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潮州市苏奕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参考答案:D2. 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A先加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参考答案:C3.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参考答案:A【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分析】粗盐的提纯中,为了保证杂质离子完全出去,每一次所加试剂都过量,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镁离子,加BaCl2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硫酸根离子,加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由此可知,Na2CO3溶液的加入一定在BaCl2溶液之后,为了不使产生的沉淀溶解,一定要在过滤后再加盐酸,以此来解答【解答】解:除去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实验步骤为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故选A4. 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治疗肿瘤。该同位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A19 B72 C53 D125 参考答案:B略5. 全部由第二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ANa2O BH2O CCO2 DMgCl2参考答案:C略6. 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熔融的KCl BNaCl溶液 C液态氯化氢 DNaCl晶体参考答案:A略7. 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A干燥的 B瓶塞不漏水的 C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过的 D以上三项均需要求参考答案:B略8. 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Ca2+、Cl-、CO32- 、Na+ BCl-、CO32-、Na+ 、H+CH+ 、Ba2+ 、OH-、NO3- DMg2+ 、Na+、Cl-、SO42-参考答案:D略9. 二氟甲烷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它可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产品,用作空调、冰箱和冷冻库等中的致冷剂。下列关于二氟甲烷的说法正确的A二氟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B二氟甲烷溶于水得F 离子 C二氟甲烷中两个氢原子性质相同 D二氟甲烷是极易与O3反应参考答案:C略10. 已知甲、乙、丙和X是四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则甲和X不可能是A. 甲为C,X是O2B. 甲为 Fe,X 为 Cl2C. 甲为SO2,X是NaOH溶液D. 甲为A1C13,X为NaOH溶液参考答案:B【详解】A.C与少量O2反应产生CO,CO与 O2反应产生CO2,且C与CO2能发生反应产生CO,A正确;B.Fe与Cl2反应产生FeCl3,FeCl3不能再与Cl2发生反应,B错误;C.SO2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产生NaHSO3, NaHSO3与过量NaOH反应产生Na2SO3,Na2SO3与SO2、H2O反应产生NaHSO3,C正确;D. A1Cl3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产生Al(OH)3沉淀,氢氧化铝和NaOH溶液会发生反应产生NaAlO2,AlCl3与NaAlO2溶液反应会产生Al(OH)3沉淀,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11. 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的两极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D形成原电池后,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参考答案:D略12. 把镁条直接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如右 图所示,在下列因素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盐酸的浓度 镁条的表面积 溶液的温度 Cl的浓度A BC D参考答案:C略13. 有KCl和KBr的混合物3.87g,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得到的沉淀干燥后是6.63g,则混合物中的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30% B40.3% C50% D60%参考答案:B14. 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同位素53125I治疗肿瘤。该同位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72 B19 C53 D125参考答案:B略15. NH3催化还原NO是重要的烟气脱硝技术,其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如图;研究发现在以Fe2O3为主的催化剂上可能发生的反应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脱硝的总反应为:4NH3(g)4NO(g)O2(g)4N2(g)6H2O(g)B. NH3催化还原NO为吸热反应C. 过程1中NH3断裂非极性键D. 过程中NO为氧化剂,Fe2+为还原剂参考答案:A【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及图示知脱硝的产物为氮气和水,则总反应为:4NH3(g)4NO(g)O2(g)4N2(g)6H2O(g),故A正确;B. 如图所示,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NH3催化还原NO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 氨气中的N-H键为极性键,所以过程1中NH3断裂的是极性键,故C错误;D. 从图示信息可知,反应过程中NO和O2作氧化剂,NH3是还原剂,Fe3+作催化剂,Fe2+只是中间产物,故D错误,故选A。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便于分层得到酯,。(4)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6)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7)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参考答案:(1)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2)A(3)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气味(4)防止倒吸(5)分液(6)防止暴沸(7)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6分)某温度下,向100ml 2mol/L的盐酸中加入铁粉2.8克,反应进行到2秒时放出氢气0.56L(标准状况),反应又进行了4秒后铁粉全部溶解。(假设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保持不变)试计算:(1)前2秒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后4秒内用FeCl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前2秒和后4秒相比,化学反应速率哪个快?为什么?参考答案:(1)0.25mol/(Ls) (2)0.0625mol/(Ls)(3)前2秒快,因为前2秒盐酸浓度较大18. (10分)将6 g的铁粉加入200 mL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得到200 mL 0.5mol/LFeSO4溶液和5.2 g固体沉淀物。试计算(1)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 (2)原Fe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参考答案:溶液中含有Fe2:0.5mol/L 0.2L0. 1mol设反应消耗铁的物质的量为x,生成铜的物质的量为y 可得:3xy0. 1mol6g56x8y5.2g解得x0.02mol y0.04 mol故得:生成铜质量为0.04 mol64g/ mol2.56g 原溶液中Fe2(SO4)3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略19. 把0.4mol X气体和0.6mol 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X(g)+5Y(g)nZ(g)+6W(g)。2min时生成0.3mol W,此时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1?min1。试计算:(1)前2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多少?_(2)计算n值和2min末时Y的浓度(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_(3)室温下将n体积pH=10和m体积pH=13两种NaOH溶液混合得pH=12的NaOH溶液,则n:m=_参考答案:(1)0.05mol?L-1?min-1 (2)4;0.175mol?L-1 (3)100:11【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速率。(1)和(2)根据 、三段式进行解答。(3)此小题是关于两种不反应的溶液混合后溶液pH值的计算,根据混合前后溶质(NaOH)量守恒,列式求解。有关混合溶液的pH计算,题设条件可千变万化,正向、逆向思维,数字与字母交替出现,但基本题型只有两种:(1)混合后不反应,(2)混合后反应。对于溶液的稀释,可将水作为浓度为0的溶液,仍属混合后不反应一类,这一类混合溶液的pH应介于两种溶液的pH之间,因而酸、碱溶液无论加多少水稀释,其最终pH均不可能等于纯水的pH(即常温不可能为7)。混合溶液pH的计算方法也很简单,即设法求出混合溶液的C(H + ),若是溶液显碱性,则必须先求出溶液的c(OH ),然后再换算为c(H + )或按OH 量守恒列式求解。(1)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由W的变化量,可以求出X的浓度变化量是0.2mol2L0.1mol/L,则前2 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2min0.05molL1min1。本小题答案为:0.05molL1min1。(2)c(Z)=0.05n mol/2L =0.025n molL1v(Z)=c/t=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