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教案:?观潮?教学设计之四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习假设、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平静等九个词语,可以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2、初读课文,大致理解课文的构造: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局部来写文章。3、重点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能读懂些什么。二、教学准备1、生字、词认读幻灯片。2、钱塘江潮的录像片段。三、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看课题?观潮?,你能想到什么问题。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观潮的地点、时间、简单概括当时的情形二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2、重点交流的几个字:假设为上下构造,下半局部是右,不是古;昂的左下不要多一撇;崩的形近字区别,嘣,蹦,C,o0等;震注意下面局部是辰字。3、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提出来集体交流。4、用上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三理解文章构造再读课文,自由找伙伴分工朗读课文。集体评议哪种分工方法好。可能的几种情况:1、四人小组朗读,每一个自然段,对此种读法加以肯定。2、三个小组朗读,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分工,对此方法要表扬,是正真的读懂了课文。老师点拨,这篇文章就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时间顺序写的。四学习第一自然段潮来前1、明确钱塘江大潮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最正确的观潮地点是在海宁市盐官镇;这潮被称为天下奇观。2、潮来前的情形是怎样的,作者从两方面进展描写。一是周围的景物江面、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远处的小山特点非常平静;二是当时的人们人山人海、昂首、等着、盼着3、指导朗读该段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搜集课本以外有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1、学习文章第二、三自然段,体会钱塘江大潮降临时的壮观景象。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局部学生可以背诵该局部课文。二、教学过程一一读课文,初步感知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对钱塘江大潮的描绘后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发挥,一个词、一句话等等都可以二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1、听到的: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似闷雷滚动。分析: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潮水来时的声音比作闷雷。请学生体会闷雷一词,播放闷雷的声音与潮水来时的声音,之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说明潮水越来越近3人们的反响:人声鼎沸、沸腾起来反衬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4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似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夸张的用法,的把潮水的声音与山崩地裂时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明声音之响,气势之大,好似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说明潮水给人们的一种冲击力。2、看到的: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重点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以及与潮水来时的关系。明白白线指的就是潮水。2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潮水越来越近,越来越急,越来越高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比喻,把翻滚的潮水比作白色城墙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比喻,给浪潮以特写镜头,比作白色战马,这就是文章开头所写到的天下奇观三三读,看谁读得好感情朗读,展开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四作业:1、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2、试着给课文分段。第三课时一、教学目的1、抓住表示时间的词给课文分段。2、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片段,试着用自己的话描绘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并与课文比一比,看谁写得更好。二、教学过程一指导分段1、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早上,午后一点左右,霎时2、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各段的大概意思。二观看录像,进一步理解钱塘江大潮1、观看录像,结合课文想想,作者哪些地方写得好。2、试着用自己的话给录像配上讲解词3、集体交流,看谁的描绘最准确,最能吸引人。三作业:1、检查课文背诵情况2、听写词语3、完成作业本相关作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