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审计工作报告始于1996年。2003年,审计 理推出审计结果公开制度,6月25 口,李金华代表审计署,提交了一份长 达22页的审计报告,并首次在第一时间全文公布了牵涉很多重要部门的审 计报告。一大批中央部委被公开曝光,被点名批评的有财政部、原国家计 委、教育部、民政部、水利部等,其中,财政部被点名达9次之多,报告 在用词上也少有以前的含糊和温和,而代之以“疏于管理和监督”等严厉 的字眼。2004年6月23 口,李金华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一份很 有分量的审计清单。审计报告,“揭盖子”占到9成以上篇幅。报告中的 18项内容,每一项都足够震撼。人们用“审计风暴”来形容报告所带来的 冲击波。清华等18高校乱收8亿元首次发布审计整改公告、数亿高考考试资金去向不明、财政部将国家补助的职工住房补助52亿挪作他用生平李金华,1943年7月生于江苏如东。李金华,1943年7月出生于江苏如东, 1966年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历任西北财经学院教员,航空工业 部572 F会计员、财务组长、车间党支部专职副书记、厂政治部副主任、厂党委 副书记、厂长、中共陕西省委委员,陕西省经济贸易厅厅长、党组书记,审计署 副审计长等职。1998年3月起至今,任审计署审计长、党组书记。系第十四届 中纪委委员,中共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中央委员。196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9月参加工作,中央财政金融学 院金融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高级审计师。1998年3月任审计署审计长、 党组书记。中共第十四届中纪委委员、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中央委员。前 后多次公布审计结果中存在的问题,被誉为“铁面审计长”。因审计风暴, 荣获CCTV2004经济年度人物之年度大奖。1943年,李金华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市的南黄海边如东县茶镇。李金华自幼 丧母,在他还1岁多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的父亲是一名糕点师傅,每天起 早贪黑地打工,顾不上家里两个孩子。李金华和姐姐是被姨妈、姑妈带大的。1962年,19岁的李金华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中财金融62-2班的 一位同学回忆说,“他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比较认真,显得 比其他同学成熟。”“尽管他在电视上很直率,但是说话是有分寸的。他对自己约束比较严。”李 金华当初的同学如是评价。搞审计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使,也许正是具备了这种素 质,李金华注定就与审计有缘。李金华当时是班级的学习委员。对于大学期间当班干部的经历,李金华认为, 一是锻炼了组织能力;二是促使自己进步,作为学习委员的他,至少在学习方面 要不断进步;三是作为学生党员、干部,要在很多方面以身作则。1966年,李金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西北财经学院(陕西财经学院前身, 现已并入西安交通大学)当教员。为人正派的李金华,一进学校就被校革委会看 中,并被招入专案组工作。那时候提倡怀疑一切,专案组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那些 被揭发的人进行调查、梳理,并最终以文字的形式送交革命委员会审核。还是一 张白纸的李金华在这个组里一干就4年。尽管学校里成天闹得鸡犬不宇,但李金 华从来没跟着起过什么哄。“那时候,李金华很少讲话,为人比较低调、本分,做事也特别认真。”当时 的革委会副主任尹占云这样评价说。李金华性格和认真的工作作风让很多经他调 查的人免受了不白之冤。1971年,李金华告别古城西安,来到了原航空部572厂这个很偏僻的“三线” 企业工作,从一介书生成为572厂的普通会计,之后他乂被调到车间搞党务工作, 不久乂到政治部当副主任,直到1980年代初被提拔为厂长。据当时任厂办主任的刘高元讲,李厂长的工作很有条理,随身的笔记本记载 了很多东西,讲话的水平很高,将一个2300多人的工厂管理得井井有条。