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7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5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答案与答案解析法理专项单选题单选题1.答案 D。答案解析:法律的调整对象和法律的调整方法是划分法律部门的两个主要标准。一般来说,调整对象处于根本和首要地位。故本题答案为 D。2.答案 C。答案解析:对人的效力,指法律对什么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适用于全国公民,有的法律只适用于一部分公民。法律对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实践中先后采用过四种对人的效力的原则:属人主义,即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不论其身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即便身在该国领域也不适用。属地主义,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不论是否本国公民,都受法律约束和法律保护;本国公民不在本国,则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保护主义,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任何侵害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该国法律的追究。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这是近代以来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原则。我国也是如此。采用这种原则的原因是:既要维护本国利益,坚持本国主权,又要尊重他国主权,照顾法律适用中的实际可能性。故本题答案为 C。3.答案 D。答案解析:司法,又称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我国的司法机关一般是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故选 D。4.答案 D。答案解析:法的效力层次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的效力等级关系。根据我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我国法的效力层次可以概括为:(一)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即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层次决定于其制定主体的法律地位,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二)在同一位阶的法律之间,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即同一事项,两种法律都有规定的,特别法比一般法优先,优先适用特别法。(三)新法优于旧法。故本题答案为 D。5.答案 C。答案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是:守法上的平等,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受宪法和法律约束,不允许有超越法律规定的任何特权;所有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即实施法律、执行法律和使用法律上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法律赋予公民权利能力上的平等,同等条件下公民具有获得相同权利的资格。但是这并不包括立法上的平等,如我国立法上对不同民族是有区别的,不可能适用一律平等的基本原则。故本题答案为 C。6.答案 C。答案解析: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而 A、B、D 答案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故 ABD 答案错误。故此题目选 C。公共基础知识答案与答案解析第 1 页,共 47 页7.答案 C。答案解析:法的作用主要包括:指引、评价、教育、预测以及强制。针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故选 C 项。8.答案 A。答案解析:立法过程的步骤是提出法律草案、审议立法议案、立法议案的表决通过、公布法律。故本题答案选 A。9.答案 B。答案解析:法律部门,是运用特殊调整方法调整一定种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法律的渊源,指那些来源不同,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法学体系是由法学分支学科构成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故可知题干表述的是法律体系的概念。10.答案 A。答案解析:A 授权性规则是赋予一定的权利,指有权做什么,可以做什么。B 义务性规则是以设定义务为内容,指必须干什么、不得干什么。本题目中出现享有的权利的字眼,很显然是 A。C 强行性规则指的是必须做什么,没有选择的余地,D 任意性规则指的是对于一件事有自由选择的空间。故本题答案选 A。多选题多选题11.答案 ABC。答案解析:法律的规范作用:指引、预测、评价、强制、教育;法律的社会作用:(1)法律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的作用,这是法律社会作用的核心。(2)法律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指法律对于关系整个社会不分阶级阶层社会组织集团和个人的事务,都一视同仁,同样有利的那种作用。故此题目选 ABC。12.答案 ABCD。答案解析:法的特征具有以下几点内容: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国家意志性,故 A 正确;2.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故 B 正确;3.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者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故 CD 正确;4.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因而具有普遍性;5.法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故本题答案选 ABCD。判断题判断题13.答案 B。答案解析: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国家意志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为“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故本题说法错误。14.答案 A。答案解析: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法律上所称的人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在一定条件下依照法律或约定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我国法律关系的客体通常包括:物、人身利益、智力成果、行为。故本题说法正确。宪法专项单选题单选题公共基础知识答案与答案解析第 2 页,共 47 页1.答案 D。答案解析:宪法对基本人权的特殊关爱和保护是宪法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的应有之义,体现了宪法公平、平等、正义的价值追求。人权和民主是宪政社会区别于专制社会、宪法区别于前立宪社会各种法律的本质。宪法其他各项价值的实现必须以人权、民主为基础。宪法以人权和民主为最终归宿。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D。2.答案 A。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故本题答案为 A。3.答案 C。答案解析:宪法规范原则性强弱与适应性强弱成正比,与社会实际调整功能强弱成反比。C 错。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A、B、D 项很明显是正确表述。故本题选 C。4.答案 D。答案解析: 宪法第 34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序、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宪法第 50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宪法第 43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 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所以 ABC都是错误的。D 正确,宪法第 13 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此规定位于宪法第一章(总纲)。5.答案 D。答案解析: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是民族平等,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D 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 D。6.答案 A。答案解析:我国立法法第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由此可见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故本题答案为 A。7.答案 B。答案解析: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基础的权利。人身自由是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没有人身自由,其他权利无从谈起。故本题答案选 B。8.答案 D。答案解析: (1)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2)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3)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故本题答案为 D。公共基础知识答案与答案解析第 3 页,共 47 页9.答案 B。答案解析: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即三权分立。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人大、政府、检察院之间相互监督的原则。本题中,A、C、D 都表现出不同机关相互监督的关系,只有 B 选项是法院正常断案,并不能表现权力制约。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B。10.答案 C。答案解析:根据宪法第十条的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故本题答案选 C。多选题多选题11.答案 ABCD。答案解析: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故本题选ABCD。12.答案 CD。答案解析:根据法律监督的主体不同,可以将法律监督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国家监督是以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为主体,以国家的名义,依法定职权和程序进行的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监督。包括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社会监督是以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或公民为主体进行的监督。其中社会组织的监督在我国包括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和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的监督等。可见,A、B 两项属于社会监督的主体,不当选;而 C 项属于司法监督,D 项属于行政监督。C、D 均不属于社会监督的主体,当选。故本题答案选 CD。判断题判断题13.答案 B。答案解析:一般在总统议会制的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而在议会总统制的国家里,一般总统只是国家元首,而政府首脑则由总理担任,总统在这个制度里的权利仅是象征性的。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当于议会总统制,但又有别于议会总统制,国家元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政府首脑是国务院总理。故本题说法错误。14.答案 B。答案解析:根据宪法规定,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故本题表述错误。民法专项单选题单选题1.答案 A。答案解析:民法通则第 2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2.答案 D。答案解析: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民法通则第 140 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故排除 ABC 三项,故本题答案选 D。公共基础知识答案与答案解析第 4 页,共 47 页3.答案 D。答案解析:合同法第 54 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本题乙趁甲儿子重病急需用钱而与之订立合同,此合同依法律规定属于乘人之危可撤销合同。故本题答案选 D。4.答案 A。答案解析: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权,即依法丧失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法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