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一、积累运用。(30分)1.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A.油蛉(lng) 斑蝥(mo) 嫉妒(j) 狂澜(ln)B.荒唐(mi) 惩处(chng) 亘古(gn) 嗥鸣(ho)C.磐石(pn) 宰割(zi) 深邃(su) 锲而不舍(q)D.炽痛(ch) 重荷(h) 魁梧(w) 义愤填膺(yng)2.请选出以下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3分)A.人迹罕致 人声鼎沸 来势汹汹 九屈连环B.回环曲折 亦复如事 锋芒必露 死而后以C.妇孺皆知 可歌可泣 不为人知 马革裹尸D.大方淋漓 历尽心血 杂乱无章 心会神凝3. 以下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书面语和口语互相制约,书面语经常从方言里汲取营养,它不能脱离口语“一意孤行”。B.市场上各种营养补品良莠不齐,一些含有激素的产品,会引起人体不适,危害健康。C.月明星稀,夜深人静,他单独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D.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4. 请选出以下文学常识表达正确的一项( )(3分)A.孙权劝学选自由司马迁组织编纂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B.莫泊桑,英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C.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朝花夕拾。5. 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任选两句改正过来。(2分)人生确实是一场旅行,不明白终点在哪里,但起点就在我们脚下。不要驻足,不要停留,与其站在起点眺望远眺风景,不如迈步启程,去激起生命长河,去涂抹人生画板上的灵动色彩。同时,不去畏惧路途的艰险,不去感慨生活的困难,让生命的乐章走向我们,让我们踏上未知的一页,去领略人生的极致。(1) 第_句,改为_。(2) 第_句,改为_。6. 依照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以下句子补充完好。(2分)世间万物皆有各自的漂亮,不管高大依然微小,永久依然短暂。山涧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纯洁;_,_?_;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7. 口语交际。(2分)小刚要参加市里的诗歌朗读竞赛,为此他每天练习得非常晚。有一天邻居陈伯伯对小刚说:“小刚呀,你学习可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都睡下了,你还在大声朗读什么东西。”小刚谦虚地答复:“陈伯伯过奖了,我还差得远,还需要努力。陈伯伯说话的弦外之音是:_8. 默写。(12分)(1) 春潮带雨晚来急,_(滁州西涧)(2) _,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3) 正是江南好风景,_。(江南逢李龟年)(4) _,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5) 论诗中表现新一代的崛起,好像滚滚长江无法阻拦的意思的句子是:_,_。(6) 木兰诗中表现木兰轻富贵、情系家乡的诗句是:_,_。(7) _,_;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假设生活欺骗了你)(8) 请写出表现雄心壮志的诗句: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一)(9分)木兰诗9. 解释以下加点字。(2分)策勋十二转 _ 万里赴戎机 _10. 对以下句子修辞推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咨询女何所思,咨询女何所忆。 反复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互文、对偶C.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顶真D.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 对偶、夸大11.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2. 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不断深受人们的喜爱,你最喜爱木兰身上的什么质量,为什么?(3分)(二)(6分)昔有长者子 ,入海取沉水 。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选自百喻经)【注释】 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 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 售:卖出去。 直:通“值”。13. 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方得一车_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_1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15. 