据刘 高元讲,李金华为人谦和,跟普通职工的关系非常融洽,但在工作中一点也不含 糊,谁要是犯了错误,受到的批评十分严厉;但是李金华说活不伤人自尊,受批 评的同志事后想一想,是那么回事,都能接受。据572 T一位老员工讲,20世 纪80年代初期,组织部门多次到厂里考察李金华,但所访之处,无一人不竖起 大拇指。1982年,李金华曾以572厂党员代表的身份,参加了陕西省党代会。在这 次党代会上,李金华当选为中共陕西省委委员。1983年一1985年4月,李金华被选送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深造。其后,重 返西安,被任命为陕西省经贸厅厅长,正式开始从政生涯。1985年9月,李金华受命担任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时年42岁,是“当时 最年轻的副部级干部”。在担任副审计长期间,李金华的政绩多为外界所不知。 回顾起来,李金华在1988年参与的打击“官倒”、整顿“五大公司”(中信、光大、 康华、工商、农信)可能是最有影响的事件。1998年3月,李金华被任命为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当时,他面对的情形是: 反腐形势口趋严峻、缺乏亮点,一些职能部门行动迟缓,令反腐气氛略显沉闷。 李金华上任不久,国家审计署便受命联合财政部等8个部门对全国粮食系统开展 了一次大规模的专项审计行动,目标直指“骗取国家补贴、贪污挪用公款”等违法 犯罪行为。从5月到9月,共审计了 30850个粮食企业、2499个农发行分支机 构、2681个粮食主管部门和2594个财政部门。审计机关有5万多人参与,成为 审计署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审计行动。2003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有着18年审计工作经验的“老 审计”李金华,在花甲之年经温家宝总理提名连任国家审计署审计长。看紧国家的“钱袋”“审计就是国家财产的看门狗。”在解释审计的职能时,李金华喜欢用这么一 个通俗而形象的说法。李金华曾解释说:“审计,简单地讲,就是国家财产国家 财政资金的看门狗,就是说你要通过审计维护国家财政国家财产的安全和有 效。”1998年,审计署联合财政部等8个部门清查粮食系统违规违纪问题,立案2268起,1302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1999年6月26日,当李金华向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关于1998年中央 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审计情况。报告中称,审计署通过对国务院53个部门和 直属单位的审计,发现43个部门挤占挪用财政资金3124亿元,平均每个部门 7200多万元。做完报告后,掌声四起。全国人大新闻局的一位同志M忆说,“常委会上的 报告引起这么大反响是极其罕见的。”接下来的讨论中,委员们频频使用“触目 惊醒心”、“难以置信”、“胆大妄为”的字眼。特别是对于报告披露的水利部存在的 种种问题,委员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虞云耀委员称,“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 也反映问题,但是镜头往往对准基层,而今天的审计报告对准了国务院的某些掌 握权力的部门,敢于向人大反映。”从此,审计署开始了每年一次的“审计风暴”。2000年,审计16个省市自治区1999年国债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发现挪用国债资金4.77亿元。2001年,审计贵州省国债资金中发现,贵州省交通厅原厅长卢万里在国债 项目招标中弄虚作假造成国家建设资金损失9800多万元。目前,卢万里已受到 法律严惩。2002年,查出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地区8家支行10亿元虚假按揭;中国农业 发展银行8.1亿元资金投资股市,所获收益去向不明。2003年,审计署推出审计结果公开制度,6月25 口,李金华代表审计署, 首次在第一时间,全文公布了牵涉很多重要部门的审计报告。一大批中央部委被 公开曝光,被点名批评的有财政部、原国家计委、教育部、民政部、水利部等, 其中,财政部被点名达9次之多,报告在用词上也少有以前的含糊和温和,而代 之以“疏于管理和监督”等严厉的字眼。2004年6月23日,李金华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一份很有分 量的审计清单。审计报告,“揭盖子”占到9成以上篇幅。