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十二册数学教学总目标1、 使学生理解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尺知识解答简单的应用题。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3、使学生会看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试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的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单元比例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4 、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启蒙教育。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 1 课时教学目的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同学们,看到“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个课题,你们都能想到些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适机演示各式地图以及某些精密仪器放大的平面图,让学生知道有关比例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之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让学生回忆有关比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 什么是比?2.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哪些比的比值相等?(1) (2)1216 (3) (4)4.52.7 (5)106 (6)32 二、自主学习新知(一)教学比例的意义。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06 = 4.52.7 = 32 2.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项目次数第一次第二次时间(时)2 5 路程(千米)80 200 (1)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写出有意义的比。2 1 3 1 4 1 8 1 2 1 3 1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观察写出的比,哪些比能用等号连接,为什么?3.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802= 2005,并指出像以上三个这样的式子就是比例式。4.教师让学生观察比例式, 概括出共性,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5.你能把上面的三个比例式写成分数形式吗?为什么?6.怎样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依据是什么?学生完成课本P2“做一做”。还可以让学生举出比例的例子,并说明理由。刚上课时,同学们一看到本节课的课题就想到了比,现在谁能说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二)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1.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1)学生看书自学,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2)找出黑板上三个比例的内项、外项。(3)引导学生观察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外项和内项的位置又是怎样的?2.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用算一算的方法,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都有这样的规律?请你再举些例子来说明。通过以上观察、计算、讨论,你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2)根据学生的汇报,使学生认识到在任何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课堂小结三、练习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填空1.在比例里,两个()项的() ,等于两个()项的() ,这叫做比例的()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把 366=122 写成乘法形式是 () ()= ()() 。3.用 20以内四个不同奇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4.用 5、2、10、4 四个数组成比例。(能写出几种写几种)第 2 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依据。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1.分别求出下面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看这两个积是不是相等。(1)86 = 2821 (2)0.768 = 1.920 (3) = (4)= (5)=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3.5,另一个外项是() 。5 6 10 12 0.3 1.5 4 20 8 3 40 15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如果老师将第1 题的第( 5)小题的一个外项40 盖住,你能想办法求出它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解比例。二、新授1.教学什么是解比例。学生看书 P3,思考: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2.教学解比例。出示例 2 解比例 38=15提问: (1)求比例中的未知数 该怎么办?(2)3 =815 这一步依据什么?(3)师生共同求出未知数 。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书写的格式。出示例 3 解比例 = (1)引导学生把等号两边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得到4.5 =90.8 (2)学生独立求出未知数 ,并说出每一步的依据。我们求出了例 2、例 3 中的未知数 ,所求得的结果是否正确呢?你想一想,该怎样检验?学生讨论后,师小结:要检验得数是否正确,把得数代入原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看两个比值是不是相等,也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看两个内项的积是不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请你选用一种方法检验例2、例 3 的结果是否正确。完成 P3“做一做”。三、练习判断下面各题,错在哪里?给予改正。(1)0.065 =0.13(2)0.020.48= 3.6 解: = 0.0650.13 0.48 = 0.023.6 = 0.0650.132 0.48 = 0.023.60.48 = 0.0169 = 0.15 9 0.8 4.5 2 1 2 1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 3 课时教学目的1. 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理解比例尺的意义。2.使学生能够正确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出平面图形的比例尺。教学难点能正确求出平面图形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板书课题:比例尺。师问:同学们,你们都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比例尺?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师出示同学们收集到的地图、建筑的平面图、机器零件的图纸,这些图形是怎么画成的呢?生回答后师总结:地图或其他平面图都是把实际距离缩小或放大一定的倍数画成的。这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这个比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例尺。二、新授1.教学比例尺的意义(1)出示例 4。指名读题,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提问:题中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化简?学生的化简方法不同,教师要注意指导。教师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说明:这两个数量的单位不同,所以先把它们化成相同单位,再化简。因为这道题中把米化成厘米后实际距离仍是整数,计算起来比较方便,所以要把米化作厘米。(2)比例尺的意义。通过例 4 使学生明白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师指出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怎样求比例尺呢?教师边讲边板书,并让学生练习说。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或= 比例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 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教师出示比例尺不同的地图或某些建筑的平面图,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比例尺各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最后教师指出: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 ,如果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学生完成 P6“做一做” 。(3)教学例 5。师:知道了一幅图的比例尺,我们可以根据图上距离求出实际距离,或者根据实际距离求出图上距离。出示例 5。学生读题, 理解题意,说出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用比例尺的关系式来解答?用方程解, 应设什么单位?为什么?教师强调:在作这类题时,为了方便,我们设时所使用的单位通常要跟已知数中所使用的单位相同。例5 中,我们要先设实际距离是厘米,算出实际距离的厘米数后,再变成千米数。完成 P7“做一做”(4)教学例 6。出示例 6,指名读题,说出这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我们先来求长的图上距离。长的图上距离不知道,应设为 。长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它和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的单位相同吗?怎么办?这道题做完了吗?还要求宽的图上距离,我们应用什么未知数来表示呢?为什么?学生完成例 6 后,师小结:例 5、例 6 除了用方程方法来解以外, 还有其它解法吗?三、练习1.填空(1)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2)比例尺表示()和()的比。(3)一幅地图,图上 2 厘米表示 100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4)在比例尺是 41 的图纸上量得零件长8 厘米,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2.填表格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2 厘米360 千米4 厘米1200000 30 米140 第 4 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线段比例尺,能运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2. 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教学难点知道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关系。教学过程一、 复习1.什么叫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2. 3 米 =()厘米4.5 千米 =()米0.004千米 =()厘米35000厘米 =()千米3.在比例尺是 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5 厘米,求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二、新授1.教学线段比例尺。出示带有线段比例尺的地图,师指出:以前我们学过的比例尺都叫做数值比例尺。此外,还有一种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师指图让学生看线段比例尺,问:线段比例尺有什么特点?师指出:线段比例尺是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让学生看 P8 图中的线段比例尺, 问:这幅图上 1 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多少千米的实际距离?强调为什么是50千米,而不是 100 千米。请同学们用尺量出图中沈阳和长春的距离。想一想,要想求出沈阳和长春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该怎样计算?505.5 = 275(千米)2.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联系。如果我们把今天学习的这条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应该怎么办?3.教师小结:什么是线段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相互改写的方法。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练习1.把下面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2.右图是()比例尺,它表示图上()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实际距离() ,用数值比例尺表示是() 。3.在一幅世界地图上, 14 厘米的线段表示 4900 千米的实际距离。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 5 课时教学目的1. 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的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2.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判断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教学过程一、回顾学过的数量关系,认识量、变量、相关联的量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以前我们都学过哪些数量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速度时间= 路程单价数量= 总价工效时间= 工作总量单产量数量= 总产量2.教学量、变量、相关联的量。量: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像速度、时间、路程、工效、工作总量都是数量关系中的量。变量:我们过去在研究这些数量关系时,每个量的值都是确定的。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研究的这些数量关系中并不一定都是确定的,量的值经常是变化的。如:(出示例 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驶的路程如下表。时间(时)1 2 3 4 5 6 7 8 路程(千米)90 180 270 360 450 540 630 720 师指出:像这样不断变化的量,就叫做变量。相关联的量:请同学们看上表说一说: 表中的两个变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