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龙井智新明东联校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保护文化遗产与发展经济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的问题。然而,如何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必须引起重视。对于文化遗产的价值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因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态度是建立在对其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基础上的,而这种认识和判断又与其所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分不开。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之间的矛盾在发展中国家似乎表现得更为突出与明显。在中国,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也在高速推进。我们遇到了其他国家或许是上百年间才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我们在看到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也看到了当今社会弥漫着的浮躁和过于功利之风。对于价值高低的判断,很多人使用了评价商品的方式来进行,比如价格、人气的高低。所以,我们才看到有人要把文化遗产产业化、把孔子产业化等种种新奇的提法。然而,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对文化遗产价值进行判断,显然是错误的,甚至是可怕的。文化遗产不仅记录着我们的过去,而且存在于今天人的生活中,它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有益的参考。文化遗产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应是动态的、发展的,有着不同时代的印痕。所以,保护文化遗产应该更重视遗产与人之间的血脉关系,关注他们之间的真实状态。文化遗产不仅要注重对其整体环境和原有历史风貌的保护,更要注意保护贯穿于其中的历史文脉和珍贵的人文元素。这种价值的重要性怎能仅用商业价值来衡量?这或许正是当今文化遗产保护的难点所在。合理把握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不管是保护还是利用,都要有一个合适的度。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往往容易走极端,考虑眼前多,对于长远想得少。今天,很多人在谈文化遗产的保护或是利用时,往往采用了极端的方式,有时候甚至超越了其自身的讨论范围。实际上,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两者之间的矛盾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不可逾越。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会发生变化。如果对于文化遗产仅是教条、机械地进行保护,并且希望其只处于某个历史时期的断面,与其相关的一切都一成不变,那么这种保护是不现实的。因为它忽视了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忽略了社会是发展的这样一个事实,特别是忽视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现状与需求。这样保护往往不会被社会所接受,也对经济的发展不利。文化遗产是要被利用的,也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是不是能够将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要商品化,都要产业化,都要能够产生出经济价值,这是需要商榷的。这些年,由于某些文化遗产的特质,像丽江、周庄、少林寺等文化遗产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也给许多人带来了一个对文化遗产的误区,似乎文化遗产只有通过产业化,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益或者说是体现它的最大价值。文化遗产虽然可能会带来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文化遗产本身并不是产业,也并非商品。类似“将世界遗产产业化”的提法是绝对错误的! 产业化的目的就是追求经济利益和效益的最大化。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会使开发者只注重遗产之中的经济价值,对于文化遗产背后的那些产生不了商业价值的文化价值缺乏应有的重视,导致开发过后的文化遗产形式与内涵分离,使文化遗产中蕴藏诸如信仰、风俗、艺术等文化内涵最终弱化乃至消失。所以,无论是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还是在文化遗产的利用上,都不要走极端化。保护文化遗产,就是要保证传承给我们这个时代的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尽量少受人为的干扰。(节选自光明日报)6关于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之间关系的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对于文化遗产仅是教条、机械地进行保护,希望其不会变化,这样保护往往不会被社会所接受,也对经济的发展不利。B文化遗产要商品化、产业化,才能产生经济价值,但是文化遗产本身并不是产业,也并不是商品。C文化遗产是要被利用的,也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如丽江、周庄、少林寺等文化遗产就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D正确认知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用价格和人气等评价商品的方式来判断文化遗产的价值的做法是不可取的。7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会导致开发过后的文化遗产形式与内涵不能统一,使文化遗产中蕴藏的一些文化内涵最终弱化或消失。B对文化遗产要保护其整体环境、历史风貌、历史文脉和人文元素等,用商业价值来衡量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性正是当今文化遗产保护的难点所在。C文化遗产关系到人的生活,它是动态的、发展的,有着不同时代的印痕,代表着先进的民族文化。D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很多人在谈文化遗产的保护或是利用时,往往采用了极端的方式。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所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和判断,进而决定着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态度。B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之间的矛盾在发展中国家似乎表现得更为突出与明显,关于如何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C重视文化遗产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是发展的事实以及现实生活中人的现状与需求等因素,保护文化遗产的愿望就能够实现。