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北京新源里职业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豚鼠中有几个等位基因决定其毛色:Cb黑色;Cc乳白色;Cs银色;Cz白化。分析下表中数据,找出能反映不同等位基因间显隐性关系的正确顺序( )交配亲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黑银乳白白化1黑黑220072黑白化109003乳白乳白0030114银乳白0231112A. CbCcCsCzB. CbCzCsCcC. CcCzCbCsD. CbCsCcCz参考答案:D【分析】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时:无中生有为隐形。本题是基因分离定律3:1的变形。【详解】(1)交配1,黑黑黑:白=3:1,说明黑对白为显性,白色为隐性,其基因型为CzCz,两个黑色亲本为杂合体,基因型均为CbCz。(2)交配2,黑白黑:白=1:1,为测交,亲本黑色为杂合体。(3)交配3,乳白乳白乳白:白=3:1,说明乳白对白色为显性,亲本乳白都是杂合体,其基因型均为CzCz。(4)交配4,隐乳白银:乳白=2:1:1,说明亲本银与乳白都是杂合体,携带有隐性白色基因,也说明银对乳白。该杂交的遗传图解为:P:CsCz(银)CcCz(乳白)配子: Cs Cz Cc Cz子代:CsCc CsCz CcCz CzCz 银 银 乳白 白化 1 : 1 : 1 : 1即银:乳白:白=2:1:1,与交配结果相符。由上述结果可知:银对乳白为显性。综上所述,这4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的正确顺序是:CbCsCcCz。故选D。2. 李斯特菌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细菌,该细菌的遗传物质是A. 脱氧核糖核苷酸 B. DNA C. RNA D. 核酸参考答案:B李斯特菌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故选B。3. 果蝇的白眼是伴性遗传的隐性性状,其相对性状红眼是显性,均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其后代中雌果蝇是红眼的比例是( )A.全部 B.1/2 C.1/4 D.0参考答案:A略4. 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A10KgB28KgC280KgD40Kg参考答案:C【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设直接来自植物为X1,小型肉食动物为X2,羊肉为X3有:X110%=1;X210%10%10%=1;X310%10%=1;得出:X1+X2+X3=280千克【解答】解: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写出三条食物链:植物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5千克,消耗0.50.1=5千克植物;植物羊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25千克,消耗0.250.10.1=25千克植物;植物植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25千克,消耗0.250.10.10.1=250千克植物所以人要增重1千克,共消耗植物280千克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及计算,难度不大,要求学生根据题意构建简单的食物网,然后根据能量流动传动效率来进行计算即可5. 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是下列的( )温度 能量 膜上载体蛋白质A B C D参考答案:D6. 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列四个图形。物镜镜头与标本最远时观察到的一组应是图中的 ( ) 参考答案:D7. 能正确表示形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 )氨基酸 C、H、O、N等元素氨基酸脱水缩合 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多肽 蛋白质A一一一一一 B一一一一一C一一一一一 D一一一一一参考答案:D8.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某学生得到的各条色素带颜色均较浅,下列原因分析中,不可能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取材的叶片本身颜色淡,色素总含量偏少 B未加入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C划滤液细线的次数较少,滤纸带上的色素含量较少D层析时滤液细线没入层析液中参考答案:D9. 下图是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来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 该装置一定要放在黑暗的环境中,避免光下光合作用的干扰B. 设置A装置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02,确保实验的科学性C. 温度会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D. 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C02的缘故参考答案:A因为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一定要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但是该实验用的是种子,不会发生光合作用,所以实验不必放到黑暗处,A错误;设置A装置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02,确保实验的科学性,B正确;种子的呼吸作用一般不受光照的影响,但温度会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度,C正确;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C02的结果,D正确。10.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要将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转动粗准焦螺旋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向左下方移动装片A. B. C. D.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要移动装片,由于乙图中观察区域在甲图中视野的右上方,实际上该区域在载玻片的左下方,因此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玻片;然后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调节光圈,最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故选C。考点:显微镜11. 将一个细胞中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 A.人的肝细胞 B.蛙的红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参考答案:D12. 除病毒外,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B个体C种群D群落参考答案:A13. 在胰岛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 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参考答案:C14. 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多位同学使用同一台显微镜时,不需要对目镜间距离进行调整B. 低倍镜下调焦距既需用粗准焦螺旋,也需要用细准焦螺旋C. 低倍镜下看清楚物象时,直接转换到高倍物镜会压碎装片D. 在低倍物镜下观察胞质环流现象,叶绿体运动比高倍物镜下更明显参考答案:B多位同学使用同一台双目显微镜时,需要对目镜间距离进行调整,A项错误;低倍镜下调焦距既需用粗准焦螺旋,也需要用细准焦螺旋,B项正确;低倍镜下看清楚物象时,直接转换到高倍物镜不会压碎装片,C项错误;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胞质环流现象,叶绿体运动比低倍物镜下更明显,D项错误。15. 两株高茎豌豆为亲本进行杂交,中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例如图所示,则高茎中的纯合子比例A.1 B.1/2 C.1/3 D.1/4参考答案:C16. 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A少 B多 C相等 D无规律参考答案:B17. 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 )A A-P-PP B A-PPP C APP-P D APPP参考答案:B略18. 下面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和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B只有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只有通过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和有关 参考答案:B19. 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蓝藻、香菇 B烟草、变形虫、链霉菌(放线菌) C小麦、番茄、杨树 D酵母菌、灵芝、土豆参考答案:C20. 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 )A. 脂肪酸 B. 核苷酸C. 氨基酸 D. 氨基酸或核苷酸参考答案: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是氨基酸,合成RNA的原料是核苷酸,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考点定位】酶在代谢中的作用21.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蛋白质的元素只有C、H、O、NB蛋白质具有运输、调节、免疫等功能C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氦基酸都有20种D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参考答案:B【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解答】解:A、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C、H、O、N,有的蛋白质还含有S(如胰岛素)、Fe(如血红蛋白)等,A错误;B、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调节功能(如胰岛素)、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等,B正确;C、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氦基酸最多有20种,C错误;D、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D错误故选:B22.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组成酶的单体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B. 冬季,人体内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