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耿集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8月8日,九寨沟地震发生18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写了篇新闻稿,写作用时25秒。稿件用词准确,行文流畅,且地形天气面面俱到,即便专业记者临阵受命,成品也不过如此。再考虑到25秒的写作时间,人类完败了。人工智能正在向高端职位进军。有人预言,除了华尔街的交易员,像律师、会计、医师等高端职位,也将大量地被人工智能取代。埃隆?马斯克说在未来20年,全球12%至15%的劳动力将因为人工智能而失业。李开复则认为,10至15年之后,也许50%的人就可能要面临工作部分或全部被取代的局面。“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带来新一轮工作革命,人工智能将大量淘汰传统劳动力,很显然也会有不少行业,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兴起而消亡。”陶庆华说,“但也要看到,人工智能会创造高端的新型的产业需求,从而带来劳动者的转型升级。所以,只有新型劳动者,才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摘编自人工智能来了,你的饭碗会被拿走吗,2017年9月14日光明日报)材料二: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一个全球关注和辩论的焦点。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的迅速演进会导致人类的工作机会大量缩减,甚至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冲击。但戴尔表示,他本人对人工智能并不恐慌。他认为技术就是要推动人的潜力最大化。任何一种新技术或者新工具可以有好的用途,也可以有坏的用途。“技术发展不应成为我们害怕的理由。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人与机器合作的世界。”戴尔还谈到,新的技术使我们拥有更好的商业、社会和教育环境等。就如同劳动力和资本,数据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投入要素。“数据是一种新的力量,正在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摘编自迈克尔?戴尔:人工智能时代是人加机,而非机减人,2017年9月29日新华网)材料三:预计到2020年时,与全球数字化转型相关的行业增加值将达到近20万亿美元,中国约有69%的企业将数字业务发展作为未来一年内的首要任务。对于企业来讲,数字时代已然来临。在未来,个性化和预测将成为消费者客户服务需求的主题,依靠类似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将把渠道内的客户服务与效率提升到极致。可以预见的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识别、智能匹配、智能解答将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推送。 (摘编自AI将改变客户体验,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2017年9月29日环球网)材料四:目前人工智能尽管有了长足进展,但毫无疑问都只是停留在弱人工智能的水平。我们现在缺乏一个建立在与认知科学相关的各个领域知识成就基础之上的能真正解析人类智能之谜的理论。诚然,人类原本就是自然的产物,人类能达到的智能水平,从理论上讲,通过相应的渠道机器完全可能达到。可是,当前智能机器与人类的差距显然是存在的,智能机器与人的本质差异可能就在“个性”方面。理论上讲,软硬件完全相同的机器之间,是无所谓“个性”的,而人的重要的特征就在于拥有建立在自由意志基础上的个性。就技术而言,不管是智能实体还是网络虚拟人,如果不能深入解析人类心智本身,则雷库兹韦尔预言的奇点,即在2029年我们将在机器中实现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的梦想就不可能到来。因此,深入解析人类“自由意志”和“个性”的本质是实现强人工智能目标的必经之路。但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一旦机器具备自由意志,人类将不得不面临新的伦理与现实的问题。 (摘编自人工智能发展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2017年4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网)7.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相关情况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四则材料以人工智能为论述对象,多角度、多层次对其发展做出了探究,展现了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发展潜力。B.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劳动力在人工智能创造的高端新型产业中难有用武之地。C. 数字时代,个性化和预测将成为消费者客户的重要需求,而依靠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企业将大大提升服务客户的水平。D. 成功解析了人类智能之谜,就可以使机器具备自由意志,从而在机器中实现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的梦想。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九寨沟地震中,机器高效的新闻稿写作,宣告了在新闻写作方面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完胜。B. 戴尔对人工智能并不恐慌,因为他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使我们拥有更好的商业、社会和教育环境。C. 未来,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消费者可以获得更方便、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D.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人类能达到的智能水平,通过相应的渠道机器完全可以达到。E. 尽管人工智能已取得巨大进步,但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人工智能的发展进步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利弊。参考答案:7. D 8. CE 9. 利:创造新型产业需求,带来劳动者的转型升级。推动人的潜力的最大化,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弊:取代部分领域的人类工作,淘汰大量传统劳动力,加剧失业问题。