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一.教学目的科学概念:测量不同的物理量可以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性质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大小。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统计梳理已有知识,积极自行做好科学知识点的整理复习。树立细致、有步骤的学习态度。二.教学重点准确估测待测物体的重力大小,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三.教学准备1.为小组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一盒、小物体等各种待测物体、皮筋(测量书本重力时使用)、薄塑料袋(测量不方便钩起的重物时使用)、每人一张记录单。2.教师准备:几种不同样式的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刻度板的模型、演示用弹簧一根,钩码等重物。四.教学过程1.已有知识梳理(1)你曾经学过哪些测量工具?使用的测量工具名称是什么?(2)仔细观察,这些工具具有哪些相同特点?(3)如何测量力的大小?(测力计)2.认识测力计的外形、构造、制作原理(1)演示:把螺旋弹簧的一端竖钩在铁架上,在弹簧下端挂钩上依次挂上1个、2个5个钩码,观察弹簧逐一伸长的程度。(2)提问:从这个实验中发现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3)讲述:当弹簧受力小时,伸长小;当弹簧受力大时,伸长大。(4)提问:那么,当我们看到的弹簧被拉得比较长时,就可以知道它受力的大小情况如何?当我们看到弹簧被拉得比较短时呢?(5)讲解:人们利用弹簧的伸长长度随拉力增长而增大的关系制成了能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做“弹簧测力计”。(6)测力计一般都有弹簧、指针、底板、刻度、提环和挂钩。(7)讲解:要利用测力计测定力的大小,首先要知道表示力大小的单位是什么。力的单位名称叫做“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100克力1牛顿 (100gf1N)这是为了纪念在力学方面作出伟大贡献的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而定的,全世界都统一用“牛顿”作力的单位。(8)仔细观察你手中测力计的刻度,你有什么更细致的发现?观察测力计上标有“牛”或“N”的刻度。测力计的刻度上标的最小数值?0刻度线在哪里?哪里相当于测力计的指针?刻度上标的最大数值是多少?(5牛顿) 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顿?(0.1牛顿)。找到1牛顿的刻度。3.感受1牛顿力的大小(1)你感受过1厘米的长短吗?你感受过1分钟的长短吗?可是你体验过1牛顿的力究竟有多大吗?(2)分组实验:粗略感受1牛顿拉力的大小。同桌两位同学一起做。一人用手握住测力计的筒身,另一人将食指钩在挂钩上慢慢拉动挂钩,待指示为1牛顿的位置时,体会1牛顿的拉力有多大。两人轮换着做。用测力计可以测定力的大小,也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重力。物体的重力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而产生的,也是力的一种形式。当把物体挂在测力计下时,就相当于有一个拉力向下拉测力计的弹簧,这样就可以测出物体的重力了。粗略地试一试几个钩码的重力是1牛顿?4. 如何使用测力计(1)讲解、演示:怎样正确使用测力计呢?主要有以下几点:使用测力计之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处。调零。手握住测力计的提环,让测力计竖直垂下,然后在挂钩处挂上重物,把重物提起。注意不能让指针或挂钩卡住测力计的其他部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读数时,重物必须悬空,让视线与指针相平。每个测力计都标有允许测量的最大数值,测力时不可超过这个最大数值,不然的话,测力计会被损坏。(2)学生分组练习测量钩码和其他小重物的重量。(3)汇报测量的结果。注:先估计,再实测;在记录表中算出估计值和实测值两者相差多少,要求尽量估测准确一些。(多测量几次估计就更准确了。)5.巩固练习(1)检查同组同学的测量过程有没有错误或不足之处,帮其改正。 (2) 总结:测力计是根据弹簧的什么性质制成的?力的单位是什么?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量时要注意哪几方面?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大小的记录物体的名称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教学反思:1. 方法指导的清晰化学生自主研究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以及刻度的特点,从理性的层面深入的帮助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有了这个基础,学生对于使用弹簧测力计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指导学生感受1牛的力有多大时,我设计两个小活动:一个是由同桌帮忙握住提环然后用手拉一拉挂钩,当产生1牛的力时,体会体会;另一个是尝试测量多少个钩码的重力大小是1牛顿,从学生汇报的结果中发现,两个钩码好像是1牛左右的力,这里有了一些不精确的误差,从而引出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渗透科学规范的使用科学仪器的意识。最后巩固学生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整个活动,从感知力的大小-认识弹簧测力计-使用弹簧测力计-制作弹簧测力计(课后完成的作业),环环相扣,活动结构清晰,思维顺畅。在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测力计时,我只是用几点简单的文字叙述了一遍,学生当时理解并记住了其中的意思,可是在真正的使用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一部分学生的方法是错误不准确的,有的不能保证视线与指针相平,有的不能做到及时估测,更多的是使用之前没有进行调零的准备工作。我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老师的加强指导和正确示范避免掉。这个环节当中,可以请一名学生到台前当场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让台下所有同学帮助他指出使用时出现的错误做法,这样一来不光台上的同学记得牢,也给所有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正确引导,从而避免了错误的出现。2.过渡语需要不断的改进。舒服的课堂需要顺畅的感觉。在设计这课时,最担心的就是过渡语的精练与恰倒好处。而本课中,所体现的这点还是不够到位的,需要多多磨练。仅举一例说明,当教给学生感受1牛力的时候,我的过渡语显得生硬无趣,我想如果能够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中逐步引出会更好的,比如可以先让学生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是多少,说一说1秒钟大概有多长等等,学生都很容易回答出来,进而过渡到你体会过1牛顿的力的大小吗这个问题。如此一来,不但教师的教学语言丰富了,而且学生也很自然地进一步进入到了活动环节当中来。3.上科学课的感觉有缺失,应与生活紧密相联系。科学课自有科学课的个性。作为科学教师,首先要找到科学课的味道。在今天的课中,我试图找到与学生共同探讨的感觉,然而语言的生硬确让我有些力不从心,学生的兴趣调动多少有些不尽如人意的。课后,我做了思考,或许一种“顺畅”才是课的根本,今天的课中,虽然做到了用词用句的科学性,却少了些人性味,与实际生活缺少联系。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在语言的科学性中掺入人性味,造就和谐的师生共同探讨的课堂气氛。还要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弹簧测力计通常有两个刻度,一边是测量物体重力大小的,另一边是测量物体质量的,那在生活中买菜时可以用来称量蔬菜的质量,这样的“称”使用起来更方便,许多老年人经常使用。4.内容枯燥,缺少点睛的趣味吸引。这是一节典型的学习使用工具的方法教授课,很容易枯燥乏味,这一点我做的很欠思考。课后,我想如果可以将“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在课堂上讲一讲,效果一定会更好。学生可以一下子从生硬的理论和技能学习中投入到有趣的小故事中,这样不仅学生对知识点记得牢固,而且很大程度上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可以使学生在牛顿身上学到了科学思考的精神,从内心产生学好科学的主动愿望。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