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关山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用电解法精炼精铜时粗铜作阴极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阴极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参考答案:A略2. 下列实验中,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现象的是()A把KSCN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 B把铁片放入冷的浓硫酸中C把盐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D把淀粉溶液滴入KI溶液中参考答案:A略3. 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复方蒿甲醚是第一个由中国发现的全新化学结构的药品,也是目前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的中国原创药品。截至2005年底,已被26个亚非国家指定为疟疾治疗一线用药,它在疟疾这一高传染性疾病治疗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主要成分是青蒿素(是一种由青蒿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新型化学结构的抗疟药),结构如右图所示。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6H22O5 B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C该化合物中含有过氧键,一定条件下有氧化性 D青蒿素易溶于水参考答案:C4.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 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参考答案:C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依据图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大小比较判断;B、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平衡;C、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D、图象中分析判断;解答:解:A、图象中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只能改变反应速率,故B错误;C、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故C正确;D、图象分析逆反应的活化能E2小于正反应的活化能E1,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催化剂的作用实质,图象识别和理解含义是解题关键5. 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 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在c点正反应速率还是在变化,所以不是平衡状态,故A不正确;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是逐渐减小的,因此a点反应物的浓度大于b点,故B不正确;开始阶段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故C不正确;根据图像可知,bc段的反应速率大于ab段的,所以SO2的转化率大。考点:化学平衡图像6. 某100mL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向其中加入2.56克Cu粉,待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u2物质的量浓度为A0.15mol/LB0.3mol/LC0.225mol/L D无法计算参考答案:B略7. 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 H= +Q kJmol-1 (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1,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参考答案:D略8. 以酚酞试液作指示剂,对某新制NaOH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待测液消耗标准盐酸(0.01 molL1) 的体积20 mL NaOH溶液V1 mL20 mL NaOH溶液10 mL H2OV2 mL敞口隔夜放置的20 mL NaOH溶液V3 mL则该新制的NaOH溶液的浓度c(molL1)计算合理的是()Ac0.01(V1V2V3)/(320) Bc0.01(V1V2)/(220)Cc0.01(V1V3)/(220) Dc0.01V1/20参考答案:B20 mL NaOH溶液中加入10 mL H2O,其溶质物质的量不变,只要仍用20 mL来进行计算,仍可得正确值。敞口隔夜放置的NaOH溶液已发生反应生成部分Na2CO3,用酚酞作指示剂,消耗盐酸的量将发生改变。故答案B。9. 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影响反应速率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温度B.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C. 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 碘盐就是氯化钠中加入一定量的I2,可以为人体补充碘参考答案:B略10. 把下列液体分别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并使其以细流流下,当用带有静电的玻璃棒接近液体细流时,细流可能发生偏转的是( )ACCl4 B. CH3CH2OH C CS2 D. 苯( C6H6 )参考答案:B略11. 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 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v正(X): v逆(Y)= l:2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mol Z参考答案:C略12. 已知:2CO(g)O2(g)=2CO2(g) H566 kJmol1Na2O2(s)CO2(g)=Na2CO3(s)O2(g) H266 kJmol1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H532 kJmol1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4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参考答案:C13. 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M(g)+ N(g) 2G(g)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G(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加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M和1molN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A20% B40% C60% D 80%参考答案:C略14. 在48mL0.1mol/LHNO3溶液中加入12mL0.4mol/LKOH溶液时, 所得到的溶液呈A. 弱酸性 B. 强酸性 C. 碱性 D. 中性参考答案:D15. (双选)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已知在中学阶段羧基、酯基、酰胺基(CONH)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给特殊信息除外,下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mol贝诺酯分子可与6molH2完全反应B可用FeCl3 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C贝诺酯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D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可与NaHCO3 溶液反应参考答案:AB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A苯环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酚羟基能和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C贝诺酯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发生水解,COOC、NHCO均发生断键;D羧基能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解答:解:A苯环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贝诺酯分子可与6molH2完全反应,故A正确;B酚羟基能和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乙酰水杨酸中不含酚羟基、对乙酰氨基酚中含有酚羟基,所以可以用氯化铁溶液鉴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故B正确;C贝诺酯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发生水解,COOC、NHCO均发生断键,不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故C错误;D乙酰水杨酸含COOH,酚OH的酸性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则只有乙酰水杨酸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肽键能发生水解反应,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某化学探究小组打算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加以区别。请回答:(1)化学方法 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于不同物质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所选试剂判别方法方法一锌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反应,有气体产生的是稀盐酸,没有的是氯化钠溶液。方法二方法三(2)物理方法 同学小王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操作方法: 判断方法: 参考答案:(1)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即可。(3分)下面是一种可行的办法:所选试剂判别方法碳酸钙取少量样品分别与碳酸钙反应,有气体产生的是稀盐酸,没有的是氯化钠溶液。(2)操作方法: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2分)判断方法:有固体出现的是氯化钠溶液,没有的是稀盐酸(2分)试题分析:(1)氯化钠和盐酸具有相同的阴离子,而阳离子不同,可以根据阳离子的不同的性质进行鉴别,如:氢离子会与活泼金属反应,会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会与碳酸盐反应、会与碱反应,故答案为:所选试剂判别方法碳酸钙取少量样品分别与碳酸钙反应,有气体产生的是稀盐酸,没有的是氯化钠溶液。 (2)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使固体,盐酸中的溶质是气体,加热后氯化氢会挥发,故答案为: 操作方法: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 判断方法:有固体出现的是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