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与防治 学案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概述学习目标: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学习内容: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定义: 2.形成条件:诱因:要有。承受客体:要有受到损害的。3.自然灾害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事件-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二、自然灾害/灾情 成因系统1、自然灾害的成因自然成因从自然环境五要素角度考虑:、水文、生物、土壤;人为原因:从当地人类活动各方面考虑-农业、工业、交通等-重点关注和。2、自然灾害的灾情成因系统三、自然灾害的分类分类的主要依据:灾害的自然界异变: 岩石圈异变地震灾害、地质灾害 大气圈异变气象灾害、洪涝灾害 水圈异变 海洋(水文)灾害 生物圈异变生物灾害分类的其他依据:灾害特点、灾害管理、 四、自然灾害的特点1.具有严重的性2.具有突发性和渐发性地震、火山、台风等发生过程较短,破坏性较强。旱灾、土地荒漠化持续时间长,积累持续,更严重。3.发生种类、频率具有性4.性(连锁发生)五、自然灾害的影响(1);(2)财产损失: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经济损失通常高于数倍的经济损失;(3)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具有性和性。六、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灾情“缩小”(1)社会经济基础,政治地区:救灾系统完备,能迅速救援恢复,缩小灾情;(2)在社会发展初级阶段,人口财产密度,缩小灾情;(3)在灾害区,减少人类活动;(4)利用缩小灾害。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1)社会经济基础,时局地区,放大灾情,“天灾人祸”并行;(2)人类活动进入高风险区;(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口、财产集中,资产密度加大的阶段(或地区),灾情。辩证看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灾情从易损程度看,应较;从地表环境稳定程度看,应较,灾情严重。但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后,又可减轻灾情。七、防灾减灾方针:以为主,结合。八、世界主要灾害自然带(1) 灾害带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2)北纬(度)环球灾害带 大陆地震 沿海-风暴潮、热带气旋 内陆-山地地质灾害,冻融灾害 另:雹,旱,洪涝九、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 灾害种类 ,灾次 ;(2). 成灾人口,灾情严重;(3). 自然灾害的时空差异显著。主要的地质灾害(一)地震学习目标:地震的发生机制、分布及防御措施。学习内容:1、地震定义: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以形式传播,引起地面震动。 2.特点及主要描述参量(1)能量大小震级 只有一个;破坏性地震-级以上。(2)破坏程度烈度 112度影响因素:、震源、地质构造、其他(如地面建筑)等。(3)地震构造示意:震源,震中,震中距,等震线(4)地震波分S波(波)和P波(波)(5)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3.成因主要:地壳中的岩层在的长期作用下,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的应力超过岩层承受限度使其突然断裂或错位构造地震其他:火山,岩洞崩塌,陨石,人为活动等 4.分布(一般;世界;中国) 世界地震带:地震带;地震带中国地震分布:5.地震的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中国灾情,特别严重在南北地震带,华北,台湾。6、地震防灾减灾(1)主要手段基本方针:为主方针:以为主,结合 救灾方针:依靠,依靠,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与扶持。(2)板块交界多环太/地中海喜马内陆活动性断层;90以上为地震。是引起地震的最主要原因 (3)灾害防御(防灾)(抗灾) 非工程性防御;工程性防御:改变,防止或减轻灾害的强度;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财产等相遇;改变财物等的。灾前准备灾中应急(救灾):对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对灾害源检查加固;抢救生命;抢救财产、设备;发放。灾后重建(灾后恢复):目的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增强未来灾害的。形式:、民间救济、6、地震防灾减灾(1)主要手段 地震灾害;防震减灾教育;预案演习;提高建筑物等。(2)防避(自救与互救)家庭防震:应急包;应急卡片;清理物品(床下或牢固家俱腾空)地震时:把握十几秒自救机会自救互救:先救,后救;先易后难;先救生,后救人。主要的地质灾害(二)滑坡和泥石流学习目标:泥石流、滑坡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学习内容:(一)泥石流1、泥石流定义由或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2.特点及主要描述参量特征:突然爆发;流体沿山沟前推后拥;很短时间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漫流堆积。3.成因高低起伏的地表在作用和外力作用下形成。