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天津美术学院美术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利用合成气(H2CO)生产汽油、甲醇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成气也可合成醛、羧酸、酯等多种产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改变合成气中CO与H2的体积比,可得到不同的产物合成气的转化反应通常需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通过催化完成从合成气出发生成液态烃或醇类有机物是实现“煤变油”的有效途径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烯烃或水A、 B、 C、 D、参考答案:B2. 某有机物的结构为下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氧化 B加成 C水解 D酯化参考答案:C3. 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 )A12B14C34D32参考答案:A略4. 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 kJ/mol、PO b kJ/mol、P=O c kJ/mol、O=O d kJ/mol。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 kJ/mol B(4c12b6a5d) kJ/molC(4c12b4a5d) kJ/mol D(4a5d4c12b) kJ/mol参考答案:A略5. 在100mL的溶液中溶有0.1molNaCl和0.1molMgCl2,此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3mol?L1 B2mol?L1 C0.3mol?L1 D0.2mol?L1参考答案:A考点:物质的量浓度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该溶液中的氯离子既包括氯化钠中的氯离子也包括氯化镁中的氯离子,再根据c(Cl)=计算解答:解: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20.1mol=0.3mol,c(Cl)=3mol/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计算化学式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时,与物质的构成有关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钠和水反应:2Na +2H2O2Na + 2OH + H2 B铁粉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Cl2Fe2+Fe3+2Cl-参考答案:A略7. 有关水的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1:2 B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氢气 D水能电解说明了分子是可分的参考答案:D考点:电解原理版权所有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2,质量比是1:8;据此结合氢气的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电解池分为阴阳极,阳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和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而不是质量比,故A错误;B电解水产生了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可见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错误;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为阳极,产生的是氧气,故C错误;D该变化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电解水实验,我们要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推出合理的结论,解答时要逐项分析,再判断正误8. 还原性I-Fe2+Br-。向含有I-、Fe2+、Br-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所得溶液离子成分分析正确的是A. I-、Fe3+、Cl-B. Fe2+、Cl-、Br-C. Fe2+、Fe3+、Cl-D. Fe2+、I-、Cl-参考答案:B【详解】还原性I-Fe2+Br-,向含有I-、Fe2+、Br-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后,碘离子先被氧化,其次是亚铁离子,最后是溴离子;A.当溶液中含有碘离子,就不会出现铁离子,故A错误;B.通入氯气后,碘离子先被氧化,其次是亚铁离子,当亚铁离子存在时,溴离子一定不会参与反应,氯气作氧化剂,对应产物是氯离子,故B正确;C.当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时,一定会存在溴离子,故C错误;D.当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时,一定会存在溴离子,故D错误;故选B。【点睛】依据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判断溶液中的各离子是否能够共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 丙酮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可与水以任意体积比互溶,密度小于1g/mL,沸点约55,分离水和丙酮时最合理的方法是()A蒸发B分液C过滤D蒸馏参考答案:D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互溶的两种液体,其沸点不同,则可利用蒸馏来分离,以此来解答解答:解:水与丙酮互溶,二者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来实现二者的分离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H3O和OH中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B 35Cl2 与37Cl2属于同一种物质C235 U和238 U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几乎相同,化学性质不同 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元素参考答案:B11.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取25.0mL蒸馏水B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水C用烧杯溶解FeCl3固体试样D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5.8g参考答案:B【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量筒精确到0.1mL;B乙醇和水混溶;C烧杯可用于溶解、稀释等操作;D托盘天平精确到0.1g【解答】解:A因量筒精确到0.1mL,可用量筒量取25.0mL蒸馏水,故A正确;B乙醇和水混溶,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C烧杯可用于溶解、稀释等操作,可用于溶解固体,故C正确;D托盘天平精确到0.1g,可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5.8g,故D正确故选B12. 关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且都可用水吸收以消除对空气的污染B二氧化硫与过量的二氧化氮混合后通入水中能得到两种常用的强酸C两种气体都具有强氧化性,因此都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D两种气体溶于水都可以与水反应,且只生成相应的酸参考答案:B13. 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著名的陶瓷含有的主要成份是硅酸盐B建筑所用的水泥、砂子、石子主要成份都是硅酸盐C通讯光缆、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份是硅酸盐D玛瑙、水晶、石英钟表的主要成份都是硅酸盐参考答案:略14.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约含有6.021023个氢气分子 B、常温常压下,16g O2和O3的混合物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C、0.1mol NaOH固体约含有6.021023个OH D、1mol CH4中约含有3.011024个电子参考答案:B15. 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是A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C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8分)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I II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b. c. 仪器ae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填序号)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 ,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 处。冷凝水由 (填f或g)口通入, 口流出。现需配制0.1mol/LNaOH溶液450mL,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除了图中给出的的仪器和分析天平外,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 。(2分)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 g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_。(2分)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在操作过程中不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 (高或低)B准确称取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C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 ,应该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m处参考答案:(18分) 蒸馏烧瓶 冷凝管 容量瓶 (每个1分) c(1分)酒精灯 蒸馏烧瓶支管口 g f (每个1分)未用玻璃棒引流(1分) 玻璃棒、胶头滴管 (每个1分)2.0(1分)BCAFED(2分)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6分)氢氧化钡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化学试剂。某课外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测定某试样中Ba(OH)2nH2O的含量。(1)称取3.50g试样溶于蒸馏水配成100mL溶液,从中取出1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mol/LHCl溶液中和,共消耗盐酸20.0mL(杂质不与酸反应),求试样中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2)另取5.25g试样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杂质不分解),称得质量为3.09g,求Ba(OH)2nH2O中的n值。参考答案:(6分)(1)0.01mol (2) 8略18. (6分)某元素的同位素,它的氯化物XCl2 1.11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 加入1mol/L的AgNO3溶液20mL恰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同位素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求:(1)Z值和A值;(2)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写出XCl2的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