D保护文化遗产,就是要保证传承给我们这个时代的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之处于自然状态,避免人为的因素掺杂其中。参考答案:6C7A8A6试题分析:此题解答需要结合文本内容,逐项排查,C项错,原文是说,“是不是能够将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要商品化,都要产业化,都要能够产生出经济价值,这是需要商榷的”。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7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B项, 未然变已然,原文第三段结尾处是说“或许”;C项,无中生有,原文无“代表着先进的民族文化”一说法;D项,强加因果。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8试题分析:B项“已经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一说法没有根据;C项,说法过于绝对;D项,原文是说“尽量少受人为的干扰”。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地方戏与生俱来的特征。不同地区的地方戏,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的乡土味,体现的是当地的乡土文化与生活风貌。乡村要振兴,文化应先行。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戏,理应当好乡土文化的表达者,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从诞生之初便与土地和农民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着其他艺术门类无可比拟的亲民性与生动性。乡村群众之所以喜欢地方戏,是因为地方戏中蕴含着通俗易懂的乡土美。比如,盛行于鲁南苏北地区的柳琴戏,就是当地百姓重要的精神食粮。“为听拉魂腔,多跑十里也不枉”等戏谚,就形象地表达了当地老百姓对柳琴戏的热爱。如今,在城市化的大规模推进中,乡村社会逐渐丧失了文化培育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丧失了自己的话语表达权和文化自信。而最能体现乡村文化及农民价值观的地方戏,自然也随着乡村文化的衰弱而渐受冷落。重新扛起地方戏乡土文化表达者的大旗,不仅有助于乡村文化振兴,也关乎地方戏自身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对具有浓郁地域风格的地方戏缺乏必要的梳理、提炼与再创造,地方戏曲在传承上缺乏理论指导。同时,地方戏曲团体普遍缺少作曲等专业人才,很多市县级戏曲院团排新戏时,几乎都是从外地城市请主创人员,于是出现了地方戏的演员听不懂地方方言的奇怪现象,这导致地方戏的乡土味不断缩水,这怎能吸引观众的兴趣?地方戏重拾乡土昧,应该从基础性的人才培养工作做起。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完全依靠中国戏曲学院等少数高校,地方戏曲院团应与地方高等院校合作,探索地方戏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比如,山西运城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与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运城学院,就开展了深度合作,开创了院团与院校合作培养地方戏人才的新模式。地方戏要有乡土味,其主创人员首先要了解、热爱地方戏所在地域的乡土文化。如今,人才流动成为常态,不能指望像以前一样,地方戏的演员、编剧、唱腔设计等都出自本地,所以在排演一部作品时,首先要对主创进行乡土文化教育。除了学习地方戏所在地域的方言,地方戏主创还要全面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习俗、文化等,只有这样,才能让作品透着浓浓的乡情乡味。今天的中国乡村,正处在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时代。身处变革时代的中国乡村,为地方戏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空间。只有表现好当代中国乡村的面貌,讲述好当代中国乡村的故事,地方戏才能扮演好当代乡土文化表达者的角色,也才能在乡村振兴中实现自身的二次腾飞。(摘编自王秀庭地方戏要当好乡土文化表达者)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只有重视地方戏的传承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才能实现乡村振兴。B. 地方戏具有其他艺术门类无可比拟的亲民性与生动性,蕴含着通俗易懂的乡土美。C. 地方戏虽然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但因为缺乏理论指导,所以乡土味正不断缩水。D. 当今的中国乡利正在进行着伟大变革,地方戏只要扎根于乡村,就能得到大发展。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点出地方戏的特征,提出“地方戏理应当好乡土文化的表达者”的观点。B. 第二自然段引用关于柳琴戏的戏谚,论述了地方戏蕴含着通俗易懂的乡土美的观点。C. 文章三至六自然段分析了目前地方戏缺乏乡味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D. 文章结尾段再次强调论点,分析了地方戏面临的机遇,号召大家学习地方戏,传承地方戏。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地方戏的衰弱及受到冷落,造成乡村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话语表达权逐渐丧失。B. 从外地请来的主创人员应当学习当地的乡土文化,才能够避免地方戏的乡土味缩水。C. 以前的地方戏在演员、编剧、唱腔设计等方面大都出自本地,但如今很难做到这点。D. 地方戏曲人才培养要有创新,院团与院校深度合作培养地方戏人才就是一种新模式。参考答案:1. B 2. D 3. A【1题详解】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以偏概全,文中“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戏,理应当好乡土文化的表达者,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强调的只是地方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C项,“因为缺乏理论指导”分析错误,文中有“这导致地方戏的乡土味不断缩水”的信息,这指的应是缺乏理论指导与地方戏曲团体普遍缺少作曲等专业人才。D项,“地方戏只要扎根于乡村,就能得到大发展”分析错误,文中有“只有表现好当代中国乡村的面貌,讲述好当代中国乡村的故事”的信息,这说明地方戏只扎根于乡村还远远不够。故选B。【2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号召大家学习地方戏,传承地方戏”分析有误,这里没有号召大家学习地方戏,传承地方戏,而是强调地方戏应抓住机遇,表现、讲述当代中国乡村故事,扮演好乡土文化的表达者的角色。故选D。【3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考生要认真研读文本,然后将选项与文本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A项,因果关系颠倒,“地方戏的衰弱及冷落”应是“乡村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话语表达权逐渐丧失”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故选A。【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