发生的基本条件(自然):(1)山高谷深,地势,利于水流汇集;(2)有丰富的物质:如大量石块、泥沙、松软土壤等;(3)多或,短时间有大量水流。人为原因:4.分布(一般;世界;中国) 空间:山区中广泛又相对。时间:与相对一致的季节变化-雨季降雨高峰期或连续降雨后激发5.泥石流的危害6、防灾减灾不同地区的泥石流有不同的特点,相应的治理措施也应有所不同。(1)在以坡面侵蚀及沟谷侵蚀为主的泥石流地区,应以措施为主,辅以措施;(2)在崩塌、滑坡强烈活动的泥石流区,则应以措施为主,兼用措施;(3)在坡面侵蚀和重力侵蚀兼有的泥石流地区,则以综合治理效果最佳。自救:暴雨后格外警惕;要向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向处逃避;切忌顺滚石方向往跑;保护头部;山区扎营避开谷底通道、河道弯曲汇合处。(二)滑坡1、滑坡定义 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作用下沿一定的向下滑动的现象 2.特点及主要描述参量滑坡体位置越,体积越,移动速度越,移动距离越远,活动强度就越高,危害程度也越大。3.成因自然:岩体或土体,地势起伏,植被覆盖的地区。人为:;。4.分布(一般;世界;中国) 山地丘陵,频繁地区广泛又相对集中中国-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贵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5.滑坡的危害:掩埋房屋、破坏农田、建筑物和道路,摧毁城镇厂矿,破坏交通、土地、植被,造成人员伤亡。6、防灾减灾(1)方针:以为主,防抗救结合 工程措施:山体(2)防避(自救与互救)天气后格外警惕;如有迹象马上转移疏散。【探究活动】以西南地区为例,说明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主要的气象灾害寒潮学习目标:寒潮的形成机制、危害及措施。学习内容:1定义2特点及主要描述参量(1)寒潮的标准一般是冷空气过境后,气温在一天(24小时)内降低以上,同时那一天的最低温度又在5以下时,我们才把这股冷空气叫作寒潮。但因各地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不同,寒潮标准也不相同。 (2)三条入侵路径:;。(3)中国影响范围大,频次高 3成因思考:强冷空气为何来自高纬地区?思考:冷锋过境时,会对天气有何影响?4分布(一般;世界;中国) (1)空间:北半球纬度地区(2)时间:,冬,不同季节天气有不同,3-4月最强(3)中国: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较小地区:台湾、。雪灾天气原因分析A大气环流异常1)冷空气南下,持续时间长; 2)副高偏强偏北,使冷暖空气交汇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 3)南支槽活跃,近十多年来少有,暖湿空气持续输送; 4)冷暖空气交汇区,由于暖湿空气位于上部,形成对流层中低层稳定的逆温层,是大范围冻雨出现的主要原因。 以上内容在灾情成因系统中算什么? 致灾因子BLa Nia推波助澜(4)空间表现不同:北方: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南方:降温;冻害;雨雪;冻雨频率:东北,华北,西北,华南(5)地形对寒潮的影响 材料1:郴州市位于湖南的南部,与广东韶关市交界。郴州流传有句俗语“马到郴州死,船到郴州止,人到郴州打摆子”。这里山多地少,但是中国有名的有色金属基地。产业结构以农业和采掘工业为主。材料2:气象专家分析说,“南岭静止锋”是造成郴州严重冰雪灾害的罪魁祸首。“南岭静止锋”是气象专家多年来观察到的一个独特气象现象,成因是北下的冷空气和南上的暖湿气流冬季经常在郴州一带交汇,一旦双方强度势均力敌,就会形成灾难性的冰冻雨雪天气。今年的“南岭静止锋”时间长达余天,气象部门观测到的冰冻最大强度达到毫米,均刷新了当地的气象纪录。(1)在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中,湖南最严重的不是北部的岳阳、中部的长沙,而是郴州市。试分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5寒潮的危害、大风、雨雪、冰冻、暴风雪、沙尘暴;交通:堵塞、电信电力中断、海上翻船;农业:冻死牲畜;农作物遭受季节影响不同。6防灾减灾-主要手段防避(自救与互救)寒潮(蓝-黄-橙) 防御指南:(1)人员要注意,水产养殖品种应采取一定的措施;(2)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进行,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3)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4)留意有关媒体报道大风降温的最新信息,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5)在生产上做好对大风降温天气的防御准备;(6)相关应急处置部门随时准备启动应急方案。 寒潮的好处?带来雨雪缓解;杀死;带来资源;缓解大气污染;地球系统交换生态平衡。洪涝灾害学习目标:洪涝灾害的成因、危害及措施。学习内容:1定义 (1)洪水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泊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2)涝渍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多发生在蒸发、排水不畅的低洼地。2特点及主要描述参量(1)常见,危害面广,损失重(2)洪水分类: 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多发纬度山区);冰凌洪水(凌汛) (黄河宁夏河套段、山东段;松花江部分段-自纬流向纬的河流)。 (3)洪水多与渍涝接连发生3成因【探究活动】分析长江中下游多发洪水的成因自然原因:气候 湿润 水量大 遇普降地形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