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刘海庄中学2020年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燃煤中加入CaO主要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 75酒精消毒原理和“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消毒的原理相同C. 纳米铁粉通过物理吸附去除污水中Hg2+、Pb2+等重金属离子D.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会加剧酸雨的形成参考答案:DA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但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燃煤中加入CaO后可减少酸雨的发生,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故A错误;B75%的酒精消毒的原理是使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进行消毒,NaClO溶液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杀菌消毒,原理不相同,故B错误;C吸附性不能除重金属离子,铁粉能有效地处理污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与还原性有关,故C错误;D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转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能够反应生成硝酸,会加剧酸雨的形成,故D正确;故选D。2. 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密闭容器内M、N、P、Q四种物质各物质的质量:物质MNPQ反应前质量(g)1688423616一段时间后质量(g)待测14136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类型属置换反应 B物质P一定是化合物C反应生成的N与Q的质量比为7:3 DM肯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参考答案:B略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KCl与MgO的晶体结构跟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则晶体的熔点:MgOKClNaCl B 向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 C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胶体Fe(OH)3悬浊液FeCl3溶液D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参考答案:B4.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1600.1430.1020.0890.074主要化合价+2+3+6、2+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R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LRBL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CQ、T两元素的氢化物热稳定性QTD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参考答案:答案:C5. 下列变化的实质相似的是: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浓度均减小二氧化硫和氯气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溴水褪色氨气和碘化氢气体均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常温下浓硫酸用铁的容器存放、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与木炭反应浓硫酸能在白纸上写字,氢氟酸能在玻璃上刻字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全部参考答案:B略6.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B从含I的溶液中提取碘:加入适量稀硫酸与3的H2O2溶液,再用酒精萃取C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向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至沸腾D除去Mg(OH)2中的少量Ca(OH) 2:加入足量的Mg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参考答案:D7. 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 )A少量明矾溶液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B往FeCl3溶液中滴入KI溶液,再滴入淀粉溶液C少量Na2O2固体加入到过量NaHSO3溶液中D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足量FeSO4浓溶液参考答案:BD略8.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H1CO2(g)+3H2(g)CH3OH(g)+H2O(g)H2CO2(g)+H2(g)CO(g)+H2O(g)H3回答下列问题:化学键HHCOCOHOCHE/(kJmol1)4363431076465413已知反应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由此计算H1=_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_kJmol1( )A99、41B+99、+41C99、+41D99、41参考答案:D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根据盖斯定律:反应反应=反应,反应热也进行相应的计算解答:解: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故H1=1076kJmol1+2436kJmol1(3413+343+465)kJmol1=99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反应=反应,故H3=H2H1=58kJmol1(99kJmol1)=+41kJmol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有关计算,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难度中等9. (08福建省质检)黄磷(P4)与浓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4 + 3KOH + 3H2O PH3+ 3KH2PO2被氧化的P与被还原的P的质量之比为( )A12 B21 C31 D13 参考答案:答案:C10. 参考答案:B11. 下列各组物质不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果糖和葡萄糖 B.蔗糖和麦芽糖 C.淀粉和纤维素 D.豆油和石蜡油参考答案:CD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B将金属a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而将负极接到废铁上,可防止金属a被腐蚀C钢铁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D氯碱工业中,阳极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参考答案:D13. 将两种物质的溶液相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消失并有气泡生成,再加入AgNO3溶液,又生成白色沉淀,则这两种物质是()A.MgCl2和Na2CO3 B.K2SO4和BaCl2C.NaOH和CuSO4 D. K2CO3和Ca(NO3)2参考答案:A略14. 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 2NO2(g)+O3(g) N2O5(g)+O2(g),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BC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03s内,反应速率为:v(NO2)=0.2mol?L-1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到达平衡时,仅改变x,则x为c(O2)参考答案:A略15.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师生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下列实验处理不当的是( ) A.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乙炔气体时,必须先检验乙炔气体的纯度 C.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时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 参考答案:C 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8分)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SiO2、Fe2O3、Al2O3、Na2SO3、Na2C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混合物的组成,设计的部分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试剂1是稀硫酸,试剂2是氢氧化钠溶液。在混合物药品中加足量的稀硫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混合气体A和澄清溶液B,在B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时,先有沉淀生成,后沉淀部分溶解。则该混合物样品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固体D的化学式为 ;检验混合物B中含有Fe3所选用的试剂是 ;证明混合气体A中含有CO2的实验方法是 。(2)若试剂1是水,试剂2是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在混合物样品中加足量的水后过滤,混合物B是滤渣。试推断:固体D的化学式为 ;检验溶液C中是否含有SiO32-的实验方法是 。参考答案:(1)SiO2 Fe(OH)3 硫氰化钾溶液 先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气,除去SO2,再将剩余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证明该混合气体中含有CO2(2)Fe2O3 取溶液C少许,逐滴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若白色沉淀不消失,则溶液C中含有SiO32-;若白色沉淀消失,则溶液C中不含SiO32-。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试用下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 ,B瓶溶液的作用是 ,C瓶溶液的作用是 (4)装置中所加固体药品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确定装置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 (5)装置中所盛溶液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参考答案:(1)C+2H2SO4(浓)=CO2+2SO2+2H2O;(2);(3)验证产物气流中是否有SO2;将SO2全部氧化吸收;确定产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氧化;(4)无水硫酸铜;水蒸气;由于产物气流通过、会带出水蒸气,所以必须在、之前;(5)澄清石灰水;CO2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实验;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实验题分析:(1)碳可以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水;(2)检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时用到的溶液中均含有水,所以先检验水的存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先检验二氧化硫,再除去,最后检验二氧化碳;(3)可以用品红来检验溶液是否褪色,并可以用品红来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4)可以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水的产生,根据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检验试剂来确定水的检验的位置;(5)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解答:解:(1)碳可以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水,即C+2H2SO4(浓)=CO2+2SO2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