报告中的18项内容, 每一项都足够震撼。人们用“审计风暴”来形容报告所带来的冲击波。在这场“风暴” 中心,李金华让我们清楚感受到了他的铁面无情。李金华让人看到了一个恪尽职守的官员:他敢于说出自己对公众的热爱,不 是“做秀”,而是“做事”;他敢于提出“惩治腐败也好,惩治官僚主义也好,最好的 办法就是公开透明,实行阳光政策,这是全世界都认同的看法”。“我对不起他们”2004年12月28日晚,0012004国经济年度人物各个奖项在北京饭店揭 开谜底。在年度人物的评选中,李金华赢得满堂彩,一个人赢得了两座奖杯:2004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和年度人物大奖。“我是代表8万名审计干部来领这个奖的。”李金华说,感谢大家对审计事业 及他个人的支持,但许多对他个人的评价让他承受不了。他把审计工作取得好成 绩的原因归功于“环境好”,“没有中央的支持,没有群众的支持,我李金华就不可 能有所作为”。中央电视台将一段有关审计干部遭遇威胁、报复及如何忘我工作的录像,播 放给李金华和现场的观众。“我懂他们,我也理解他们,因为共同的事业能够使 人产生忍受一切的意境,我跟他们一直在一起! ”李金华的声音哽咽了,尽管这 些事他早已知道,但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您最想对全国的审计干部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李金华在面对这样一个俗 套的提问时,意外地哽咽落泪。他的回答是:“我对不起他们。”古人云,“男儿有 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这突如其来的泪水让全国观众都震惊无比:一个 掀起全国“审计风暴”的人,刹那的柔肠竟是如此令人感慨。身处“审计风暴”的漩涡里,面对那些比自己的官职还显要的审计对象,面对 那些可以想见的压力,李金华能够泰然处之。然而在面对全国十儿万审计干部时, 他感到了歉疚,因为“他们太难了”。李金华的泪水是为心疼审计干部的艰难处境 而流,他们生存在一个有无数潜规则暗暗支撑的社会生态环境里,他们的职责却 是要从内部敲碎那些注定与自己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某些东西。事实上,李金华把部下受的辛苦都记在了心里。多年来,李金华和他领导的 审计署一次乂一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对此,李金华始终保持低调,他经 常强调的是全国8万审计干部为此付出的艰辛。在接受媒体采访的过程中,李金 华多次强调,他并不希望掀起风暴,也不希望仅仅关注他本人。李金华说,有好多审计干部在审计过程当中受到各种威胁、恐吓。我觉得我 们这些干部绝大部分确实是非常坚强的,他们很令我感动,他们遇到很多困难都 不讲,我后来才知道。难怪,2005年元旦,李金华向审计署工作人员发表新年 祝词的时候,特地将对广大的审计人员家属”的问候安排在了第二位,其后才是 对领导的问候。审计署一工作人员私底下说:“别看审计长在人大会议上铁了一张脸,冷冰 冰的,但我们这些工作人员一看心里还真是热乎呢,起码这一年的苦没白吃。”其实,李金华“审计风暴”中表现出的“狠”来自对人民的“爱”。因为,这位依靠 助学金读完大学,在秦巳山区的工厂工作了 12年的农民之子,深知“血汗钱”来之 不易。他曾感慨:“儿千人奋斗一年的利润也就是千儿八百万,可是一到国家机 关,有时一出手就流失儿千万、儿个亿、十儿个亿。”真是触目惊心啊!李金华成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最热门人选,与其说是民众凝聚在李金华身 上的某些“民望”所致,毋宁说是民众对审计执法在廊清经济领域各类犯罪阴霾的 职能上寄予的“热望”和“厚望”!“我们就是得罪人的”“审计风暴”、“审计清单噌成为老白姓街谈巷议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今天, “李金华”3个字己经成为捍卫国家利益、忠实履行职责的代名词。李金华为什么要这么“铁”?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李金华为什么敢这么 “铁”?因为无私者无畏。李金华说过:“走到这一步,就两句话:一个无所谓,一 个无所求。”其实他不是“无所求”,而是无私欲。他求的是看守好国家的财产,维 护好人民的利益。公众不难发现,最近这些年,审计署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重点放在中央各部 门,揭露的违法违规现象也以中央各部门为主。为什么这样做?李金华解释说, 依法行政必须从中央做起,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