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隆中对是诸葛亮传的前一部分文字,题目是后加的。虽是节选,但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洞察时势和远见卓识,表现他擅长依据客观形势制定建国方针,以统一天下。我打算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课文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行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行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行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行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译文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宠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经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的确这样。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情愿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探望,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探望他。”于是刘备就去探望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气,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方法很少,最终因此失败,造成今日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实行怎样的计策呢?”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孙权占据江东,已经验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行谋取他。荆州的北面限制汉、沔二水,始终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也许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莫非没有占据的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袤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靠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益州牧刘玲昏庸软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盛富有、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疼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著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犹如口渴一般,假如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假如发生了改变,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假如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刘备说:“好!”从今同诸葛亮的情意一每天地深厚了。关羽、张飞等人不兴奋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安静下来。教案教学设想隆中对是诸葛亮传的前一部分文字,题目是后加的。虽是节选,但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洞察时势和远见卓识,表现他擅长依据客观形势制定建国方针,以统一天下。文章第4段“隆中对策摆事实,讲道理,理由足够,结论明确,对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说理实力大有好处。教学时应结合这一段进行必要的读写训练。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词义改变现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应结合课文,并联系过去学过的文言文讲正确,讲清晰。学习本文还应留意引导学生相识诸葛亮在青年时期就有远大理想、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并从中受到教益,立志培育自己成为有用之才。课时支配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课前打算,布置预习要求1打算一幅三国形势图,标明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人当时所占据的地盘。2要求学生课前仔细朗读课文,结合看注释,查字典,初步体会各段的主要意思。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解题。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补充以下要点:1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仁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出名。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三、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1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阔农夫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实行起义,规模的为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2各地豪强武装在镇压农夫起义军过程中,占据地盘,相互混战,形成割据局面。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等。以袁绍势力为,占有现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刘表占有现在湖北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张鲁占有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3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别地位(汉献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以几万兵力击败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到了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几乎限制了整个黄河流域,成为势力的军阀。4刘备靠镇压黄巾起家,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01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公元207年,经徐庶举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课文即记载了第三次会见时谈话的内容。四、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相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驾驭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陇:lng,通“垄”。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陈涉世家“辍耕之陇上”),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种植农作物。本文中“陇”和“亩”结合在一起,泛指田地。好:ho,喜爱。颍:yng,不要写成“颖”就:接近,趋往,动词,与现代汉语作副词“就”的说明不同。诣:y去到,一般用于到上级或所敬重的人的地方去。屏:bng,屏弃,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颓:tu,崩坏,倒塌。度:du,估计、衡量。信:通“伸”,伸张。用:因(此)。猖獗:颠簸受挫。和现在的通用义不同,要特殊留意。胜:shng,尽。数:sh,计算。挟:xi,挟持,限制。沔:min,水名。会:gu,指会稽郡,今浙江北部。殆:di,也许(另一义为危急)。资:资助,赐予,动词,现在通常和别的词结合作名词用。暗:n,昏暗,愚昧。殷:yn,富有。五、老师逐句领读课文,学生在跟读时要留意句中的停顿和重音六、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留意重音和停顿七、布置作业朗读课文,对着注释,试着口译课文。其次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本堂课引导学生边读边口译课文,要求采纳直译法,忠实原意,字字落实;针对学生理解的不准确或有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并重点提示下列词、句,要求学生加深理解,留意积累,驾驭规律。一、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要移到谓语前。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经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2“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3“曹操比于袁绍”曹操和袁绍相比。4“信义著于四海威信和正义在全国都很显著。二、几个难句1“跨州连郡者”指限制几个州郡的地方军阀。州、郡,均为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域。2“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岂有意乎?”两个“岂”字都不能译为“莫非”,应译为“可”,表示一种委婉而期盼的语气。(一说“岂”,相当于“其”,表语气,亦通。)三、学生朗读课文四、布置作业1整理笔记,驾驭并积累重点提示的词和句子。2熟读第3、4段。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初步理清全文思路全文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为人。其次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举荐诸葛亮。第三部分(第3、4、5段):写刘备三顾草庐,着重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任。三、精讲课文第三部分1思索:“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怎样的看法?刘备的话有哪几层意思?明确:五个宇表明白刘备求贤若渴的看法,又表现了诸葛亮对进退出处大节非常慎重,必得贤明知遇的君主然后才肯出山的看法。这一段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了“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两个回目来写。“三顾草庐”一回,写得曲折起伏绘声绘色,而本文是历史著作,只用了五个字就把过程交待清晰,文字极其简炼。刘备此时的心情是非常着急的,但看法虚心恳切,语气委婉有致,措辞简明得体。分三层意思:(1)概述当前政治形势,站在汉王朝的立场,对曹操等人表示了剧烈的愤恨,对汉王朝的命运表示深切关注。(2)申述自己的理想和境况,俨然以兴复汉室、剪除*恶为己任。(3)表明几次相访的意图,询问诸葛亮除*兴汉的大计。这番表明,恰合诸葛亮的理想,于是他才提出了的“对策”。2思索:诸葛亮的对策为什么要先从形势谈起?他又是怎样有理有据地分析各方面的政治军事力气,为刘备作出除*兴汉的决策的?明确:先从形势谈起,是对刘备说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也是为下文确定策略供应依据。诸葛亮的应对可分两层来分析:前一层是对时局以及曹操、孙权、荆、益二州的政治、经济、军事力气、地理形势等的分析及对策。(1)论曹操:曹操是“兴复汉室”的主要障碍,是刘备的头号敌人,也是诸葛亮出山后直至逝世前坚持讨伐的惟一目标(包括以后的曹魏政权)。对曹操的分析是:先以袁绍作反衬,突出了曹操的谋略出众,能以少胜多,转弱为强;次写曹操军事力气的雄厚(“百万之众”);再次写曹操政治地位优越(“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得出结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