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2 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美 丽(15分)从未过多地留意楼前那排我叫不知名字的树。一天,突然来了登高远眺的雅兴,一口气登上六楼阳台,凭栏放眼,无意间有了惊奇的发觉:楼前的树开花了!朵朵紫中透着粉白的花,一团团,一簇簇,合抱着条条刚刚活软起来的青枝儿,在和风吹拂下,温顺地舞动着,起崎岖伏地如一片漾着香波的花海。看那繁盛的模样,不知在被我发觉之前,它已经在那儿寂寞地开了多少日子。无意间的发觉令我惊喜,也唤起我深深的内疚。阳春时节,只顾跟随人流,沉醉于“桃红三尺,鸭绿一湾”的胜景,却忽略了周围这普一般通的树。多少次在路旁小路上漫步,却未曾想过抬起头,望望枝头是否有了春的音讯;也根本不曾料到,这枝干皱裂的树会开出光润鲜亮的花来。但是,面对许多如我这般的人的忽略与冷淡,这看似平凡无奇的树,在草长莺飞的季节,依然一如既往地让蓓蕾绽放枝头,无声地将生命的漂亮尽情挥洒。望着棵棵寂寞的花树,我的心被一股感动的潮水鼓荡着,眼前出现出一张熟悉的笑脸来。家乡的一个男孩,非常有头脑,也非常有才华,本可凭此谋一份不错的职业,享受温馨的生活,但他却着魔似地爱上了那身国防绿,中学毕业后到荒凉的地点守卫国门。许多朋友对此叹息不止:“哎,到了那人烟稀少的大西北,你确实是再有才华,又有谁明白呢?”他却不以为然地笑了,说:“我不在乎有多少人明白我,我只想好好干,今后能够说,在大西北,我的青春曾经漂亮过。”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确实干得非常出色,但也并没有因而声名远扬。边陲的军旅生活艰苦而寂寞。别后的信中,他常向我讲边疆的生活,字里行间没有一丝怨悔,充满了对西北高原和青春生命的热爱。日子云烟般一天天飘远,那张熟悉的笑脸却从未在我的经历中淡去。现在睹树思人,心被深深地触动,总觉得他与眼前的花树有一种无言的默契。黄昏,又上阳台。正是夕阳流金百鸟归林的时刻。树下不断有穿着入时的人走过,大都行色匆匆,不曾留意头顶那满枝的花朵。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凝望春风中繁花灿烂的树那夕阳下单独静立的花树,心头却少了几份惊喜,多了几份落寞和惆怅。不觉地,我又想起那熟悉的笑脸,想起祖国边陲的国防绿,想起在实验室里日夜研究的学者,想起在城市晨曦中挥动扫把的清洁工生活中多少漂亮的东西,就像这眼前的花树,虽在平凡中经受着寂寞,但那份本质的美却潇潇洒洒地存在,不曾因少了欣赏的目光而减弱丝毫。我明白了花树的漂亮,也明白了花树的寂寞。它的寂寞是由于无人欣赏它的漂亮,而它的漂亮正是由于它承受了无人欣赏的寂寞。因而,寂寞的花树成为我心中最美的风景。16. 文章中“寂寞的花树”意味什么?(3分)17. 文中前三个自然段中反复出现“从未过多地留意”、“无意间”、“忽略了”、“未曾想过”、“根本不曾料到”等词语。这些词语对中心的表达作用,最接近作者意图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自责对漂亮的花树所表现出的那种忽略、冷淡的态度。B.批判包括本人在内的人们对漂亮的花树所表现出的忽略、冷淡的态度。C.衬托漂亮的花树那种不事夸耀、甘受寂寞的质量。D.强调平凡而漂亮的花树遭人冷遇、被人无视的境遇。18. 细心研读文章,答复下面咨询题。(6分)(1) 第段中说,“在大西北,我的青春曾经漂亮过。”用本人的话,简要阐释“漂亮”在文中的含义。(2分)(2) 第段中“心头却少了几份惊喜,多了几份落寞和惆怅。”这里的“惊喜”和“落寞惆怅”分别指什么?(各用一句话概括答复)(4分)答:惊喜:落寞惆怅:19. 怎么样理解文章结尾说“寂寞的花树成为我心中最美的风景”?(3分)(二)我的麦子熟了(15分)14岁的高占喜,青海农家子弟,由于湖南卫视的变形计,他和城市的一个叫魏程的富家青年互换了7天人生。节目打出了议题:7天之后,高占喜愿意回到农村吗?第一天,占喜在机场被新爸新妈接进了奢华的宝马车,他害羞地靠在真皮座椅上面,不说话,认真地看着窗外闪过的高楼大厦,突然,他泪水盈眶。这个往常在山沟里疯跑,爽朗爽朗的小孩,曾经在作文里写道:我想考上大学,在城里生活。但是他明白,他更可能中途辍学,漂泊在城市某条喧嚣的马路上。这次机缘巧合,他提早进入了城市,小小的内心波涛崎岖,况且现实的城市,比那个瑰丽的梦,仿佛更精彩。占喜住进了一栋奢华如天堂的复式公寓,拥有一间无比温馨的大卧房。面对丰富的晚餐,他无所适从,紧张得5次掉筷子。接着,新爸新妈一次给了他200元的零花钱。从前,他一个月只有1元的零花钱。在气派的理发店里,占喜看到镜子里的本人,又一次泪水盈眶。不久,他迅速习惯了这种新生活。白天,他靠在松软宽大的沙发上,茶几上是他之前从未见过的零食,面前是尺寸宏大的液晶电视。他自由地享受这一切,除了脸颊上两抹褪不去的高原红,就像是在这里长大的。现在,观众们忧心忡忡这个小孩会丧失本性,沉迷于吃喝玩乐吗?某天,占喜被安排去卖报。归途中,占喜变得少言寡语。他看到城里人行色匆匆,在马路之间穿越,犹如他在田间穿越,也看见天桥下的乞丐,衣衫褴褛地等待施舍那天,他对记者说,城里人也有穷人,生活也不容易。记者咨询,那你同情他们吗?占喜说,不,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幸福靠本人。说话时,他清楚又是那个崇尚奋斗、不断努力的高原小孩。当晚短信预测,大多数观众仍然觉得占喜不愿回乡。然而,谜底提早揭晓当占喜得知父亲不慎扭伤脚的音讯时,他立即要求赶回家乡。“为什么急着要走?父亲的脚伤不是大事,难得来一次城里。”记者咨询。占喜只说了一句:我的麦子熟了。父亲非常早双眼失明,哥哥在外打工,弟弟还年幼,14岁的占喜已经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力。他难以不被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