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以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 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为贯彻中央精神,省委召开了六届五次全会,制定了关 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振华就增加 农民收入到我县进行了专题调研。可见,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具体到县域来讲,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针对 农民增收、农业效益的提高和农村经济和社会面貌的改变。找到了加快县域经济 发展的正确思路和途径,也就找到了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 径。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县域 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是功能较为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一 级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连接点,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 政权巩固的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对于我县全力打造新*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全面”,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惠及十几亿人口。县域人口占全 国总人口的80,没有县域范围的小康,就没有真正的全面小康。同时,县域人 口又绝大多数是农民,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内在协调统一的全面小康,任务重, 难度大。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就我县而言, 全县55.2万人口中有51.2万人在农村。我县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取决于 这51.2万人能否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特 别是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三 农”问题长期难以得到根本解决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 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多,农村人口多。县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结合点,是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区域载体。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才 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实现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就我县而言,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农业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减弱,农民增 收困难。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 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二、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工业主导、“三化”互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 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用“三化”来化农业、 化农村、化农民,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使大量的农村人口走向城 镇,在这一过程中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使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三化”是一个有机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促 进的整体。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按照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原则,统筹工业 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城镇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 基础,使之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从而有效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断实现经 济结构的整体优化升级。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主导。工业化既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 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又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先导力量,对整个现代经济社 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动力和引擎作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坚持工业主导地 位,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狠抓高增长行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 要抓好县域骨干企业。骨干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增加县域经济综 合实力的希望。要积极引导和帮助骨干企业上新项H或实施扩能改造,促其做大 做强,提高规模效益,增加其对财政的页献率。二是要努力多上新项目。发展工 业必须以项目建设为支撑。近年来,我们坚持实施“项目立县、工业兴县”战略, 狠抓投入,大上收益性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万 元以上的规模项目161个,特别是投资24亿元的30万吨新闻纸、投资2.5亿元 的市一印公司搬迁等一批立县项目的开工,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积蓄和力 量、增添了后劲。今后,要按照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继续加 大收益性项目跑办、建设力度,突出抓好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工业项 目,以工业经济实力的提升实现县域经济发展。三是要提高工业经济聚集程度。 据测算,企业相对集中、连片开发规模在5平方公里以上,用地可减少30,基 础设施建设投入可减少2030,能源消耗可节省40,行政管理费用可减少40, 资金利润率可提高20。要按照“突出特色、配套建设、集中发展”的思路,引 导同类或相关企业相对集中建设,大力发展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 下 一页 集群经济,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尽快培育出-批集中连片的工业企业聚 集区,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以城镇化为支撑。城镇化有利于工业产业集聚,有 利于服务业成长,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 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因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是要 搞好县城建设。县城在县域经济中起着龙头带动和辐射扩散作用。要科学规划,扩大规模,完善功能,进一 步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绿化、美化、净化,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 环境,打造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平台。要坚持产业兴城,实现工业、服务业与县 城建设同步发展,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 转移。二是要加快发展小城镇。小城镇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 用,是统筹城乡发展、搞活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必须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县 域经济的重要环节来抓。要以已具雏形的范庄、新塞店、南柏舍等小城镇为骨干, 搞好城镇功能定位,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融资渠道,集中力量 建设一批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型、资源加工型、商贸旅游型等各具优势和特 色的小城镇群体。尤其要坚持以业兴镇,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做到强一 业、兴一镇、富一方。三是要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要培 育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农民进城门槛,进一步加快农村户 籍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土地制度改革,促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 息流向城镇集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会越来越低,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仍然是县域经 济发展的基础和重点。因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 要切实增加农业投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 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搞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 件。要鼓励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投资农业和农村,开辟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外 资为辅助、广大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业投入体系。二是要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扩大粮食种植的意见,继续 扩大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等传统优势农产品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档 次。积极发展奶牛、生猪、鸡、羊等特色养殖业;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建立健全 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大力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市场占有率。三是 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拉长 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打造名牌产品,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 争力。重点扶持面粉、淀粉等深加工产业,走绿色品牌之路,扩大规模,提高效 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新型的经济合作关系, 使农户分享规模经济和农产品加工增值带来的效益,不断增加收入。大力完善以 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带和区域 特色农业的发展。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致力于发展五种经济目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技术条件 和资本基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条件,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摒 弃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和传统工业化道路,积极创新发展思路。要坚持依靠市场机 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坚持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外资和民 间资本发展自己,不能单纯依靠当地内部积累;坚持高水平、高起点,特别是注 意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破坏资源、污染环境; 坚持搞好规划、适度集中,不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总之,要清醒认识并 充分利用新的发展条件,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和新的发展要求,努力发挥“后发” 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重点发展四种经济。1、主攻非公经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亳不动摇地鼓励、支持 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县域经济中基本没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大企业, 县域国有中小企业也都在进一步放开搞活之列。因此,县域经济的主体是非公有 制经济。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大提高,就没有县区域经济的大突破。要 真正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 工作上放手、放开。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从培育和发展个体工商户入手,大 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要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 境,扶持有基础、有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做强做大,尽快形成-批综合实力强的 大型非公有制企业和企业集团。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重组, 以存量吸引增量,以增量激活存量,形成全方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格局。要切 实保护私有财产权,严格依法管理,调动人们投资兴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2、打造开放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受制于资金、项目、人才、市场问题, 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途径。要坚持“跳出县域 谋划县域,走出县域发展县域”,以集天下之智、天下之士、天下之财为我所用 的视野、胸襟和本领,扩大县域工作开放度。牢固树立市外都是外、县外都是外 的观念,紧紧抓住世界性产业向我国转移、东部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不断创 新方式,采用多种办法,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品牌,加快发展县域开 放型经济。在引进来的同时,要抓好商品和劳务输出,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 局。3、培育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优势,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先进县市发展 县域经济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培育县域特色产业。近年来,我县依靠传统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玉米淀粉、纺织、医药化工、造纸包装等特色产 业。要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培育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形 成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格局。4、提升劳务经济。农村人口多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 变人口压力为发展优势,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大搞劳务输出,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 农产业转移。要牢固树立劳务输出是一个大产业的观念,将其作为一条富民强县 的有效途径,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出的规模和质量,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 出务工就业,切实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半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信息 化的推进,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必须高度重视输出劳动力 的素质提高。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在发展国民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建立灵活多样的劳务人员培训基地,为加快发 展劳务经济创造良好的条件。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明确方向、理清思路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在于抓 好落实。同时,县域经济又是底层经济、群众经济,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尤为重 要。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发动群众, 从思想深处突破,从搞好服务着手,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 健康发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解放思想既要突出领 导干部,也要从群众抓起。要通过解放思想,解决“想干”的问题。发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