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相关因素及中西医防治的研究进展吕艳(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R472【】A【】2095-1752 (2012) 06-0108-03随着静脉操作技术不断发展和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浅静脉留置针在1 浅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的相关因素研究输液、抽血及急救护理中有很重要的 地位。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主中医理论认为,静脉炎是因血瘀气滞导致局部脉 络血行不畅,瘀血要影响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是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从 而导致静阻滞所致。而现代医学认为,静脉炎的原因主要与穿刺部位、药物性质 脉炎的发生。护理研究者在浅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中西与输液量、 穿刺技术、管理技术、留置针留置时间等因素有关:静脉医药防治方面进行丫 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卜。穿刺的部位靠近关节与静脉瓣丰富、血流量小的血 管、穿刺的方法与穿刺角度不当等因素有关1,张威认为尤其是进针穿刺方法 的不当对血管组织细胞的直接损伤2】。药物刺激:抗癌药物毒性及刺激性药 物的刺激作用:PH值改变:无论是过酸或过碱,都可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 及正常功能;血浆渗透压改变:当输入高渗液体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渗 透压也升高,血管N皮细胞脱水,局部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并释放前列腺素 E1及E2,静脉壁通透性增强,释放组织胺,使静脉收缩、变硬3-4。机械刺 激与损伤:留置针或输液针头的大小、同一条血管周围反复穿刺输液或抽血、血 管血容量不足穿刺成功率低,留置针在血管内机械摩擦等损伤血管5-6。留置 针的留置时间过长机械损伤血管内皮使血小板在受伤部位聚集,随着留置时间的 延长,血栓形成而发生静脉炎。美国护理学会建议,套管针留置时间为3d,BD公 司产品说明书建议为3-5d,最好不超过7d。刘红军等3研宄表明,留置针使用 超过7d者,静脉炎发生率高达44.4%,输液量、速度: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在 短时间内人量快速进入血管内,超过丫血管本身缓冲应激的能力,可使血管内膜 受刺激。刘红军研究显示输入高渗性液体发生静脉炎的比率明显高于输入低渗性 或等渗性液体者;输入液量>1500ml发生静脉炎比率高于输液量<1100ml 者3】。微粒因素:当微粒进入人体后,可随血液循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管壁 不光滑,引起血小板的黏附,形成血栓性静脉炎4】。现代医学的研究证实浅静脉留 置针并发静脉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留置针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和药物性损伤,从 而导致血栓性和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7】。静脉血管的充盈度5-6】、静脉穿刺的方 法(穿刺的力度、速度与吋间)及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与血管内皮损伤5-6、血栓 形成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探究6】,以避免输液、抽血静脉穿刺伤导致静脉炎的 发生,因此设法改善静脉血管的充盈度、把握好适当的进针力度、加快穿刺的速 度及缩短穿刺的吋间对静脉的损伤尤为重要。2中西医护理防治静脉炎的研究对留置针静脉输液并发静脉炎,同道们就其防治的中西医护理进行了多 方面、多角度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2.1静脉穿刺技术及管理方法防治静脉炎:避免穿刺关节附近及静脉瓣 丰富的下肢静脉选,宜择近心端血流大的血管、小号的穿刺针、加人进针角度及 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采用先拔针后按压方法避免因针刃与血管的摩擦导致血 管内皮损伤和皮下瘀血现象的发生8】。双止血带结扎法改善静脉充盈度及提高 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注意改进方法及加人穿刺角度等减少对血管组织细胞的直 接损伤5-6 o2.2中医药防治研究:临床上传统的防治静脉炎方法是使用的50%的硫 酸镁湿敷,但效果很不理想。采用中药湿敷、外敷及艾灸等方法以促进局部血液 循环,改善组织缺氧,减少致炎物质的产生,可减轻药物或留置针对血管壁的损伤。 