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教版历史必修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的第12课。本课包括“伟大的历史转折”、“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三目。“伟大的历史转折”介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有企业改革”,着重叙述了我国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核心的国企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目,着重叙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史实。 二、学情分析学生初中时对本课有所了解,但学生主要侧重对历史现象的感性认识,片面、零碎,理论缺乏高度,分析缺乏深度,仍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归纳能力,但信息的分析能力还需提高。因此,通过信息技术和历史教学的整合,促使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利用,从而解决问题,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重点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意义难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四、核心素养目标核心素养一唯物史观。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文革”结束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必然选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因与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外在因素作用下的必然选择。核心素养二时空观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该时期以经济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总结国内外经验,尤其是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正确抉择。核心素养三史料实证。通过文字史料、图片、视频等材料探讨历史问题。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改革的背景及意义。通过数据材料论证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核心素养四历史解释。通过概念辨析,明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计划与市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等概念的内涵。通过材料分析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背景及意义。通过观点探讨,体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社会主义可以建立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核心素养五家国情怀。通过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上关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讲话节选,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并为实践所证明的正确的道路。通过三权分置、土地流转等现实材料的补充,认识到农村的改革依然在继续,民生问题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时政材料,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伟大成就,并将继续发挥强大生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走进新时代歌曲导入,明确改革开放以来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使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的东方。接着顺势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伴随改革开放革而开创出来的,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本课概览】一、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奠基(农村改革)、初探(城市改革)、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三、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改革的历史成就【问题探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 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通过材料分析、师生谈话的活动方式)(1)“两个凡是”,继续“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使国民经济处于“徘徊”状态。(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2.会议概况及意义(表格归纳会议概况,学生展示,教师点拨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地点内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经济路线意义伟大转折历史起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奠基(农村改革)、初探(城市改革)、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奠基:农村改革(1978年 )(自主学习、展示,教师点拨)(1)背景:温饱问题是最紧迫的问题 人民公社体制,平均主义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举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经营权、产品分配) ( 时政链接:三权分置,土地流转)发展乡镇企业行政机构改革:撤销人民公社,成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3)意义: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获得大发展;农村发生历史性变革。2.初探:城市改革(1984年)(自主学习、展示,教师点拨)(1)背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企业失去活力,束缚了生产力。(案例分析)(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3)举措:项目改革前改革后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平均主义严重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意义:调动了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经济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3.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年)(1)背景:(材料分析,学生概括归纳) 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经济体制的争论日益突出。 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遇挫折。(2)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概念辨析)概念:区别:资源配置方式利益分配经济运行机制计划经济行政手段配置平均主义严重全方面的国家计划市场经济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注重效率市场机制,即价格供求竞争活动设计:问题探究、小组讨论观点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优劣之分。观点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截然对立的。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不能搞市场经济。观点三:我们搞市场经济,可以不要计划,甚至否定计划。(3)南方谈话 观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姓“资”姓“社”问题、“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意义:打破改革的思想束缚,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4)过程(表格归纳)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三、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视频播放、师生谈话、情感升华)1.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2.使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3.总体达到小康,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时政链接: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结束语】伟大复兴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本课小结】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背景: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奠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的进程: 初探:国企改革 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改革的成果【达标训练】【课后作业】专心-专注-专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