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17日-5215)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17日-5215)1:评定学生成绩时可不按照评分标准的要求,多照顾成绩好的学生。()判断题对错 2: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所共有的特征是()。多项选择题A、内容的统一性B、相对的独立性C、本质的阶级性D、历史的继承性E、现象的一致性 3: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单项选择题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4: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单项选择题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5:教师通过系统地叙述或描述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课堂讲授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讲述B、讲解C、讲读D、讲演 6: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 7:教学演示技能即对仪器、教具和实验等进行演示操作的技能。()判断题对错 8: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性质是()。单项选择题A、选拔性、淘汰性B、目标性、水平性C、参照性、差异性D、常模性、个别性 9:“学不躐等”反映的是身心发展的什么规律?()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不平衡性 10:学记中要求:“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多项选择题A、巩固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1: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12: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单项选择题 13:运用问答法进行教学时,教师的提问应面向所有学生。()判断题对错 14: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倍尔 15: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多项选择题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E、安全领域 16: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判断题对错 17:我国小学德育的构成有()。多项选择题A、道德教育B、政治教育C、思想教育D、情感教育 18:“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的观点。单项选择题A、布鲁纳B、克伯屈C、赞科夫D、怀特海 19: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指向为()。单项选择题A、 发展个体功能B、 改造社会功能C、 政治伦理功能D、 发展经济功能 20: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们一般把教育分为()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单项选择题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 21:教育法律的本质决定着教育法律的形式。()判断题对错 22:在教育思想史上明确提出教育应该以儿童、活动、经验为中心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卢梭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23:在教育教学中只要做到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截然分开,就是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判断题对错 24: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单项选择题A、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D、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 25:对学校教育来说,课外活动()。单项选择题A、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B、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因此要替代课堂教学C、并不是正规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是正规的教育活动D、是课堂之外的,不可能与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26: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判断题对错 27:学记体现的教学原则有()。多项选择题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28: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有以下不同层次的活动组成()多项选择题A、 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B、 个体的心理活动C、 社会实践活动D、 思维活动E、 29: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单项选择题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30: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有各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判断题对错 查看答案 1:答案错误 解析 2:答案A,B,D 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所共有的特征是内容的统一性、相对的独立性、历史的继承性。 3:答案C 解析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家是夸美纽斯及其著作大教学论(本解析由浅间提供) 4:答案D 解析 5:答案A 解析 6:答案A 解析 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指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消除阶级偏见,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 7:答案错误 解析 8:答案A 解析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A 解析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招收7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5年,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13:答案正确 解析 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让全班学生一起回答的,还是让个别学生回答的。让个别学生回答,只是老师对学生掌握的一种抽查方式,其他学生同样也要进行思考,在该同学回答的时候可以给予纠正或补充。(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4:答案B 解析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系统阐述了班级授课制。 15:答案A,C,D 解析 美国当代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 16:答案正确 解析 17:答案A,B,C 解析 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C 解析 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指向为政治伦理功能。 20:答案B 解析 教育的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 会的教育和当代社会的教育。 21:答案正确 解析 22:答案C 解析 23:答案错误 解析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26:答案错误 解析 27:答案B,C 解析 28:答案A,B,C 解析 个体主观能动性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29:答案B 解析 杜威是现代教育家,强调“在做中学”,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从现有的经验出发,不断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前进和发展。 30:答案错误 解析 第 7 页 共 7 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