可能导致人类面临新的伦理和现实问题,如机器反过来控制人类等新问题。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D项过于绝对,成功解析了人类智能之谜,不一定就可以使机器具备自由意志。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项以偏概全,新闻写作包括很多方面,例如“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带有作者强烈个性色彩,而这恰恰是目前人工智能欠缺的;B项强加因果。戴尔本人对人工智能并不恐慌,是因为他认为技术就是要推动人的潜力最大化;D项忽略了前提,把理论上的可能性说成必然,原文讲的是“人类能达到的智能水平,从理论上讲,通过相应的渠道机器完全可能达到”。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整合文中观点。利的方面,主要在材料二三里摘录整合。弊端主要从材料一和四里提炼整合。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2017年中国青年睡眠现状报告。睡眠质量直接决定着人们工作学习的状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47.5受访者因睡眠不佳而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睡眠浅(45.8)、早晨醒来过早(28.5)和难以入睡(28.1)是最困扰受访者的三种睡眠问题,49.2的受访者认为睡眠质量差是因为工作学习压力大,使得心理负担过重,44.5的受访者希望通过加强锻炼改善睡眠质量。受访者中,00后占0.6,90后占17.0,80后占54.5,70后占20.3,60后占1.4。35.1受访者平均每天睡7小时本次调查中,8.1的受访者觉得自己睡眠质量非常好,45.3的受访者觉得比较好,30.3的受访者觉得一般,15.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睡眠质量较差,1.4的受访者觉得非常差。“30岁之后,明显觉得睡眠质量不如从前了。”1986年出生的蔡严崇(化名)在北京做公务员,最近他觉得入睡越来越困难,“总是在床上躺一个多小时才能睡着”。在北京某广告公司工作的李樊婕说,自己的作息时间非常不规律。“忙起来,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等工作告一段落,又可能在家里睡一整天”。“每天凌晨一点睡觉是常态。”广州某高校大三学生陈文泽(化名)表示,大学期间自己的睡觉时间“不断延后”。“以前23点就准备休息了,现在即使到了零点,也觉得还早”。调查显示,41.3的受访者在22点到23点之间睡觉,在21点至22点和23点至24点之间睡觉的分别占23.1和23.2。也有3.9的受访者在21点之前睡觉,8.5的受访者24点后才会休息。“晚上睡得晚,早上还要照常上班。”最近失眠一直困扰着蔡严崇,他的睡眠时间也因此少了两个小时。“晚睡大多时候也是出于无奈。”陈文泽表示,每学期初,自己都会定下“早睡早起”的目标,“但随着课程的加紧,事情越来越多,往往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数据表明,83.1的受访者每天睡眠时间在6至8小时之间,其中6小时、7小时和8小时的分别占22.7、37.1和23.3。还有3.3的受访者每天睡眠时间为9小时或更多,4.8的受访者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睡眠浅、早晨醒来过早和难以入睡是最困扰受访者的睡眠问题“我已经很久没有深睡过了。”来自湖北仙桃市的陈洁几个月前刚生了宝宝,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她每晚都要醒来三四次,检查孩子是否需要喂奶或更换尿布。“稍有动静,我立马就会醒过来”。“舍友常常被我的鼾声吵醒。”陈文泽则被打鼾困扰,“不管是出于自身健康考虑,还是为了减少对别人的影响,都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调查中,睡眠浅(45.8)、早晨醒来过早(28.5)和难以入睡(28.1)是最困扰受访者的三种睡眠问题。其他睡眠问题依次是:半夜易醒(24.3)、失眠(23.7)、嗜睡(16.8)、打鼾(15.8)、猝睡症(6.3)、磨牙(5.5)和梦游(5.0)等。“工作太忙,就会睡不踏实。”李樊婕坦言,睡眠质量不佳的原因既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如果第二天有很重要的安排,前一天便往往睡不踏实”。陈文泽则表示,社会工作生活的节奏太快,平时缺乏锻炼和不科学的睡眠习惯也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一大原因。“在办公室或教室里,一坐就是一天。即使到了假期,也常常宅在屋子里不愿出门”。造成睡眠质量不佳的原因有很多。调查中,49.2的受访者将原因归结为工作学习压力大,43.7的受访者是因为作息时间不规律。其他原因还有:生活中遭遇了不愉快的事(37.4)、平时缺乏运动锻炼(32.4)、身体免疫力下降(25.4)、周围环境太吵闹(23.1)、睡前暴饮暴食(13.8)和高血压等疾病带来的影响(5.3)。睡觉前,人们通常有哪些习惯?调查显示,52.8的受访者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34.9的受访者会在睡前看电影、电视剧或综艺节目,32.5的受访者喜欢听音乐,27.0的受访者习惯在睡前和别人聊天,23.3的受访者常在睡前思考问题,23.1的受访者有睡前读书的习惯,还有18.0和12.7的受访者分别会在睡前听广播和吃东西。47.8受访者会在白天犯困“连续熬夜之后,脸上会不停地爆痘。”李樊婕说,“这还只是表面上的问题,熬夜对身体内在的伤害是更严重的”。陈洁则表示,睡眠差让自己的情绪也变得不稳定。“常常会觉得焦虑不安,也比以前更爱发脾气了”。而在陈文泽看来,睡眠不好最大的影响是降低学习效率。“比如很难集中注意力,上课经常不自觉地开小差。”曾经有一次备战考试,陈文泽连续一周每天只睡4个小时,“即使醒着,脑子也完全转不动了”。长期睡眠不佳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影响。本次调查中,47.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在白天犯困。其他影响还包括:思维迟钝(46.0)、心情较差且暴躁易怒(39.9)、创意灵感匮乏(31.9)、免疫力降低(30.6)和工作学习效率降低(25.0)等。45.5的受访者会因睡眠不佳而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要改善睡眠质量,53.3的受访者认为要保证睡眠时间,44.5的受访者建议平时加强身体锻炼,43.3的受访者建议按时入睡,42.3的受访者建议保持好心情。其他建议还有:睡前洗个热水澡(38.7),更换更舒适的床上用品(30.0),睡前不再考虑工作学习的事(27.2)和适当服用安眠药物助眠(3.4)等。“希望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睡眠的重要性,不要透支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