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与功能 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明确要求,对此,高校应有新定位、发挥新功能。高校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构建“三位一体”的结构体系,系统化拓展立体型终身学习空间,优化绩效考核,提升治理能力,实现终身学习的多元、融合、高质量发展。关键词:终身学习,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定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要求。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既是一项民生政策,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终身学习变革的历史机遇期,高校应有新使命、新定位,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激活内部动力和活力,从价值层面、制度层面、保障层面综合提升高校治理能力,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构建发挥更大的功能。高校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的新使命、新定位对于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方向,决定提出了“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具体要求。因此,高校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担负着新使命,应有新的定位。一是要做终身学习的理念“倡导者”。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需要高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成为终身学习理念的积极倡导者。一方面,高校拥有开展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多年来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为终身学习积累了雄厚的基础;另一方面,高校是参与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各主体中教育资源最聚集、最专业的主体。因此,高校应以倡导终身学习理念为己任,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主动为社会转型服务,顺应时代,满足人民多元化、个性化、动态化的美好学习需求。二是要做终身学习的提质“压舱石”。高校应该积极探索提升学习者参与感和获得感的路径,成为终身学习提质增速的“压舱石”。高校应结合学校优势资源,进行系统性、前瞻性规划,以提高学习质量和社会效益为中心,以优化学习流程管控、注重教育资源整合、创新激励机制、实现师资价值双赢为目标,完善体制机制的建设,加强内部资源整合,为全民终身学习探索精准化服务新模式。三是要做终身学习的协同“先行者”。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是一个基于知识链、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联合的关系网络,高校应担起协同创新的“先行者”重任,率先在合作方式上由单一独立发展和简单联合向生态协同、多元合作转型,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激发各主体的活力。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构建“三位一体”的结构体系高校融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一是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高度重视并认真查找学校在社会服务方面的短板,旗帜鲜明地讲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关心的就业、教育等实际问题。二是要统一思想,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边缘向中心转变,整合学校优势资源,以学习者为中心,紧紧围绕学习者全方位的学习需求,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支撑,让全民能共享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三是要站位高远、勇担使命,发挥终身学习在支撑社会人才体系、影响文化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促使教育资源更好地惠及全民。针对参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将会“分散校内资源、影响教学科研”的顾虑,高校需要以生态的视角构建“三位一体”的高校终身学习体系。一是在微观层面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将终身学习理念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变单一强调学业的传统,促进开放式、主动式、合作式、探索式等学习模式的融合,不断拓展学习的宽度和深度,提升大学生终身学习的素养与能力。二是在中观层面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将高校教师的终身学习纳入学校发展的重要范畴,改革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一方面通过建立教师发展中心等形式,分层分类精准化引导和培育,营造崇尚学习的组织氛围,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精准匹配学习者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科学引导激励,如评选终身教育名师、打造名师工作室等形式,提升教师对参与社会服务的使命感。三是在宏观层面重视高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城乡等社会多元主体协同,探索由偶发型协作向持续型协作转变的机制,不断提升高校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三位一体”的高校终身学习体系既涵盖了高校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教育层面,也拓展到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等人才培养层面,又延伸到了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层面,更涉及服务社区、服务城乡等社会基层层面,可以有效促进高校融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空间结构。优化绩效考核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加速教育供给提质升级高校探索全方位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找准不同主体的需求,为他们精准赋权赋能;另一方面要将利益诉求落实到位,真正形成互利合作的共同体。首先,制定终身学习奖励和考核制度,将终身学习纳入学校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对学习者反馈优秀、社会服务中表现突出、社会影响力大的教师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让拥有项目设计推广和教学能力的教师获得合理的绩效分配,形成科学规范的政策环境,营造“愿意做、主动做、规范做”的氛围。最后,完善监督机制,加强质量监督,构建正当利益表达的规则,维护学校的品牌和声誉。此外,高校要赋予各学院一定的自主权,强化规范管理和引导,探索管办评分离;各学院要重视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弘扬民主集中的制度优势,汇集师生智慧,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多元耦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质量监督和评估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地表径流”,而忽视“地下潜流”。比如显性的学习活动是“地表径流”,而学习者的获得感就是“地下潜流”;培训课堂是“地表径流”,对学习者的影响就是“地下潜流”。加强高校终身学习的治理能力,推进高校提质转型,需要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一是树立整体的治理思维,加快整体化治理实践,精准高效地回应全民需求,加速学校管理和教育供给的大数据升级,提高掌握全民学习需求信息的能力和满足全民需求的能力,减少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二是提升信息化和数字化治理能力。一方面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终身学习中的作用,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学习方式,满足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个性化、即时性、互动性的要求,注重融媒体语境、贴近教学双方,让学习者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有体验感、参与感更有收获感;另一方面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终身教育统筹协调,注重校内建设与国内优质平台共建结合,主动参与地方全民学习平台建设,充分共享数据资源。三是多元融合推进教育改革,加速教育供给能力建设。首先,梳理特色与亮点,围绕学校的办学优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实需求,突出优势强项。其次,探索终身学习成果的认定标准和程序,创新学分互认和转换的新模式,积极参与“学分银行”系统和“立交桥”建设,消除短板和制约因素,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再次,探索高校服务城乡社区的制度与模式。面向区域开放高校图书馆、实验室等教育资源,联合举办公益讲座,通过专家、教授对口帮扶社区等方式,加强与地方协同,构建竞合共生、协同演化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生态系统。最后,树立全球化教育思维。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开展国际合作,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坐标,提升高校办学层次,实现终身学习的多元、融合、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1别敦荣.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必须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J.终身教育研究,2020(2).2董立平,刘承波.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高等教育,2020(5).3胡赤弟,张国昌.高校协同创新社区及其治理原则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9(3).4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全文完-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