补短,发挥两者的优势并有协同放大作用。文献报道通 过TACE治疗能有效降低肿瘤组织耐氧力,可提高热疗肿瘤 组织坏死率;高温则能进一步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 伤力19。研究显示,TACE联合RFA对控制大肝癌和卫 星灶及门静脉癌栓有良好效果,并能为肝癌二期切除或肝移 植起衔接搭桥作用20。TACE可以有效杀伤癌细胞和阻断肿瘤血液供应,缩 小肿瘤,减少RFA的布针次数。大肝癌先行TACE治疗,在 肿瘤部分坏死、缩小后再行RFA治疗,有利于肿瘤边缘组织 纳入有效热凝覆盖范围,获得彻底灭活。TACE可通过碘油有效阻断肝癌丰富的动脉血供及动 静脉痿血供,减少RFA治疗中消融区域血流的冷却效应,使 射频电极有效升温,提高肿瘤的凝固坏死,增强RFA的治疗 效果】2 1。Rossi等22研究报道球囊导管或明胶海绵颗粒阻塞肿瘤供血动脉后使单电极RFA凝固的体积由8 cm3 增大到 2227 cm3。TACE治疗后沉着于肝脏肿瘤供血血管内的碘化油 含有重离子碘,当遇到高强度射频波时,在其界面形成反射, 导致高温效应,扩大了 RFA的毁损范围,增强RFA的疗效, 明显提高肿瘤坏死率,高热能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的杀伤毒 性。也有报道RFA能够增加坏死区周围肿瘤组织表柔比星的 沉积2 3;在肝癌动物模型中,应用RFA联合肿瘤内表 柔比星直接注射能明显增加消融范围24。经TACE后的肿瘤形成炎性包膜,边界清晰,肿瘤缩 小成类圆形,有利于定位、布针和消融;瘤体的缩小使其远 离重要的血管和临近的脏器,减少RFA时的损伤2 5。 TACE术后肿瘤内及周围存有不同程度的残癌组织,大部分处 于增殖活跃状态2 6 , RFA能够杀灭碘油沉积区及周围残 存的肿瘤细胞,两者相互弥补,明显提高较大肝癌的完全坏 死率。4结语RFA通过离子震荡产生高温,破坏肿瘤细胞生物结 构,造成肿瘤细胞死亡,并在肿瘤消亡过程中增强细胞免疫, 增加抗肿瘤能力。通过合理多点布针,甚至可以对大肝癌实 施杀灭。TACE阻断肝脏肿瘤供血已得到公认,但不能完全阻 断肿瘤血供,也就不能完全杀灭瘤体。临床可见TACE术后 大瘤体周围仔瘤的快速增生,及肝功能的破坏甚至肝衰竭。 TACE联合RFA,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可发挥两者的优势, 使<;35cm肝癌的5年生存率甚至高于手术切除,并有反 复治疗补救不足的可能,其临床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参考文献】.1 Xu HX, Xie XY, Lu MD, et al. Ultrasound guided percutsrleoug thermal abl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sing microwave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J. Clin Radiol, 2004,59: 53-612 马宽生,陈敏,丁钧,等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315 例报告J消化外科杂志,2005, 4 (5): 307-309.3 Bleicher RJ, Allegra DP, Nora DT, et 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447 complex unresectable liver tumors:lessons learned J. Ann Surg Oncol,2003,10 (1) :52-58.4 黄皎琳高温固化瘤苗研究新进展J 中国肿瘤临 床,1997,24:27.5 吴伟忠,刘康达,高艳琴,等.热休克蛋白70的纯化及其抗小鼠肝癌作用的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0,22(2): 96-98.6 Nakamura H, Kawasaki N, Hag i war a M, e tai. Cellular immunologic parameters related to age, gender, and st age in lung cancer pati ents J Lung Cancer, 2000,28(2): 139-145.7 Livraghi T, Goldberg SN, Lazzaroni S, et al.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atment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versus ethanol injectionJ Radiology, 1999,210: 655-6618 Boris W, Kuvshinoff, David M Ot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liver tumors: Influence of technique and tumor sizeJ. Surgery, 2002,132 (4) :605-611.9 陈敏华,严昆,杨薇,等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04, 21 (3): 198-203.10 范林军,马宽生,何振平,等.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 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J.中国普通外科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2, 9 (4): 265-268.11 Livraghi T, Goldberg SN, Lazzaroni S, et 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adiofrequency ab 1 ation of medium and large lesions J Radiology, 2000, 214: 761-768.12 SolbiatiL, lerace T,TonoliniM, etal.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