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方教育管理实践中实证思维的引入 顾月华张佳伟摘要:从经验思维走向实证思维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苏州市教育局以问题为中心,重视系统调研,形成多项品牌调研项目。在教育规划方面,创新政府教育目标责任考核方式,使教育规划成为基于监测的动态发展过程,并不断推动教育经费预算的科学规划、编制和执行。苏州教育提出“数字治理”思路,成立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创建平台,改革评价方式,着力提升校长、教师的数据治理能力。在教育教学中,探索信息化背景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以能力、素质培养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并在系统层面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与此同时,苏州教育也将舆情数据的搜集、存储和分析看作是提升教育服务品质的重要途径。关键词:地方教育;苏州市;教育管理;实证思维:G527 文献标志码:D :1673-9094(2016)04A-0003-05记者:感谢顾局长接受我们的采访。您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对苏州教育的整体情况十分熟悉。但2012年任局长之后,您多次强调要让管理从“经验”走向“实证”,仍坚持对苏州教育进行系统调研,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顾月华:我想引用佐藤学的一句话,“学校内外的社会和文化的急剧变化正在引发一场教室里的教和学的静悄悄的革命”。这场“静悄悄的革命”需要我们用文献法去梳理教育所承载的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未来,需要我们用调查法去探寻每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需要我们用访谈法去观照每一个千差万别的生命个体。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现象,不能凭感觉说话、凭印象判断,因为“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用证据说话,用事实判断,这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实证思维最为强调的是以问题为中心,教育管理必须从找准真问题、研究真问题开始。为了推动教育管理从“经验”走向“实证”,我们形成了“好学校大家谈”公众评议、“高三学情大数据分析”、“三访三促进社区”等品牌调研项目,在调研中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近年来,我们还积极开展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和直属初中专题调研,在调研中解决问题,改进指导工作。为了畅通教育行政部门服务学校、服务师生的“最后一公里”,我们组织“对话青年教师、走进基层学校”系列活动,由局领导带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零距离、面对面感受基层学校的日常教育生活,体验青年教师成长的心路历程,共梳理出涉及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生存状态,专业发展、评价、保障等200多个问题。记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育规划、教育预测在经典管理理论中被确定为管理的重要职能,被称为“管理之首”。苏州教育在预算与规划方面是怎样做的,其中如何体现您所讲的实证精神?顾月华:1994年,我市建立政府教育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并使之成为撬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支点。制度实施20多年来,我市一直在探索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从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的转变。我市的教育规划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规划行为逐步成熟,教育规划已越来越成为基于监测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2014年,我市创新教育目标责任考核方式,努力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数字化治理的转型,初步研制了五个模块的指标体系,涵盖100个监测点,并将教育规划作为政府履职的首要内容,开始全面关注规划的科学制订、落地实施和动态完善。我们以教育规划为抓手强化政府统筹作用,要求各地依据辖区内的生源数量、基本结构以及未来5到10年的常住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等实际,预判学校布局、学段分布和素质发展等情况,适度超前规划,制度化执行规划,动态化完善规划,努力体现教育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引领性和实效性。在教育规划过程中,我们将会更注重开展预测性研究,建立一种能反映社会需求和适应社会变化的弹性调控机制和多部门联动机制。作为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在苏州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外来人口急剧流入苏州城市和乡镇。十多年间,苏州外来流入登记人口由2004年的330万上升到2014年末的690多万,年增长速度为7%,总量超过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居全国各地级市之首。随着全面开放二胎以及异地高考政策的实施,学龄人口结构性暴增。我们已经在积极谋划,加强制度设计,着力突破土地、资金等制约学校建设的瓶颈问题,建立规划、国土、建设、财政等多部门在教育集中办公、联动推进机制,加强区域教育布局规划研究。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2015年我市正积极开展苏州市教育事业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姑苏区2014到2017年教育资源现状分析与研究。教育预算编制也是教育规划的重要内容,教育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效果。我们一直立足于实际、实证、实效,高度重视教育经费的管理,不断推动教育经费预算的科学规划、编制和执行,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已初步建立起“战略规划、专项计划、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四位一体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预算过程中,加强教育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要求每个项目都有详尽的项目申请书和预算安排,严格教育投资项目预算编制与安排。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完善内部绩效评估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适时地引进外部专家智力和借助社会评价机构,提升绩效评估的客观性和可信度。一是建立绩效评估专家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封闭式评估。二是将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委托给非营利性第三方评估机构。三是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和公布,并用于下年度预算编制安排,相应增减下一年度的预算安排数。记者:监测可以直观反映教育质量现状,为教育决策和评价分析提供最客观、最有效的依据。2014年,苏州在全省率先成立独立建制的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目前中心的工作开展情况如何?在监测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方面苏州还有哪些举措?