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1月26日-96)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1月26日-96)1:古代希腊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德谟克利特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苏格拉底 2: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判断题对错 3: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中。单项选择题A、班级教育活动B、思想品德课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D、班会和校会 4:班级管理包括()等几个基本环节。多项选择题A、提前调研B、了解学生C、制定计划D、组织实施E、评价总结 5:课的类型是由()课的种类。单项选择题A、教师备课时决定的B、教学任务决定的C、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的D、教学的阶段性决定的 6: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单项选择题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 路德C、美国教育家杜威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7:义务教育的学制,通常有()。多项选择题A、“六三”学制B、“五四”学制C、“九年一贯制”D、“四二”学制E、“六年制” 8: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多项选择题A、男女性别差异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9:课程设计的第二个层次是()。单项选择题A、课程文件B、课程计划C、课程标准D、教科书 10:小学教育能不能对社会发展起作用,归根到底要看小学教育能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判断题对错 11:这种教学方法有何优势?()不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A、吸引学生的注意力B、引起学生的思维兴奋C、通过启发让学生一步步获取新知D、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 1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单项选择题A、六艺B、八股文C、自然科学D、四书、五经 13:确保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是()。单项选择题A、语言表达水平B、层次分明C、系统完整D、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14:尊重学生文化就是允许学生文化自由发展。()判断题对错 15: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单项选择题A、地方B、中央C、社会力量D、学生家长 16: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爱好分为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单项选择题A、活动课时制B、设计教学法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 17: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18: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学说,开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之先河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苏格拉底B、柏拉图C、赫拉克利特D、亚里士多德 19: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的总和。单项选择题A、知识与能力B、智力与能力C、体力与智力D、体力与能力 20:小学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的发展水平。多项选择题A、我国的国情B、社会政治C、经济D、文化 21: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多项选择题A、知识广博B、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C、富有感情D、有感染力 2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依据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在教育职业中的体现。()判断题对错 2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 24: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判断题对错 25:如果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传授新知识,一般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练习法B、讲授法C、谈话法D、演示法E、读书指导法 26:参观法是把学生带到自然和社会现实的环境中去观察事物和现象的一种教学方法。()判断题对错 27:社会主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所决定的教学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28: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生产力B、社会C、知识D、儿童E、政治 29: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多项选择题A、群众性活动B、以人为核心C、小组活动D、个人活动E、班级授课制 30: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多项选择题A、杨贤江B、蔡元培C、康有为D、徐特立E、陶行知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苏格拉底的教育方式又被誉为产婆术,这种教育方式被记载在理想国中。 2:答案正确 解析 3:答案B 解析 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课中。 4:答案B,C,D,E 解析 班级管理一般包括:了解学生、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这几个阶段。 5:答案B 解析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6:答案D 解析 7:答案A,B,C 解析 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通常有: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学制,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学制;小学和初中“九年一贯制”。 8:答案A,C,D,E 解析 幼儿与少年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属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 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特点的方 方面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全面”的差异性,才使得人与人之间各有千秋,千差万别。但另一方面,个体差异又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特别是教育 教学情景中学生与学生之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错误 解析 11:答案A,B,C,D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由教育学发展史可知,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错误 解析 15: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可见中央和各级政府应该承担普及义务教育的责任。 16: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分组教学的含义,即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爱好分为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他最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做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但他反对女子教育,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 19:答案C 解析 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0:答案B,C,D 解析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21:答案B,C,D 解析 22:答案错误 解析 23:答案A 解析 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指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消除阶级偏见,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 24:答案正确 解析 25:答案B,C,D 解析 26:答案正确 解析 27:答案A 解析 28:答案B,C,D 解析 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并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29:答案A,C,D 解析 课外活动按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 30:答案A,B,D,E 解析 其中蔡元培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中国近代较早提出全面教育的著名教育家;杨贤江,中图著名教育理论家,也是中国早期领导青年运动的革命家之一;徐特立、陶行知也都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 第 7 页 共 7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