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人教版79年级语文古诗词全部赏析训练人教版7-9年级语文古诗词全部赏析训练 一、观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下列问题(4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这首诗构思精致,历来为人称道。其精致之处主要表如今哪里? 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答案:23.(2分)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2分)月影映入江水(0.5分),又随江水流去(0.5分),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1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6分) 【双调】寿阳曲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2分) 9.(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3分) (2)寄予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怜悯感?(1分) 答案: 8.把纷飞的雪花比方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9.(1)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雪描绘静态的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2)都通过孤傲的钓翁寄予了清高脱俗的感情。 三、阅读杜牧赤壁,回答下列问题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答案: (1)咏史诗(1分)。特点:借史实抒情。(2分) (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1分)。假如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 人教版7-9年级语文古诗词全部赏析训练 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 (一)诗眼 炼字型 (二)名句赏析型 (三)表达技巧型 (四)语言特色型 (五)情感赏析型 答题技巧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5)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6)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要点 : (1)确定好或确定哪一个更好,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义。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精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的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立宏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软暖和。 示例2: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答:阔字更好。 阔是空阔、开阔之意;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非常宽敞;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剧烈感受。且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洪亮。 失字更好。 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好像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呈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索。 示例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人们的欣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答: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改变示意社会的进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进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将来确定会比如今好。 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悲伤之情;但他对将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定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示例2: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自选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胜利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急气氛和危险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狠,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境况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此句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景相生,奇异无比。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亮,爱憎鲜亮。 题目形式 (1)第一文库网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答题要点 (1)精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诗句 (2)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示例1: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亮、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答: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 初中古诗词大全 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阴里白沙堤。 4。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教版7-9年级语文古诗词全部赏析训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降职或贬官。 2、杨花在古诗中经常象征飘零离散,诗的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了离别、伤感的气氛。 3、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对王昌龄的深厚怜悯和慰藉。 4、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的时间,又采纳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离别的悲伤等。 5、你从哪些诗句中看出龙标被贬之地的偏远?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君直到夜郎西 6、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和牵挂关怀之情。 7、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悲苦哀愁的心情。 8、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诗开头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这样的景来写?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时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伤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的写景,不着悲哀之语,而悲哀之语,而悲哀之意自现。 9、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月亮的妙用。 答: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不仅说明牵挂友人命运之心无处不在,而且大有此情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意味,感情真挚,脍炙人口。 10、对本诗后两句作简要赏析。 答:本诗后两句采纳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在诗人笔下,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诗句想象丰富、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11、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精确的一项是( C ) A、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的地方。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到古代夜郎国,以见其僻远。 C、诗人怜悯友人的不幸遭受,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的想像,最能表达诗人内心怜悯的深切和真挚。 12、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BC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秀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予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怜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点明送别之地和朋友将去之地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说明不应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