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数学应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韩雪数学作为小学的一门必修的基础学科,基于它的两大基本功能:其一,数学是生活实践和其他学科研究的工具;其二,数学一直被看成是训练思维的精华,培养逻辑推理,锻炼创造能力的一门有效学科。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数学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适应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去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并努力探求解决途径和方法的心理取向,是创新的动力源泉。1.积极创设宽松的、富于活力的教学气氛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过程,为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即创造一个自然 、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学习。在欢快的氛围中,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建立双向交流机制,这样就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效拉近师生感情的距离。教师要多使用些鼓励的语言, 增强情感交流、传递和感染的力度,充分采用亲切的语调、期待的目光、及时的鼓励等方法,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2.创设问题情景,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好奇是人类创造行为的源泉,是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是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教师要注重教学中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景,利用数学学科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果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把知识与相关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学生们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往往会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通过直观,加深知识的理解。加以经过精心的设计安排教学语言,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探讨和解决问题,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创新意识也就会不断增强。学生并不缺乏生活经历,缺乏的是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观念和能力。二、以实际生活事例为题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1.生活化思维训练在教学中,要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把生活引进课堂,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这是目前数学教育的趋势和方向。因为通过解决问题和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所要达到的学习目的,对于我们的社会具有极大的重要性。科学研究的发现表明,在数学课堂里,所学到的一般解决问题的技能,在某些情况下能够迁移和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其它场合,在课堂上学会了那些用于解决问题的原理,比那些还没有用于解决问题的原理更有可能迁移到其他解决问题的场合。2.数学化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三、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在创新意识的激励下,灵活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和多种思维的变换功能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成品的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1.强化“变式”“求异”训练,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培养创造思维。在习题教学中,要精选例题对学生进行灵活多变的变式训练。可采用改变叙述方式、改变已知条件、改变题目类型等方式进行变式,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寻求多种解题思路,促使学生通过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思考,由寻找唯一正确答案的集中思维,拓展转变为多方位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2.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数学课程内容是现实的,并且“过程”成为了内容的一部分,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综上所述,教育创新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必须将教育理论创新与教育实践创新相结合,推进整个教育创新,更好的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而作为数学教师更应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有关创新教育学说,使之与数学教学有機结合,并创造条件,扬已之长,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实验,找出其能力培养的生长点,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做出不懈的探索。同时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加深了对数学本身知识的理解,调动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动机,培养了学习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全文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