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三大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是他在年经济学手稿的“货币章”中提出的。社会形态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社会形态,在社会结构上是社会有机体的子系统,揭示出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社会形态范畴的提出源于对社会关系的正确区分。马克思认为,人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一方面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产生出人与人的关系。前者以生产力为标志构成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后者则表现为物质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一、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内涵在(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对社会形态的历史发展做了如表述:(一)第一阶段人的依赖性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人的依赖关系”以及“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可以称之为“人的依赖性社会”。“人的依赖关系”是指人对人的直接依赖性。之所以形成这种状况,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落后。由于人在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人与人之间只能互相依赖,结合成一个较大的共同体形式,这样才能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生存下去。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特别是在(年经济学手稿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一章中,论述了人的依赖性社会的特点及其解体过程。在人类社会的这一阶段,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它的基本特征是: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在这种社会经济形态下,“土地财产和农业构成经济制度的基础”,分工和交换很不发达,基本以自给自足为主。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还没有形成普遍的联系和普遍的交往,也就是说,还处于自然经济的统治之下。因此,这个社会形态,概括地讲具有两大特征: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共同体是人们之间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它表明人们在社会关系上的直接依赖性。目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随着分工和交换逐渐渗入共同体内部,第一大社会形态的两大特征就逐渐被第二大社会形态的两大特征所代替。即自然经济为商品经济所代替,人对人的直接依赖性为人对物的直接依赖性所代替。(二)第二阶段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以及“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可以称之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简称“物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是相对于“人的依赖性”而言的。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这一个阶段同上一个阶段相对比指出:“在前一场合表现为人的限制即个人受他人限制的那种规定性,在后一场合则在发达的形态上表现为物的限制即个人受不以他为转移并独立存在的关系的限制。物的依赖性社会的实质,不是人支配物,而是物支配人物与物的关系成为在人之外、与人相对立并且支配人的异己力量。物的依赖性社会的实质就在于,以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和剥削程度。马克思的目的在于揭露这种掩盖着的剥削,同时把这种物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颠倒称之为“商品拜物教”。人的发展表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人获得了独立性,二是这种独立性必须建立在对物的依赖性的基础上在人类社会的这一阶段,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然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并不是人类社会的最后阶段。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将会到来,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三)第三阶段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人的自由个性将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由个性为特征的第三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就是劳动时间表现为自由时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阶段,产品经济占统治地位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取得自己所需的产品不用通过货币来进行交换,而是通过社会中心组织进行按需分配。产品经济是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基础的,并以全社会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为前提。只有这时,人才不再像第二个阶段那样被物所役使,能够得到真正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二、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理论需要注意的几点第一,从研究主体来看,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贯宗旨,人既是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其最高目的。人类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所有这些总结为一点就是,人应该是目的,它体现在人自身的发展之上,体现在人价值的实现之上。马克思对于三大社会形态的划分上,以人为研究对象和划分依据从人的社会状态出发阐释观点。第二,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它体现了马克思在理论研究中历史与价值的统一。历史角度是指从生产力的发展来探讨社会发展的宏观进程,强调的是历史发展的客观性与必然性而价值尺度则是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出发来对社会历史进程和事件作出评价,强调的是其对于人的发展的意义。第三,很多人将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我觉得这个观点有待商榷。首先,从文本来看,马克思并没有说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就是资本主义社会。虽然他将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直接称为“现实社会”而“现实社会”在当时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但这是有特殊原因的。一方面就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而言,资本主义社会的确是第二个阶段的一种并且也是当时唯一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我们也可以合理推论,资本主义社会是属于第二个阶段的但不一定是第二个阶段唯一的一种社会形态:第二个阶段还可能包含其他的社会形态,只是在马克思的时代没有出现而已。其次,从现实来看,资本主义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如果我们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是三个阶段三步走的话那么第二个阶段就是必须经过的但是马克思并没有断言人类社会必须经过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够达到第三个阶段。多年前。马克思研究了俄国农村公社并预测其未来命运,他曾经认为俄国农村公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多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按照马克思的论述,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通向第一个阶段的必经之路,并为第个阶段的到来创造条件。所以,社会发展是无法跨越第二个阶段直接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况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既没有完全消灭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也没有进人马克思所描述的生产力发展程度极高的社会形式可以说我国还没有完全走出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所以,无论是出于理论逻辑的还是出于认识现实的需要我们都应该承认,像我国这样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也是属于第二个阶段的。它属于第二个阶段的除资本主义社会以外的其他社会形态。在当代世界格局中与资本主义同时并存又相互竞争。三、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对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过去。我们往往把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而把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等同起来。在实践中追求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甚至提出: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结果使社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并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由于受姓“资”、姓“社”的困扰,改革受到了一些阻力。要使改革顺利进行,就必须从理论上对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做出科学历史观上的说明。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三大社会形态第一大社会形态对应于自然经济会第二大社会形态对应于商品经济社会。第三大社会形态对应于产品经济社会,第二大社会形态为第三大社会形态创造条件。这就告诉我们:各民族可以根据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和本民族的实际选择社会制度形式,跨越一种或者几种社会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但是,没有一个民族可以在“自然经济社会”跨越整个“商品社会形态”的所有形式,直接进入“产品经济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相对落后、商品经济欠发达的基础上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目前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当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有本质的区别,它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所以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有助于我们科学地解释和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