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分析 张译予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民族自信的突出优势,所以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作用,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联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以高校为起点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接班人。针对传统优秀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进行浅要分析。关 键 词 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642 文献标志码 A 2096-0603(2019)34-0012-02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中,因为思想政治课程在学校的课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就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的提升,同时对学生的整个人生观的塑造、价值观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有效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是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社会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新观念融在一起,特别是高校教育肩负着培育各界优秀人才的重任,高校教育不仅是要为学生输送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理念,要具备明辨是非的思想政治观念,为社会培育出综合素质全面化的优秀人才。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性发展,我们应贯彻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理念,牢牢抓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融合在一起,促使高校思想教育的发展迈入更高的一个平台。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下来并渗透到整个民族的行为意识,是具有生命力被人民世代流传的文化,是经过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岁月的洗礼所沉淀下来的传承。思想政治教育是連接文化和人民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思维方式、人的价值观念,一方面来看这具有历史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有较为鲜明的现实作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当下的人们有着无时无刻的联系,对我们发展新型的文化内容给予了新的角度,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和希望达到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使在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形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更加有力的方式。从历史的前进发展角度来看,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会慢慢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将会把政治思想教育的文化内涵推向新的高度。所以说从更加长远的眼光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将会推动我国优秀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二、健全教材体系内容,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材的选择,可以先聘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补充和完善,将优秀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机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材中,并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上以此作为主要的教育途径。这样既能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原生态表现出来,又使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让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能够在古今融合的环境中散发出新的生机,赋予新的活力。此外,对优秀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普及宣传,例如在校园中开展一些文化简介、知识窗口或是文化活动,这样学生能够在课后的时间里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一定调整,选择并添加优秀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作为教学辅导读物,在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还可以将我国优秀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中。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对之前学过的论语等国学经典进行补充和延伸,可以通过开展以论语为主题相关的知识讲座,因为孔子可以说是人们了解较多的一个人物,是众人皆晓的,可以借用这种讲座的形式延伸出更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和反思,将更多优秀的思想理念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三、加快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想加强优秀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首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需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因为建立一个优秀文化传播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有效开展的前提,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加强思想政治对学生的接受力,拉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距离。因此,教师需要从思想上改观,端正以往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需要合理的应用,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应用应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不断地吸取其中的精华。对高校而言,可以定期对思想政治教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培训,建立专门的学科课程系统,方便教师日后开展教学工作,比如可以开展一些优秀教师的培训班、相关的教学方法培训班等,通过培训作为教师再学习的一个平台,在提升教师文化知识为前提的同时,还需要让教师之间加强交流沟通,对文化学习中不同的认识和方法进行分享交流,推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相关的运用能力。比如可以在教师上岗聘用前,高校设置一个专门的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的岗位,通过招聘前的教师培训水平测评以掌握教师传统文化的整体水平能力,如果达到了一定的考核标准就可以聘用该名教师,此外在教师入职之后,校方还需要不断地对相关的授课教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的考核,进而组建一支优秀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团队。四、营造校园文化的氛围校园文化是教育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目前而言,大学生更感兴趣的还是流行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还是不太高,要营造出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首先就要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意识,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对思想道德的教育也不能松懈。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从整体出发,增加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活动,在公共栏设立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知识的模块或者使用标语等,展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渗透,并由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引导。另外,学校还可以多组织一些校园活动,开展有关演讲和比赛,利用校园多媒体拓展文化知识,班级内利用研讨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对有创意的班级还可以给予奖励,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加快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就是课堂,因此提高高校课堂中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最便捷的方法,为了能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较好地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中,就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比如说,教师在上思想政治课的相关内容的时候,不应该只是对一些理论知识的讲解,还需要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国近现代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都是在高校政治思想的必修科目,现实中教师在教授这些课程时存在授课内容较为单调,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觉课程内容枯燥单一,致使学生面对这样的内容环境无法主动地学习。伴随着我国的教学方式的更新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课堂中都引进了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教师可以多加发掘政治思想课程中的一些多媒体优质教学资源,比如说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主动地学习并提出问题。当然在传授相关的思想政治的基础知识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灌输更多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民族风情等内容。可以通过类似在互联网平台上搭建一个学习交流文化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中分享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通过互联网这个便捷的平台让学生更加方便地互动,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传递到每一位学生思想中,让学生在新的平台中更加随心所欲地学习掌握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六、开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要开拓有计划有目标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应从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高校学生都是年轻的群体,近几年来,微信平台受到学生群体的高效应用,学校可以通过这个媒介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号平台,由这个平台能够随时发布有关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章,学生通过这样的一个传播途径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令人疏远的感觉变得更近,呼唤起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学习的责任意识。平台发布的有关内容可以通过做一些调查,发布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设立不同的浏览模块,如民族音乐、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歇后语等。平台建立后还需完善相关的监督机制,并及时地反馈和总结。除去微信公众号平台,学校还可以成立优秀传统文化社团,将对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聚集起来,共同学习并宣扬优秀传统文化。综上所述,要促进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有着特殊的优越条件,更是新时期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所以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开发,不断地探索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型人才。因此,要实现立德树人的长远目标,首先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吸引力,不断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全教材体系内容,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加快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在实践工作中开拓路径,从根本上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参考文献:1吴云.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33(4):108-110.2闫小磊,玛丽亚居乃丁.读图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困境与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5(4):35-36.3王东明,刘姬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21(4):244-246.4周晓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浅述J.长江丛刊,2017(29):197.5陶瑞.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66-69.編辑 陈鲜艳 -全文完-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