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吉隆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在宽度为d的河中,水流速度为v2 ,船在静水中速度为v1(且v1v2),方向可以选择,现让该船开始渡河,则该船( )A可能的最短渡河时间为 B可能的最短渡河位移为dC只有当船头垂直河岸渡河时,渡河时间才和水速无关D不管船头与河岸夹角是多少,渡河时间和水速均无关参考答案:BD2. 一物体自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当速度达到落地速度的一半时,该物体离地的高度是A. B. C. D. 参考答案:B解:设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由v2-v02=2gx得v2-0=2gH;()2-0=2gh;联立解得:h=H/4;物体离地高度为H-H/4=3H/4,故选B。3.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 (1)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 ;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即可) . (2)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的关系.下列图象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 . (3)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 .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参考答案:(1)木板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有得.为减少测量的偶然误差,可采用多次测时间取平均的办法.(2)题中”再将木板放回原处按住示数然后释放木板”表明将瓶和水的重力Mg看做等于细绳的拉力F,而当木板运动后FMg,随着水的质量的增加,加速度变大,F和Mg的差别变大,而加速度式中的F采用瓶和水的重力M,比实际的大,作一平行于横轴的线,可知随着水的质量的增加,aF图象按c项图示发生弯曲.(3)水的质量变化可以很小,选项B、C正确.4. (单选)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B C D参考答案:A5. (单选题)重5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今用30N的竖直向上的力提物体,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为()A.20N,向下 B.50N,向上 C.30N,向下 D.0参考答案:D物体受到的拉力小于重力,所以物体还是静止不动,所受合力为零,D对;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所示装置中,A物体质量为20kg,B物体质量为10kg。不计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两物体在空中运动时,A物体的加速度为_m/s2。参考答案:10/3 7. 如图5左所示的演示实验中,A、B两球同时落地,说明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两个斜滑道固定在同一竖直面内,最下端水平.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平滑连接,则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 .参考答案:8.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2m/s,加速度为a0.1m/s2,则( )A质点第4s末的速度为2.4m/sB每经过2s时间,物体速度就增大2.2m/sC质点速度一直增大D质点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参考答案:ACD9.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基本量为 、 、 ,对应的基本单位为 、 、 参考答案:质量;长度;时间;千克;米;秒解: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所以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分别是质量、长度、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为千克、米、秒故答案为:质量;长度;时间;千克;米;秒10. 如图11所示,直径为d的纸质圆筒以角速度绕轴心O匀速转动。一子弹对准圆筒并沿直径射入圆筒,若圆筒旋转不到半周时间内,子弹先后留下a、b两个弹孔,且(弧度),则子弹的速度为_。参考答案:11.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1)下图是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相邻两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该同学在图中标出测量的距离时,忘记写下BC和CD的数值,只标记下了AB和DE的数值。但他仍然算出了加速度的数值,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通过多次实验,在保证滑块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验中测得滑块的加速度a和细线拉力F(用沙桶和沙的总重力代替)的资料如下表所示。(2)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作aF图线。(3)根据图线可求出滑块的质量是 kg(4)图线在F轴上截距的物理意义是 参考答案:(1)0.61(2分) (2)略 (2分)(3)1(2分) (4)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12. 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拉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时撤掉,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直到停止,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10所示,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为,则= 。参考答案: 41 13. 某型号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2 000 N。当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P = W。当汽车从10 m/s的速度继续加速时,发动机的功率将 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填“大于”、“等于”、“小于”)。参考答案: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水平推力F的大小;(3)010 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参考答案:(1)u=0.2,(2)F=6N,(3)46m试题分析:(1)由题中图象知,t6 s时撤去外力F,此后610 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其加速度为又因为联立得02。(2)由题中图象知06 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2联立得,水平推力F6 N。(3)设010 s内物体的位移为x,则xx1x2(28)6 m84 m46 m。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名师点睛】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并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属于中档题。15. 一颗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人造卫星,其轨道半径为r=2R(R为地球半径),卫星的转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已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1)该卫星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g;(2)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角速度;(3)该卫星相邻两次经过赤道上同一建筑物正上方的时间间隔.参考答案:(1)(2)(3)【详解】(1)在地球表面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在轨道半径为r=2R处,仍有万有引力等于重力mg=,解得:g=g/4;(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g=,联立可得=,(3)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建筑物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卫星转过的角度与建筑物转过的角度之差等于2时,卫星再次出现在建筑物上空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再次出现在建筑物上方时,建筑物随地球转过的弧度比卫星转过弧度少2.即t?0t=2解得:【点睛】(1)在地球表面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在轨道半径为2R处,仍有万有引力等于重力mg=,化简可得在轨道半径为2R 处的重力加速度;(2)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结合黄金代换计算人造卫星绕地球转动的角速度;(3)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建筑物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卫星转过的角度与建筑物转过的角度之差等于2时,卫星再次出现在建筑物上空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所示,长和高均为L的正方形区域abcd内存在着匀强电场。电量为q、初动能为Ek的带电粒子从a点沿ab方向进入电场,不计重力。若粒子从c点离开电场,求电场强度的大小E和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动能。 参考答案:17.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画出物体在8s内的v-t图象。 参考答案:18.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的长度L=10m,皮带轮的半径R=0.1m,皮带轮以角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现有一小物体(视为质点)从A点无初速度滑上传送带,到B点时速度刚好达到传送带的速度,越过B点后做平抛运动,落地时物体速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已知B点到地面的高度,求:(1)小物体越过B点后经多长时间落地及平抛的水平位移S.(2)皮带轮的角速度(3)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参考答案:.解:(1)物体从B开始做平抛运动,设平抛运动时间为,由平抛运动的规律 (2分) (2分)竖直方向速度 (2分)又由几何关系知水平速度 (2分)物体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2分)(2)由 圆周运动规律 (2分)传送带角速度 (2分)(3)物体从A运动到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加速度为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分) (1分)又由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知 (2分)联立带入数据解得 (1分)6 / 6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