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1.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面,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北美到拉美KS5U B.从亚洲到拉美 C.从非洲到西亚 D.从欧洲到亚洲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A.从湖南到广东 B.从河北到山东 C.从广东到北京 D.从湖北到重庆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环境参考答案:1.B 2.A 3.C2. 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别是A光球、色球、日冕 B光球、日冕、色球C日冕、色球、光球 D日冕、光球、色球参考答案:A3.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 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B 温度的垂直变化C 内部压力的变化 D 物质密度的变化参考答案:A4. 百年最亮彗星“世纪彗星”ISON在2013年11月28日抵达近日点,而且北半球适合观测。读下图回答13题。1.该图所示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2.由图中可以看出,日地距离适中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地距离决定了()A.地球有适宜的温度B.地球有适宜的大气C.地球有岩石存在D.地球上有海洋存在3.图中彗星于2013年11月28日抵达近日点附近,此日地球公转的速度()A.地球的公转速度在逐渐减慢B.地球的公转速度在逐渐加快C.地球公转的速度达到最快D.地球公转的速度达到最慢参考答案:BAB解答该题关键是抓住材料的两大信息:一是太阳系信息;二是时间信息2013年11月28日。第1题,图示为太阳系局部图。第2题,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的温度适宜。第3题,11月28日地球正向近日点运动,公转速度加快。【知识拓展】列表比较天体的分类天体类型主要特点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行星在椭圆形轨道上围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质量较小,不发光,表面通过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质量不大的天体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彗星在扁长形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独特外貌星际物质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极其稀薄5.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7. 图示天山山麓的自然带为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温带落叶阔叶林C. 温带草原带 D. 温带荒漠带18. 图中绿洲分布体现了A.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 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19. 图中聚落多分布于山麓冲积扇,该地貌的成因是A. 流水堆积 B. 风力堆积 C. 流水侵蚀 D. 风力侵蚀参考答案:17. D 18. D 19. A17. 图示天山山麓地处新疆准噶尔盆地,由于该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形成了以荒漠为主的自然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典型植被,故A错误;温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B错误;温带草原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的典型植被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准噶尔盆地为荒漠景观,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D。18. 根据所学知识,受海陆分布、洋流、地形起伏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使自然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和不很鲜明,造成地域分异的地方性差异,这种变化叫做非地带性现象。绿洲是受水源这种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所以该题选D。19. 根据所学知识,冲(洪)积扇是因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泥沙堆积而成。风力堆积地貌有沙丘等,故B错误;流水侵蚀地貌主要有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形态等,故C错误;风力侵蚀地貌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故D错误;流水沉积地貌易形成河口三角洲、冲积扇等,故该题选A。【点睛】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指受水热等地带性因素影响,自然带呈带状的分布规律,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由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指的是受非地带性因素(如陆地形状、地形、洋流、地质作用等)影响形成的分布规律,如沙漠中绿洲、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热带雨林的形成。6.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3. M点的地理坐标为( )A. (60N,80E) B. (60S,80E)C. (60N,80W) D. (60S,80W)4. P点在N点的( )方向A. 东北 B. 西南 C. 西北 D. 东南5. 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 )A. 回到M点 B. 在M点正东方 C. 在M点正西方 D. 在M点东南方6. M和N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约是( )A. 4444千米 B. 3333千米 C. 2222千米 D. 1823千米参考答案:3. C 4. B 5. B 6. C3. 图中纬度向北增加,为北纬,经度向东减小,为西经,故M点坐标为(60N,80W),C正确。4. P纬度30N,N纬度60N,P在N之南;P经度80W,N经度40W,西经越小越在东,P在N之西;所以P在N的西南。B正确。5. 读图可知,M处于60N,即高纬度,从M出发,出发点的纬度所在的纬线圈较短,因此,向正东、正南、正西、正北方向各走一样的距离,顺着经线回去就会发现处于原点的正东面。B正确。6. 根据60N 上M、N两地经度相差40,两地距离=40*111*cos60=2220KM。C正确。7. 下面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参考答案:A8. 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该地可能位于A、南非 B、亚马孙河口 C、澳大利亚 D、地中海地区参考答案:D解析:6月,日出早于6点,昼长于夜,故在北半球,只有D在北半球。9. 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环境中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完成下面小题。10. 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A. 地球内能 B. 太阳辐射 C. 地表径流 D. 大气环流11. 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A. 海洋蒸发 B. 水汽输送 C. 大气降水 D. 径流输送参考答案:10. B 11. D10. 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B对。地球内能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A对。地表径流能量来自地球重力能,C错。大气环流影响水循环,大气环流的能量也来自太阳辐射,D错。11. 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输送,径流搬运泥沙等矿物质移动,从陆地输送到海洋,D对。海洋蒸发、大气降水没有矿物持移动,A、C错。水汽输送将海洋蒸发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不含矿物质,B错。 10. 下图为“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分析完成21-22题。21.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东北工业区的吸引美国的南北战争环境因素新兴产业的吸引 A B C D22.与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 B C D参考答案:C B11. 2018年3月22日,美国计划对中国输美部分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中国随即公布反制措施。下图是“中美贸易战涉及领域统计图”,按产品类型分,美国对中国征税领域主要属于A. 技术指向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C. 资源密集型产业 D. 动力指向型产业参考答案:A读图可知,美国对中国征税领域主要包括新材料、工业机器人、航空产品、高铁设备等,以上产业属于技术指向型,故A正确。【点睛】本题难度小,仔细阅读材料即可。12. 在相同季节里,下列哪种情况下夜晚气温最低A.昼晴夜阴B.昼夜皆晴C. 昼夜皆阴D.昼阴夜晴参考答案:D13. 以下各图与庐山的形成原因相吻合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C庐山是断块山,是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图A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没有断层,A错。图B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B错。图C是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一侧岩层上升,形成断块山,与庐山成因相吻合,C对。图D是火山地貌,D错。14.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示意图”。回答4344题。43影响“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科技因素 D.交通因素44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农业技术的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C.市场需求的变化D.自然条件的改变参考答案:43.B 44.C15. 大气运动的能量源于(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参考答案:A16.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问题。2016年夏季,全国极端降雨频发,包括北京、重庆在内的很多城市都遭遇了暴雨内涝的困扰。下列和城市内涝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城市地表硬化面积大,使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产生城市内涝B.城市应该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C.城市铺设渗水地面可以完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D.是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水循环环节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城市地表硬化面积大,使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水网管道排水不畅,产生城市内涝,因而城市应该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A、B说法不符合题意;城市铺设渗水地面可以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但不能根治,C选项说法符合题意;(地表径流)是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水循环环节,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C选项。17. 人口老龄化是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但是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现象也非常突出,大于60岁的老年人比重已超过总人口的10%,且以年均3%的速度持续增长。据此回答1、2题。1.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较快的根本原因是( )A.生活水平的提高 B.环境的改善C.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出生率的下降 D.生育观念的转变2.发达国家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是( ) 鼓励生育 鼓励消费 吸引外来移民 鼓励老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