沙莎等9】对中药外敷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的研究总结为:临床上有使用単味中药 (一点红)、传统经方(如意金黄散)、中成药(正红花油、湿润烧伤膏、麝香壮 骨膏等)、自拟方以活血化瘀为主的自拟方(红花是活血化瘀的良药),很多自拟 方均是以红花为君,以当归、乳香、没药等同样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为臣, 使以增强君药的效果,M吋也发现几药合用治疗静脉炎冇较好的疗效10。因此临床用药是否在考虑治疗效果的同吋,尚需考虑药物制做的方法、成本及联合用 药的效果,由此可见静脉炎防治的临床用药宜尽可能的简单经济及容易操作。2.2.1中药湿敷方法防治静脉炎芦荟、红花、当归等药物对血管的抗损伤及抗小板聚集功能是中医活血 化瘀疗法作用机制的探索之一,也是中草药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中医认为静脉 炎与血瘀有关,而中医的血瘀与血小板高聚集状态、血液循环障碍及血栓形成冇 关。有研究者将中药芦荟、红花、当归等药用酒精提取做成中药制剂或直接外涂 等进行使用,本法简单经济及使用方便。吕艳等11采用芦荟红花洒精提取液从 穿刺点始沿近心端10cm处温敷预防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并与50%硫酸镁湿 敷及75%洒精湿敷对比结果:观察组、硫酸镁、洒精组及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 分别为6.67%、27.59%、27.59%、42.96%;戚新玲12等观察中药酊剂湿敷治 疗72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对照组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治疗组总冇效 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75.0%。中药酊剂组方有:黄柏10g、苦参10g、乳香 10g、没药10g、赤芍15g、冰片6g,浸入95%乙醇内密封7d备用。王红明等13 中药湿热敷治疗老年患者64例静脉炎,观察组采用中药湿热敷,对照组采用50% 硫酸镁湿热敷,均连续治疗3d。结果观察组总奋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 (65.63%)。另有研究者采用多种药物组方并将药物煎煮后湿敷方法,此方法相对 比较耗吋及耗力。李桂荣等14】药物为自组方:黄柏20g,地榆20g,红花15g,黄 芩15g,鸡血藤20g,白鲜皮30g,桑枝20g,茯苓10g,丹皮15g,赤芍20g, 生地15g。将上方加水2000mL浸泡,15min后武火浓煎成500mL药液,过滤除 渣待用。陶平等15】大黄5g,黄连、黄柏、黄芩、黄芪各2g为1剂,浓煎成50ml 治疗120例患者,对照组用33%硫酸镁湿敷。吕建晓16】研究组将乳香IOg、没 药10g、紫草60g,用凉水浸泡3040分钟加水500ml煮沸后小火煎30分钟, 去渣留药液300ml倾倒至清洁的容器内,加入硭硝l00g放凉后用。研究组总冇 效率94.4%,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2.2中药外涂的方法防治静脉炎有研究者采用中成药外涂或联合微波的方法防治静脉炎。安怡等17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65例的效果观察。观察组采用输液结束后 局部冷敷4h并在距穿刺点0.5cm上沿血管走向长10cm、宽5cm区域内皮肤涂 湿润烧伤膏的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局部冷敷4h。湿润烧伤膏外敷预防化疗药物 引起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局部冷敷法。尹秀芬等18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预 防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湿润烧伤膏的黄芩、黄柏、麻油、维生素、蛋白质等 药物具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生肌止痛作用。微波湿热效应可以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加强渗出液的吸收及炎症和代谢物的清除,奋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张 静19等采用50%硫酸镁湿敷加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 果优于直接涂擦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的对照组。还有研究者采用自制中药外敷方法治疗静脉炎。蒋亚玲等20中药外敷 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术后静脉炎。