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观书有感八班级上册语文教案 观书有感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以下是我整理的观书有感八班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观书有感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自同学字新词,学会3个生字“鉴”“徘”“徊。 3、能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明白诗人借方塘表达的感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读书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首古诗,谁来读课题?(2人)一起读。 2、知道吗?你知道他的哪些状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3、能用“熹”组词吗?还记得“熹”的意思吗? 今日我们所读的朱熹的这首诗是否也如早晨的一缕阳光,把我们的心里照得亮亮的呢?打开课本,我们来读诗。 二、正确、流利地读诗 1、放声朗读,将诗多读几遍,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多位同学读诗。 3、检查预习状况: (1)这首诗中有3个生字,都熟识了吗?指名认读。 (2)你能给“鉴”扩上一两个词吗?诗中的“鉴”又是什么意思呢?“徘徊”又怎么理解呢? 三、想象画面,领悟古诗内涵。 1、读了这首诗,知道诗中是围绕哪一个事物来写的吗?(板书:池塘)什么样的池塘? 2、你说得错。同学们再读一读诗,尤其是前两行,你能把笔下的池塘说具体点吗? (1)生读诗,说给同桌听。 (2)指名说。(知道为什么说镜子是打开的吗?) 3、是的,这打开的“镜子”可漂亮了。你的眼前消逝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提起笔来写一写。 4、指名沟通。指导朗读前两行。 5、同学门,站在这清亮美丽的池塘前,你确定会和朱熹一起询问:为什么池塘这般清亮?你知道吗?活水 生说缘由(板书:池塘-清亮),师生引读后两行。 6、同学们,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 师:对呀,是不是搞错了?小组长赶快带领组员争辩一下,这池塘和读书有什么关系? (1)小组争辩 (2)指名沟通 (3)看来这池塘在这里是有所指的,那活水同样也有着深意。谁再来说一说?(板书:头脑-灵敏) (4)是啊,每天的读书学习就是那池塘上流大源头活水,只有日日读书,你的头脑才会明澈如镜,才会云影徘徊。所以题目是(生读) (5)题目的意思是朱熹在看书时产生了一个感想,这个感想就是-(齐读诗) 四、背诵古诗 1、我想在读书时确定是又明白了什么人生哲理,他感受到读书对于自己的意义,他要把自己的这种体会告知天下全部的人,怎么写呢?直接说“啊,读书重要,读书能让你头脑清楚、灵敏。同学们,这样行吗? 2、(出示挂图)我们来看图。一天早上,朱熹披衣走出院门,他看书深思,不时抬头望望远处的翠山,低头瞧瞧脚边的野草,他大目光停留在池塘里那跳动的波光云影上.突然,哗哗的流水声催生了他的灵感,他知道怎么去表达心里的意思了。(生齐背) 3、你记住这首诗了吗?自由背,指名背。 五、拓展延长 1、同学们,观书有感是一首关于读书的诗,其中“问渠哪得请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千古名句。前面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也是关于读书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是千古名句。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古诗、名言警句? 2、全班沟通,师补充。(另一首朱熹的观书有感) 3、小结:有人说,不断熟识自己的无知,你才更有才智。有人说,能够摄取书中养分的人要比吃得更多的人更健康。同学们,读书吧,由于每一本书就是一级级阶梯,你每爬一级,就意味着向才智。向成功迈进一步! 观书有感赏析 观书有感二首是南宋高校问家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词语解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古代的镜子。“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徘徊:移动。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那(n)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亮。如许:如此,这样。 为:由于。源头活水:比方学问是不断更新和进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的学习、运用和探究,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艨艟”: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羽毛一般轻快。 始终: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江心。引(那通 哪) 。 诗词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开,清亮明净,天空的光荣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亮呢?是由于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文字赏析 : 从题目看,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谈论。弄不好,很可能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但写的却是诗,由于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获了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第一首诗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描绘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时,又蕴涵了理性的东西。“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清亮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清亮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特别生动的。这两句呈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假如很浅、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精确 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由于塘水假如没有确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最终,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由于“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久“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呈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其次首诗也是借助形象喻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由于“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原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始终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拘束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用劲推船,也是白费劲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拘束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突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后世影响:观书有感二首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确定普适性的。例如:假如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比如,假如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 简介:朱熹(1130.9.151200.4.23)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训练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儒、释、道诸家而建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成果,“致宽阔,尽精微,综罗百代”,深得历代文人推崇和历朝皇帝褒奖封号。后人尊他为“朱文公”,评价他为“理学正宗”,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他一生致力倡兴训练,先后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多所著名书院,培育了数以千计的门生,对创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不行磨灭的贡献。 观书有感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问题。(8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3分)上面的诗或写或写,但都借景写理,所以人们称这类诗为诗。 2.(2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诗 中的理是由塘而,见觉清,由清思源,自然天成。 3.(3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达的意思是:_ _ _ 参考答案: 1水,山,哲理(理趣) 2水 水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由于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定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看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熟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动身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熟识难免有确定的片面性;要熟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需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第 5 页 共 5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