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礼堂+文化走亲”摘要: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文化礼堂和文化走 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索加强农村百姓文化生活的 措施与方法。关键词1.文化礼堂:文化走亲:农村文化生活: 措施:方法为了满足农村百姓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近年来, 很多农村建设了文化小礼堂,积极做好送文化、送温 暖的活动,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送到农民家 门口,让农民能够在工作之余享受文化生活,更激发 了农民的表演热情,使更多的农民加入到文化走亲的 活动中。这种方式为农村百姓提供了方便、快捷、全 面的文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一、文化礼堂与文化走亲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村“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 家园”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基石, 也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文化礼堂不 仅仅是农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平 台。在这个礼堂中,各种文化资源汇聚一堂,有民间 艺术、戏曲艺术、视觉艺术等等,成为一个文化综合 体。除此之外,各种丰富的政策法规、文明礼仪、文 化知识也得到宣扬。在这个平台中,承载了农民的热 情与乡愁,在充实农民业余生活的同时,也会让农民 充满活力,为农业生产投入更大的力量。文化走亲是由政府主办、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 与的文化活动,在不同区域,通过文化这个纽带,与 群众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从而将民间的文化力量 凝聚起来,打造具有地域性的文化舞台,为农民源源 不断地输送优质的文化节目。在文化走亲的过程中, 很多农民百姓自觉地组织起来,加入到文化活动当中 去,自发编排、组织、表演节目,即使自身的文化艺 术水平得到了提升,也实现了其乐融融的文化氛围。二、如何使文化礼堂和文化走亲深入农村百姓生 活(1) 加强对文化礼堂的财政投入为了能够使文化生活深入到农村百姓生活中,在 各地农村建立文化礼堂就成为必不可少的途径。但是, 很多农村财政比较吃紧,很难拿出大笔的钱来建设文 化礼堂,导致文化礼堂虽然一直在筹备中,但是难以 在短时间内进行建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采用多 渠道来筹集建设资金,首先,当地政府应拿出专项资 金来对文化礼堂的建设进行扶持,并将文化礼堂建设 纳入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文明乡村的建设项目当 中,定期对文化礼堂进行拨款,确保文化礼堂能够顺 利投入建设;其次,应发动当地的社会爱心人士,积 极对文化礼堂进行捐赠个,对这些商户进行表彰,在 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举办爱心捐赠活动,使当地 的文化商人、爱心人士等都能够加入到资金筹集的队 伍中,从而使文化礼堂得到自主建设。最后,为了能 够降低建设成本,可以适当将原有的祠堂、闲置办公 楼等进行改造,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呈现新的 面貌,成为农村百信文化活动的新场所。(2) 丰富文化走亲的形式文化走亲形式获得了农民百姓的一致欢迎,但是 形式单调、内容单薄,长此以往,随着农村居民文化 水平的提升,将不仅仅满足于单一的文化形式,希望 能够观看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随着农民的文化水平 获得不断的发展,并认识到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百姓 的需求,对文化走亲形式和内涵进行创新和提升。在 传统的文化走亲活动中,一般采用文艺晚会的形式, 每逢节假日,都会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晚会活动。 在文化走亲活动的发展过程中,应增加多种的艺术形 式,如有的农民百姓喜欢书画作品,可以定期举办书 画作品展和书画大赛等活动,让百姓能够从自己的兴 趣爱好人手,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当中,展现自己的特 长,丰富自己的见识;还有的农民百姓喜欢文学,那 么可以邀请一些知名作家走进乡村、走近百姓,与农 村居民进行近距离的交流,还可以让农民将自己书写 的文章和诗歌进行展示,从而提高百姓的文化素养。(3) 将文化礼堂打造成农村百姓的精神家园 文化礼堂生根发芽的过程中,已培育出一大批“通 天线、接地气”的品牌活动,它们深受村民喜爱的原 因之一,就是取本土材做本地菜。针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普及宣传,当地可以举办“我的故事我的梦”、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等故事会,以百姓的触角忆往 昔,谈改革、话发展、展蓝图,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在农村百姓生活中的生动实践。针对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和当代浙江人共同的价值观建设,可以 征集、挖掘“身边好人” 30余个、最美故事80余个、孝道故事100余个,在文化礼堂开展“身边好人”故 事会、最美故事会、孝道故事会、红色故事会、廉政 故事会等活动,全面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可以把文化礼堂设为市民宣讲点,让宣讲团 通过方言讲故事的形式,让文化程度不高、习惯以方 言交流的农村留守群众听得更入耳,记得更人脑。依 托记者宣讲团、微型党课、“乡村小舞台、村社一台戏” 等流动载体,歌舞、快板、三句半、小品、相声等搬 上舞台,形成别具一格的特色格局。参考文献:1林上真.关于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指导农村文化 礼堂建设的思考D.浙江海洋学院,2015.2郑丰,让文化礼堂成为新时期农民群众的精神 殿堂J.宁波通讯,2014, 15.49-51.3韩杰.浅论农村文化礼堂凝聚精气神J。科学中 国人,2014, 06: 63.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