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颜真卿楷书字帖大全 颜真卿的楷书字帖(十) 元次山碑全称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又叫元结墓表,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元结病死在长安旅舍,长他十岁的好友颜真卿撰写并书丹碑文,惋惜他德才兼美,未得要职,英年早逝。 碑原来立在河南鲁山县城北青岭梁洼镇泉上村元结墓前,元代墓前的祠堂被烧毁,只剩下碑裸露在野外。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鲁山教谕唐世宾将原碑移至县学,出钱建碑亭保护。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颜碑亭重修。今天县学成为鲁山县第一高中,碑亭就在校园内。(见图1)1963年元次山碑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馆建成,省文物局曾下令调元次山碑陈列,但鲁山县文化局文物办公室以碑风化严重不堪移动为由,硬是把原碑留在了鲁山。2006年元次山碑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碑身高1.9米,宽0.95米,厚0.28米,从上端有石榫看,原来应该有螭首。碑文四面环刻,正背两面各17行,两侧4行。该碑字径在5.5cm。碑正面背面各17行,侧面各4行,共42行,每行34字。碑身下部残损一角,一个侧面缺损下半部分字。实际应有字1377字,现存原字为约1147字,缺失230字。(见图2) 见过最早的印本是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上海有正书局石印本明拓颜鲁公元次山碑,字略有缩小。(见图3)商务艺术馆1939年大开本石印本颜书元君碑,字是原大。(见图4)王壮弘在增补校碑随笔中认为这两本都是清初拓本。天津古籍的唐颜真卿元结墓表,出版说明说是翻印商务印书馆1939年石印本,字形有缩小,而且有修版。(见图5) 文物出版社1982年6月出版的经典中国书法颜真卿第三册,缩小影印元次山碑的两张整拓本和原大影印装裱本均出自北京图书馆。图版说明很诚实,说这“是一个存字最多的早期拓本,惜拓工不精,墨晕较重,碑阴底部有少数字未拓出”,其实还有缺字较多,装裱前后错乱的毛病,但制版和印刷质量都没的说。(见图6)1998年,紫禁城出版社“故宫博物院珍藏历代碑帖墨迹选”系列的宋拓元次山碑,也是用这个拓本,但制版就差了不少,字也缩小了很多。(见图7) 197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曾经出过一个现在不太常见的8开本唐颜真卿书元次山墓碑,原大影印,制版清晰。前面有义正词严的出版说明,批判了文字内容的“封建性糟粕”,然后在前言里说明了编排标准:主要从书法艺术角度出发,不考虑碑文内容的完整性,对严重残脱的字,在编排时都已经删掉,上下文意不全能句读。当然现在看来有点可惜,因为这本书的印刷技术水平还是挺不错的。(见图8)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中国碑帖经典”系列的颜真卿元次山碑,底本是朵云轩的藏本,收藏者张熙题签说是明拓,但拓工比文物版更差,点画纤细,虫蛀密布,也不是全本,只收录700余字。(见图9) 武汉古籍书店1987年影印本元次山碑,影印说明并没有说明底本是什么,只是说原装裱有次序颠倒,制版有轻微描补,字形也是缩小的,有版本价值。(见图10) 还是忍不住说一个中州古籍出版社“中国碑刻书法精品”之八唐颜真卿书元次山碑,出版总前言说是“所选多为在河南新发现而为他地所无的资料”,但是制版似乎太为初学者着想了,不仅删去一切不清楚的字,还费力地修改了字形和笔画,最后呈现的效果我都不好意思多说,(见图11)不推荐。 作为颜真卿晚年的书迹,元次山碑不为初学者熟知有拓本的原因,不同时期不同技术水平的拓本差异非常大,如果对照点画较清晰的本子,我甚至认为它比颜氏家庙碑更能代表颜真卿后期的书法风格,这里就不展开了。据说有一个现存碑文的1147字全部收录,拓印完好的版本,不久将出版,只能严重期待中。 第 3 页 共 3 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