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英才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原创)(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中国现行金融制度已经严重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到了必须加以改革的地步。但是,如果进行改革就势必破坏商业银行的固化利益,导致地方政府与银行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强烈反弹。客观上,中央政府需要一个体制外第三方力量作为金融改革开路先锋,或者说需要一股避免正面强攻的迂回包抄奇兵,余额宝应运而生。一开始,余额宝是一种旧金融中介们还没有充分认识的新事物,因此在余额宝出现初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给余额宝提供了迅速壮大的机会。随着余额宝规模日益庞大,商业银行才感受到切肤之痛,开始组织反击。有人攻击余额宝导致货币市场资金短缺,危害国家经济安全,以耸人听闻的“吸血鬼”概念加以妖魔化,并强烈要求政府取缔余额宝,急于置之死地而后快。那么余额宝的本质是什么?其搅动中国金融一潭死水的力量从何而来?就产品自身而言,余额宝的本质就是以互联网为交易渠道的新型金融中介。它是一个把金融商品生产者和金融商品消费者高效聚合在一起的互联网中介服务商。这类互联网中介服务商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秉持“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力求以低利润率的高水平服务获得尽可能多的用户,有的甚至以初期无利润的高水平服务获得市场占有率,待人气爆棚之后才逐渐开始尝试收费服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互联网企业一开始就处于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善待客户是互联网企业求生存的基础和前提。但互联网技术、高收益率和“薄利多销”理念只是余额宝成功的基础条件,而不是其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金融产品成功的关键是信用。无论债券、股票、基金乃至房地产和收藏品,金融产品和类金融产品的价格归根结底取决于产品的信用,即产品向消费者履行保值增值承诺的能力,这决定着消费者是否购买以及愿意以什么价格购买,就像相信房价涨幅大于资金利率的投资者才会购买房屋。余额宝成功的关键因素来自阿里巴巴集团乃至马云个人的实力作为信用背书,再加上名企名人的新闻宣传效应形成的信用度提升,正因为很多人通过新闻了解到余额宝并相信自己的财富能够得到保值增值,才会趋之若鹜。这与传统商业银行借助国家信用达到高信用度如出一辙。商业银行贷款行为在余额宝冲击之下变得相对趋于良性,开始降低利率贷款给经济效益优秀的企业,而对高风险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业收紧信贷,这对于控制地方债务危机和房地产泡沫是有益的。当然,商业银行正常化必然意味着暴利的消失,但这却是中国经济的福音。因为余额宝及其蜂拥而出的追随者已经打破了银行固有的格局,形成了日益壮大的第三方力量,甚至迫使银行自己也纷纷推出各类余额宝。但正因为有银行获利者的强烈反弹,监管层也可以理所当然地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加强管制,以平衡体制内外力量,因此就有了央行限制第三方支付的政策。虽然其中拿捏并不一定得当,但监管层始终会追求改革与稳定并重的方针。其实,银行可以和余额宝形成一种正常的竞争关系。因为储户存款去向不仅仅取决于利率高低,还取决于可靠性。国有商业银行相对于私营企业,仍然具有信用优势,当下的许多中国人就因为担心余额宝们的资金安全问题而宁愿把钱存在年利率0.35%的活期存款里。正因如此,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14年全国“”期间不失时机地宣布存款利率管制放开在望。可想而知,一旦存款利率管制放开,银行存款利率上升,余额宝的发展势头就将受到遏制,对银行的威胁程度就会下降,市场竞争态势将趋于阶段性均衡。(黄人天余额宝有利于金融体系正常化,有删减)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关于“余额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额宝的出现不但使得地方政府强烈反弹,更引起了商业银行的恐慌。B.余额宝的成功,建立在互联网技术、高收益率和“薄利多销”理念的基础上。C.老百姓对余额宝的追捧,在很大程度上是信任阿里巴巴集团以及马云的个人实力。D.余额宝的资金安全问题也将成为制约其发展壮大的一大障碍。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信息的一项是:( )A.余额宝的出现,促使金融产品更加多样化。B.余额宝兴起初期,旧的金融中介对它重视度不够。C.商业银行和余额宝之间的竞争势必水火不容。D.相关部门将制定金融政策对市场竞争进行调控。7.余额宝作为“搅局者”激活了金融市场这一潭死水,请结合历史或现实,举例谈谈你对这类“搅局者”的认识。(5分)答案:_。参考答案:5.答案:A (原文没有递进关系)6.答案:C (最后一段的信息,央行的政策调整,会让市场竞争态势趋于阶段性均衡。)7.答案:可举例线上商务,如京东、淘宝等电子商务,刺激了实体商业网上门店的成立,如网上国美,苏宁等;移动、电信及联通三大家对中国电信行业的垄断,需要搅局者,如QQ语音、飞信、微信等的存在;朱清时创办南科大,打破现行高校体制,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去行政化等等。)略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l3题。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为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而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肩廌(zh)、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此外,“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老竹)。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1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外在的某些独特之处与 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B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 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C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 赞竹、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以韵文形式诞生的竹谱专著。 D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 的魏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 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 B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 所,是因为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C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 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D白居易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植竹记将封建文人 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 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B“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 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C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 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D将“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 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已确立了牢固的地位。参考答案: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文明与文明的延续性 在中国常出现这样的说法,即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绵不断的文明:毋庸置疑,中华文明呈现出突出的连续性特征,其发展谱系明晰,作为中华文明主要载体的汉字和汉民族都没有出现根本性中断。然而这个说法包含着另一个判断,即世界上所有其他历史悠久的文明都曾中断,或者业已中断。 但实际上许多古代文明也都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延续了下来,例如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先以印度文明为例。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在吸取当地文化基础上创造了吠陀文明。这一时期人们创造和接受的基本观念如因果、轮回、业报,此后一直是指导印度居民生活的核心精神,时至今日并未有根本性的改变。再如犹太文明,尽管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期犹太民族都生活在其他民族统治之下,并没有自己的国家,甚至流散到世界各地,但他们却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特有的以犹太教信仰为核心的文明传统。至于希腊罗马文明,恐怕很少有中国史学者会认可其延续性。其实,希腊人创造的文明传统经由罗马人继承和发扬,传承到近现代西方,这是我们理解整个西方文明的一条重要线索。希腊文明的核心精神如理性与民主却始终是西方文明创造性力量的源泉。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