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民办瀼溪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同学进行有关物质出入细胞膜的实验发现:当外界溶液中某物质浓度低于细胞内某物质浓度时,细胞也吸收该物质;只在有氧时才能吸收;物质的吸收随温度而变化。哪些实验结果能说明物质的吸收不是依靠扩散作用:A.只有和能说明 B.只有能说明 C.只有能说明 D.都不能说明参考答案:A2. 某雌性动物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基因型为MMNn。如图为该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B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在如图所示的细胞中C所示的细胞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图表明该细胞在此之前发生了基因突变参考答案:C3. 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A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薄膜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A. B.C. D.参考答案:A4.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有氧呼吸一定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一定要设置温度梯度 非生物界有的元素,生物界一定有 物质的跨膜运输一定需要酶的参与A3 B2 C1 D0 参考答案:D5. 如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有关分析合理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气泡的产生速率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C1与3、1与4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参考答案:C【考点】酶的特性【分析】1、实验中的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2、自变量是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要唯一; 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无关变量是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对照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应保持适宜且相同3、本实验中,分组对比,自变量可以是温度(1和2)、催化剂的种类(3和4),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通过气泡产生的速度体现出来,无关变量有过氧化氢的量、酶的用量等【解答】解: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或催化剂的种类,因变量为气泡的产生速率,A错误;B、试管1号和2号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B错误;C、分析题图实验可知,1号与3号对照、1号与4号对照,其单一变量分别是否有无机催化剂、是否有酶,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C正确;D、1号和2号对照,自变量是温度,1号和2号结果差异是因2号加热能使过氧化氢分子从常态转变成容易反应的活跃状态、不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故选:C6. 下图所示甲、乙、丙中的曲线分别表示一种生命现象,坐标a、b、c表示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变量。生命现象:生长素的浓度对根和茎生长速度的影响;恒温动物、变温动物体温变化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二次抗原免疫与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变量:I时间;II温度;III生长速率。下列关于甲、乙、丙所表示的生命现象及对应的a、b、c正确的一组为 A甲为,a为III;乙为,b为II;丙为,c为IB甲为,a为II;乙为,b为III;丙为,c为IC甲为,a为I;乙为,b为III;丙为,c为IID甲为,a为III;乙为,b为I;丙为,c为II参考答案:D7.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CO2和H的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过程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只发生在线粒体中C过程均需要H和ATP提供还原剂和能量D过程产生的H都将与氧结合产生水,过程仅在线粒体中进行参考答案:A8. 下列关于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温水使海藻酸钠迅速溶解,待其冷却到室温后用于包埋细胞B. 进行包埋时,用于悬浮细胞的CaCl2溶液浓度要适宜C. 注射器(或滴管)出口应尽量贴近液面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D. 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珠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固定化细胞的相关知识点,回忆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2)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4)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冷却后再与酵母菌混合,否则温度过高会导致酵母菌死亡。【详解】在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中,应该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式使海藻酸钠缓慢溶解,A错误;将混合液用注射器缓慢滴加到CaCl2溶液进行固定化酵母细胞,CaCl2的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B错误;注射器(或滴管)出口应与液面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C错误;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珠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固定化技术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相关知识点,特别是实验每一个过程的注意事项,结合题干提示分析答题。9. 下列有关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受精时各种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是不均等的 B测交实验对推理过程中提出的假说进行了验证 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出现4种基因型和9种表现型 D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参考答案:B10. 下列结构中含磷脂较多的是()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 C核糖体 D中心体参考答案:B11.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B. 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C. 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D. 色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根据题图来看: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绿色变浅,A错误;B、强光照和正常光照相比,明显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可见强光照可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B正确;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C错误;D、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D错误考点: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2. 在遗传学实验中,F1与隐性类型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应为()A. 两种11 B四种1111C两种或四种11或1111 D与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相同参考答案:D13. 生物世界广泛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稻B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C通过杂交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D把合成胡萝卜素的有关基因转进水稻,育成可防止人类VA缺乏的转基因水稻参考答案:B14. 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物叶的总面积,叶面积指数在一定范围内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图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叶面积指数在A点时植物仍能较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生长状况 B图中两条曲线所围成的面积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植物干重增加量) C叶面积指数大约在4-6范围,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D当叶面积指数达到8时,光合作用产物的量不再随叶面积指数增加而增加参考答案:A15. 下反应不属于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反应式的是C AC6H12O6+6O26CO2+6H2O BC6H12O62C2H5OH+2CO2CCO2+H2OCH2O+O2 DC2H5OH+O2CH3COOH+H2O参考答案:C16. 下列关于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所控制的遗传过程的描述,一般情况下,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DNA所控制的性状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B线粒体和叶绿体DNA所控制的性状不能遗传给下一代C线粒体和叶绿体DNA所控制的性状正反交结果不同D线粒体和叶绿体DNA在细胞分裂时随机的分配到子细胞中参考答案:B【考点】7G: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基质中都有酶,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解答】解: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核基因的遗传,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基因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A正确;B、线粒体和叶绿体DNA所控制的性状,能通过母系遗传,B错误;C、线粒体和叶绿体DNA所控制的性状正反交结果不同,总是与母本相同,C正确;D、线粒体和叶绿体属于半自主性的细胞器,它们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可以完成自主复制,然后在分裂末期随细胞质的分配而随机分配,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7. 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 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 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C. EF所对应的时间段,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 BD对应的时间段,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变化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