采用自制中药膏剂:大黄、黄柏、姜黄等15g 碾成粉末用食醋和麻油调成金黄膏;生南星、生栀子、白芷等各15g碾成粉末用 同法调成消瘀止痛膏;将上述2种膏药各取适量,先将“金黄膏”薄涂一层于自 粘性敷贴,再将消瘀止痛膏薄涂于金黄膏上将涂好膏剂的自粘性敷贴敷于患处, 每日更换1次,3天后评价两组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 82.1%。治疗组患者用中药局部外敷1天后疼痛显著减轻,第二天红肿逐渐减退, 疼痛缓解,第三天红肿疼痛消失。刘莉等21用四黄粉治疗PICC置管致静脉炎。 其组成为黄芩、黄柏、黄连和大黄各取50g,混合后磨成粉状外敷于置管手臂肘 部,对照组采用传统的50%硫酸镁。刘蕊等22使用新癀片外敷防治化疗性静 脉炎60例,利用新癀片(主要由肿节风、三七、牛黄、珍珠层粉等中药组成) 具冇清热祛风、活血散瘀、抗菌消炎的作用治疗静脉炎。李金华等23则如意金 黄散加蜂蜜外敷治疗PICC术后机械静脉炎的患者。2.3艾灸方法:灸则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艾灸的温 热刺激具有温经活络、活血化瘀及消肿散结的作用。艾火的温热刺激能直到肌体 深部经久不消,起到温阳化瘀、驱散风寒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利用艾绒燃烧的 热力渗透肌肤、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缺氧、减少致炎物质产生减轻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黄雪霞等24艾灸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明显降低静脉炎 的发生及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 42.86%、6.67%。艾灸对防治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有良好的疗效25-26。蔡岚27 采用艾条自穿刺点始沿近心端静脉约10-20cm处进行温和灸,每天15min20min, 并结合足三里穴位按摩每天2次,每次5min-10mino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 8.75%,对照组为23.75%。吕艳28等采用大面积恒温灸及芦荟红花当归酒精提 取液湿敷治疗留置针使用3L袋输液致静脉炎发现:专利技术-恒温灸及中药湿敷 更具冇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并促进损伤组织细胞修复的功能。艾灸加 鲜姜片治疗化疗性静脉炎29及单用艾灸辅助治疗输液性静脉炎30】均取得良好 的临床效果。2.4热敷、TDP照射或TDP照射联合药物等防治静脉炎研究热敷、TDP 照射或TDP照射联合药物等方法同为热效应,对静脉炎防治奋较好的效果。PICC 为静脉输液治疗患者建立安全、奋效的静脉通道是保障静脉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出现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5.15%, 常发生于穿刺后4872h,好发于穿刺点上方8cm-10cm27。吕玉芳等31湿热敷 在预防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101例,术后第二天接受湿热敷,用热毛 巾敷于穿刺部位上方近心端220cm。结果干预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 7.84%,对照组为22%,湿热敷是一种预防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在降低I 度静脉炎中疗效显著,可作为PICC术后的常规护理措施。TDP是由33种元素组成的特定电磁波,具有消炎、消肿、止痛、及活 血化淤等作用,操作简单,取材方便,病人舒适,经济有效,舒适安全,无任何 不良反应。张仕碧等32】采用TDP照射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放化疗病 人,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5.56%,对照组21.11%。伊秀英等33则用于 治疗PICC致静脉炎。韩玉荣等34采用如意金黄散配合TDP治疗HCC应用中并 发静脉炎发现TDP配合金黄散外敷具奋协同作用。方法为:观察组采用如意金 黄散配合TDP照射:将治疗仪放于照射野上方约20cm,照射20 -30min均匀涂抹用清水或白醋调和成糊的如意金黄散混合制剂,每日34次。孙惠金等35 探讨硫酸镁配合TDP治疗老年患者药物性静脉炎,因TDP工作吋表面温度可达 300C,照射时保持TDP的治疗头与患部指尖距离20cm。治疗的有效率仅为 92.49%,而硫酸镁加TDP治疗仪治疗后奋效率达100%。说明防治静脉炎两种 治疗方法联合应用能起到协同作用。小结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致静脉炎的发生主要与穿刺部位、药物性质与输液量、 穿刺技术、管理技术、留置针留置吋间等因素奋关,静脉炎的防治是护理研究者 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临床问题之一,中西医的防治方法很多,我们在临床护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