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物学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方杰+韩德民+尹若春摘 要安徽大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依托学校厚实的动物学学科优势,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评价体系等各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改革,对动物学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充分发挥该课程在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以适应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需要。关键词动物学;研究性教学;课程改革 G642 A 2095-3437(2017)09-0060-0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性转变视为重要的切入点。1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目的是“追求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学习”,特别强调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学策略和方法2;我国当前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3研究性教学尽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称呼不同,组织实施的方式各种各样,但本质上都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的学习方式。4传统的高校教育局限在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其以教师为主体,侧重于传授的过程;而现代的教学方式更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学习。5在这样的教学观念下,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中,适应性最广泛的就是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模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研究性教学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个人价值,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探究的能力以及协作交往的能力等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6目前,国内对于研究性教学仍处于研究和探讨阶段,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必然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建构研究性教学模式,可以探索出一种适合新时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模式,满足社会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使高校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从而引領学科发展。近年来,安徽大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依托学校厚实的动物学学科优势,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评价体系等各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改革,对动物学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充分发挥该课程在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以适应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这可以点带面,对其他相关课程的研究性教学起到示范作用,以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和地方建设对生物科学专业高素质创新型拔尖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安徽大学在省内高校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一、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通过课程建设,我们重新认识了动物学课程的定义与范围,以动物系统进化为主线,以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为重点,以动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核心,着重阐明动物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规律,改变过去以分类群为教学线索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更富于启发性。同时,我们增加了动物行学内容,提高了知识的趣味性;“以人为本”,增加了更多联系人类的起源演化、个体发育、生殖健康、与生活质量有关的内容,突出了知识的前沿性和实用性。我们还密切关注其他学科的发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基于长期的思考、探索和实践,我们发表了“动物生物学”教学对生命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作用和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的问题与改革思路两篇教研论文,更加准确地把握了动物学课程的定位。二、及时完善教学大纲,整体优化教学计划通过课程建设,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制定出了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目标设定、内容整合、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参考资料选用与教学资源配置、评价考核等符合研究性教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适应了新形势下拔尖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三、科学撰写课程教案,适时编著课程教材我们通过课程建设,按照研究性课程的特点,科学撰写了满足拔尖创新性人才培养需要的教案。同时,广泛联系了国内动物学界的同行,并吸纳有关兄弟院校共同参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正在编写一套融系统性、基础性、多样性、前沿性、应用性、趣味性、文化性于一体的新的动物学立体化教材。目前教材已经完成了初稿,拟适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我们还编写了动植物野外识别摄影图鉴,并已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以此作为开展动物学研究性教学的辅助资料。四、努力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手段通过课程建设,我们打破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采取了“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课前自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讲重点、难点、关键点(占每次课时的1/2时间),其余1/2时间采取学生自己讲解、教师提问、集体讨论、辩论等形式,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根本性转变,适应新时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动物生物学教学网站,报道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拓宽学生视野,提供交流平台。首次采用双语教学,所有课件均采用英文,并配备有英文阅读资料。购置了一批教学标本和模型,极大地加强了学生对动物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图片、视频、模型、标本、网站等),探索“动态”的教学方式,将静态的知识生动化,最大限度地丰富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寓教于乐。每学期邀请校内外动物学领域的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开设专题讲座3-4次,让学生提早领略到本学科领域各类杰出人才的风采,和他们面对面交流。这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热情。五、理论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通过课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保证验证性实验、加强综合性实验、鼓励探索性实验。2.加强野外实习基地建设。重点加强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小课题的研究。如对部分蝴蝶物种进行全序列基因组测序、步甲科和天牛科昆虫的区系和多样性研究等,相应成果正在进一步完善和整理之中。3.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结合教师科研,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实验、挑战杯、开放实验室等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大四时在前期科研训练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保证科研训练的延续性。开展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可以使部分学生提前参与科学研究,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获得感性认识。endprint六、科学与人文并重,拓展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课程建设,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开展天鹅养护、动物保护协会、环境保护协会等课外科技活动。与我校有着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的岳西鹞落坪、黄山猴谷、铜陵淡水豚、池州升金湖等保护区,将课程建设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暑期社会实践、科普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获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情怀。七、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课程建设,改革考核评价模式,坚持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体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人格发展、研究成果,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显性知识考核与隐性知识考核、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结合起来。这种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平时成绩的考核,但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总之,通过动物学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施教,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突出教师的指导与促进作用,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查阅文献、质疑、善问的科研能力,认真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组织管理、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营造一种崭新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的意境,为学生学习后续的相关课程乃至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叶文玲, 樊霆, 陈海燕等. 环境生物学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信息,2014(7):12-24.2 張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1(5):14-18.3 张华,仲建维.研究性学习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教育科学研究,2004(3):5-8.4 卢晓梅,杨艳燕,居超明.生物学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05(3):47-49.5 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25-28.6 王平祥,陈晓琳.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4):67-68.责任编辑:陈 明endprint -全文完-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