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巴燕中心学校九年级思想品德学(教)案第周 第课时课题:2.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设计者:宋长发评价组长签字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体验承担享受责任的快乐,树立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生追求;明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国家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培养学生关爰社 会的实践能力,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能力。【情景链接】名言欣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一顾炎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照汗青。一一 文天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一一邓小平;风声、 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一顾宪成名言启示:我们在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自主研学】1、p22活动一、这些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他们的做法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巳.是,因为作为公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 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2、p23活动二(1)作为外企员工,遇到了什么考验?是否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作为外企员工,他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因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3)作为一名外企员工,怎样做才是对民族和国家负责?(归纳问题一)3、p24活动三(1)小石从事志愿者工作为什么不觉得苦?为小石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他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 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2)小石付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劳动,时间,精力等。赢得他人赞许,自己价值得以提升,自己生活充实有意义。【合作探究】一、公民应如何承担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1)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2)当国家遇到困难时,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3)努力学习,掌握过硬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4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二、中学生可以参加哪些社会公益活动?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去福利院或养老院做义工;向贫困地区、灾区捐款捐物;做车站排队引导员等。三、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参加公益活动?)(1 )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2)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精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3) 参加公益活动能使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掌握技能。【攀登高峰】1、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需要我们认真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抛弃一切个人利益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A. B. C. D. 2、农民王凤山在参加黄河小浪底工程建设时,发现一位外国工长在施工中偷工减 料,他当即予以阻止。这名工长非但不听,反而坚持让他也这样干。王凤山冒着被解雇 的危险,大声吼道:“坑国家,昧良心的事,我死也不干。”王凤山的行为表明他()A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对祖国、对人民有高度的责任感B.对民族团结的强烈企C.是一个性格良好的人D.有坚强的意志品质3、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 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乏责任感的人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 与他人真诚合作,也无法适应未来社会。这一看法说明()中国的青少年缺乏责任感 青少年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承担责任 就不应该计较代价与回报 青少年能不能承担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A.c.D.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忧国忧民的志向用社会的责任集体主义精神无畏的牺牲精神 乐于奉献的精神A.B.C.D.5材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大意是国家的兴旺与衰亡,即使是普通人也负有责任。个人是弱小的,但不能因此就放弃自己的一份责任,尤其在大敌当前,国家面临存 亡的关键时刻,更应该以天下为己任。只有每一个人都承担起为国家分忧的重担,才能 挽狂澜于即倒,救祖国于为难之中。(1)为什么要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你是怎样理解的?(2)青少年当前应如何践行这一观念?【拓展训练】1、你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体会是什么?参加义务植树;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在清明节时,到烈士陵园扫基;在假日或周 末,到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帮助打扫卫生等等。参加公益活动: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使自己的价值在奉献中得到提 升;另一方面,我们的行动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会带动更多的人与我们同行,有助 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2、以下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誓词,将来当我们也成为志愿者时,我也说:“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J息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学(教)报告】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