顾月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我们于2014年在全省率先成立独立建制的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苏州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两年来,中心从零开始、边学边做,在机构重组、顶层设计、队伍建设、项目推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专业引领下,中心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独立开展了针对全市初一新生的学业质量监测,123所初中学校的18959名初一新生参加。下一阶段,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将立足苏州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努力构建“跨学段一体发展、跨地域协同创新”的监测机构。endprint教育监测在完善教育管理、科学决策上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教育监测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职能处室的日常工作中也进一步强化“数字说话”。一是开展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自2012年起,我们在全市设立了30所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校,测试年龄段涵盖7到17岁的中小学生,测试内容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指标等四个方面22个项目,并与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和苏州市体科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对采集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年度“苏州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二是开展疾病预防监测与提醒。加强学校疾病防控管理,建立健全疾病预警机制。每月定期发布疾病风险提示,结合季节和疾病传播规律,发布疾病预警,提示学校和学生提高疾病风险意识,采取防范措施。强化因病缺课网络日报制度,加强学校疾病防控管理,每日监控和报告学校疾病情况。每年开展学生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开展疾病防控分析,指导学校采取干预措施等等。三是加强学校安全监测。把“关爱学生生命安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发展首要目标,加强学校安全监测,加入全国安全教育实验区,建立学生伤害事故档案,完善事故信息上报制度,提高人防保障水平,发挥技防物防作用,全面提升校园安全保障。四是创新教育目标责任考核监测方式。我刚才也提到,2014年,我们开始尝试运用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发展,采用监测机制,依托大数据,创新政府教育目标责任考核方式,努力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数字化治理、现代化治理的转型。指标体系确立了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经费保障、教育人才保障、教育发展水平、教育改革创新五个模块,设置了18条指标,配套了100个监测点。其中,定量监测点74个,定性监测点26个。为了更全面、更快捷地采集分析100个监测点数据,我们开发了“苏州市政府教育目标责任考核数据平台”,实现了数据填报、在线审核、互动反馈以及纵向横向比较等功能,配套了数据平台使用手册,制订了数据口径说明。2015年,我们对指标体系进一步进行了完善,努力实施专业评价、多元评价、导向评价。记者:面对大数据给教育带来的挑战,苏州提出了“数字治理”的思路。近年来,苏州市创立了以学情分析为重点的“好学校大家说”平台,市教育局直属的所有初中、高中、职业学校的一把手校长都亲自上台用海量数据向社会全方位展示学校办学水平,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您能否介绍一下开展这项活动的初衷是什么?苏州在提升校长、教师数字治理能力方面还有哪些创新举措?顾月华:2013年,苏州率先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地级市,这也是苏州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公共教育服务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质上是每一个学校办学治校专业化水平提升的过程。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好学校”的概念已经从传统意义上凭借教育经验的办学向基于科学实证的治校转变。大数据一书提到,“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我们认为,校长应将研究学生作为第一课题,站在实证主义的立场上,树立理性审慎的办学观,逐步探索学生学习生活过程的数据化,在实证研究中实施基于学情数据分析的办学策略,学校的每一个办学策略背后都应该有大量数据的分析支撑。苏州建立了“好学校大家说”平台,组织每一位校长用数据分析的方式向全社会介绍本校办学策略,重点立足学生成长发展本身,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日常数据进行系统挖掘、积累、整合与分析,将结果反馈在办学决策的制订过程中。在每次“好学校大家说”活动现场,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都会对每一位校长进行评议,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也会对每一个学校进行“会诊式”指导,同时有超过10万的网友观看网上直播,与现场进行互动交流,很大程度上引导校长逐步形成了严谨求实的治校态度和数据实证的现代办学观念。除校长外,今年我们也正在开展教师评价改革,以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从强调把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转向更加注重教育境界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从注重“上好一堂课”转向关注“培养好一个人”,让研究学生成为教师的专业自觉。通过评价改革,引领教师提高关注学生的能力,掌握关注学生的方法,优化关注学生的过程。我们倡导苏州中小学教师应持有“三证”,即教师资格证书、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和教育咨询师资格证书。其中,教育咨询师的身份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要具备基于学情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包括针对学生学习动机归因、学习方法、优势智能、潜能特长等多个成长发展的内在因素的数据搜集、存储与分析能力,来逐渐适应教育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过程中对未来教师数据思维提出的职业要求。苏州教育系统的后备干部有一门必修课:参加教育定量研究培训班,系统学习定量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教育测量的基本方式,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数据建模分析的主要方法。我们认为,苏州的每一个教育行政管理干部都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实证和数据思维的教育观念,具备运用教育数据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记者:我们知道教育教学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无论是教育管理中的实证思维,还是教育者的“数字治理”能力,最终都指向是学生的学习。您能否介绍一下苏州在教育教学中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关注学生的学习?顾月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健康成长是所有教育工作谋划部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日常学习现场是数据分析工作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核心领域。我们与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战略合作,依托国内领先的教育科研成果,在全市遴选7个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