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师角色转变分析摘 要:有效教学是教学质量的一种理想追求,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核心诉求。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以适应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从有效教学背景下分析有效教学的特征,教师角色转变的原因,提出教师角色转变策略。关键词:有效教学;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有效教学是教学质量的一种理想追求,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核心诉求。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以适应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一方面是为了探讨教师对教育大环境改变的适应与调整;另一方面是为了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方式能够进一步转变,重新认识自己所担任的角色,契合有效教学的内涵。研究查阅了有关新课程、有效教学、教师角色的数10篇文献,经过整理分析,对研究主题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分别从四个方面对研究主题展开论述,最后作出小结。一、 有效教学概念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这一概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受到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以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选中1。英国学者基里亚科(C Kyriacou,1986)在学校有效教学的专著中指出:“有效教学主要关心由某种教育活动怎样能最好地促进学生的理想学习2”。美国教育家默塞(Mursell)从描述定义上界定有效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结果为判定依据,认为教学结果能持久、学生能自由、有伸缩性与自信、能在生活中运用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3。西方学者采用流程图的方式分析教学有效性的各个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背景、过程、产出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的有效性4。国内学者通过对西方学者关于有效教学研究的综合考察,发现西方对有效教学的界定可以归纳为目标取向、技能取向和成就取向三种基本方向,并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也很难找到一种普遍接受的界定4。鉴于此,分析采用宋秋前4对有效教学的概括,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 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二、 有效教学特征研究发现,与有效教学高度相关的五个指标是:教师的讲授内容对学生有价值、教师善于激励学生学习、教师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教师有效地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以及教师关心学生的学习。美国学者鲍里奇教授指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体现五个特征:(1)清晰的教学思路;(2)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3)任务导向明确;(4)学生的投入;(5)成功率高。(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刘云珍6认为有效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更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二)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刘云珍6认为有效教学既是充分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是充分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三)教学生态系统和谐平衡李军靠7等认为当代教育生态学研究表明,只有当整个教学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和谐和平衡时,教学才能高效优质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个性发展。钟启泉8认为课堂环境和谐平衡就是指课堂的外在和内在环境能增进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师生处于一种相互尊重、友好合作、充满人性关怀和具有较高心理安全感、舒适感、归属感的氛围中。(四)学生发展取向的教师教学行为陈晓瑞9等认为“有效教学”的研究有助于聚焦学生成长的评价。教学,不是教师的表演。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就是说,“学生成长”成为公认的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综上所述,有效教学特征应包含教学对象、教学预设、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三、 教师角色转变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于西方的一些重要理论流派对教师角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表1-1,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实用主义理论、批判教育理论等从不同的维度和情境出发来审视现代教师的角色10。表1-1:理论流派与西方现代教师角色观理论流派教师角色观建构主义认知建构主义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社会建构主义促进者、合作者、学习者、探究者、思想者人本主义促进者、引导者、教学艺术家实用主义学习者、反思型实践者批判理论变革者(一)传统教育对教师角色的错误认识刘金梁11等认为传统教师角色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是:强调给予别人,忽视教师的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二)对传统的教师角色行为提出的质疑蔡来宝5等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发展,人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传统的教师角色行为发出了质疑:教师是否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控制者,教师能否成为知识的仲裁者,教师的教学是否应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师是否要面对全体学生,教师是否应从成人的角度实施教学。(三)有效教学对教师角色发展趋势的引导薛迎健12等认为有效教学,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揭示了教师角色发展的一般趋势: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总之,教师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特别是有效教学背景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转变角色,适应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四、 教师角色转变策略(一)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宋秋前4认为在有效教学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收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的基本角色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 (二)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中的赏识者朱德全等13认为教师要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赏识者,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点点滴滴。李欣等14认为教师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三)教师要成为自己教学行为的研究者、评价者孟美颖15认为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评价、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 (四)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吴忠才16认为长期以来,课程改革大都由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专家主导,采取至上而下的改革模式,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成了专家们的事情,教师只能充当被动执行者的角色。(五)教师要成为自我发展的规划者方红17认为教师要将自己的职业发展看作是一个终生的、整体的、全面的、个别而持续的循环过程,重新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总体来看,在有效教学背景下,教师角色要要转变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赏识者,教学行为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教师自身的发展规划者。五、 结论与启示综上所述,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角色,教师不仅要明白有效教学背景下教师角色因何演变,更要了解这一角色如何演变。实质上,教师有效教学的角色演变是一个渐进的生成过程17。分析表明,在教学有效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策略可以细分为促进者、赏识者、研究者-评价者、开发者、规划者五个方面。此外,要更加注重对教师角色意识的培养,更加注重新教师角色与传统角色的剥离,做好教师角色功能的良性转变。参考文献:1白亦方.非关成败:以台湾数学课程改革为例J.全球教育展,2006,(10):47.2刘桂秋.有效教学概念新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8(9):11-15.3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81-85.4宋秋前.有效教学的含义与特征J.教育发展与研究.2007(1):39-425蔡来宝,车伟艳.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J.教育科学研究.2013(01):12-176刘云珍,李如密.教师: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4):89-927李军靠,李延.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管理研究J.教育探索,2009(2):54-558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31-35.9陈晓瑞,Stephen Keith.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8):56-71.10美麦金太尔,奥黑尔.教师角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3-75.11刘金梁,曹守利.论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前沿.2007(10):84-8612薛迎健,高功臣.课堂有效教学过程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137-13813朱德全,张家琼,桂平.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2010(04):103-10714李欣等.聚焦课堂 有效互动J.全球教育展望,2009(2):92-96.15孟美颖.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J.教育与职业,2007(8):69-7016吴忠才.试论新教师角色转化中的问题与方向J.中国成人教育.2010(5):76-7717方红.课堂有效教学:教师的视角与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8):39-41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