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赏析小学生的春节古诗词 春节不知不觉在忙劳碌碌中到来,每到这个时刻,每个人都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好好和家人及亲戚团聚一般,以续亲情以报亲恩以示孝顺。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特有的文化情缘。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赏析小学生的春节古诗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赏析小学生的春节古诗词1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唐代: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译文 跋涉在道路坎坷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急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慢慢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注释 迢递:遥远貌。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 羁危:在艰险中羁旅漂泊。 “烛”:一作“独”。人:一作“春”。 转于:反与。僮仆:随行小奴。 飘:一作“漂”。 明日:指新年。岁华:岁月,年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三、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诗人落寞情怀。五、六两句写远离亲人,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更表达出思乡之切。最终两句寄盼望于新年,飘泊之感更烈,自然真实。全诗用语朴实,抒情细腻。离愁乡思,发泄无余。其中“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一句,从王维宿郑州“他乡绝俦侣,孤案亲僮仆”化出。本诗作为“万里身”、“异乡人”的深绘,更加悲恻感人。 崔除夜有感:“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此所谓真诗,正不得以晚唐概薄之。按崔此诗尚胜戴叔伦作。戴之“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已自惨然,此尤觉刻肌砭骨。崔长短律皆以一气斡旋,有假设口谈,真得张水部之深者。如“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皆本色语佳者。至春夕一篇,又不待言。 赏析小学生的春节古诗词2 守岁 宋代: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译文 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 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愿谁能够拦遮! 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 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 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 漫长夜坐灯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 明年莫非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 努力疼惜这一个夜晚,少年人意气还可以自夸。 注释 垂尽:快要完毕。 壑(h):山谷。 修鳞:指长蛇的身躯。 强(qing):强求。 哗:一作“喧”。 挝(zhu):击,敲打,此处指更鼓声。 灯烬(jn):灯花。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局部。 北斗斜:谓时已夜半。 蹉跎(cutu):时间白白过去,光阴虚度。 赏析 守岁,十六句,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六句:“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这里用生动的譬如说明守岁无益,从反面人题,跟前两首有所不同。这个譬如不但形象生动,而见辰龙巳蛇,以蛇比岁,不是泛泛设喻。这六句的前四句写岁已将近,后二句写虽欲尽力挽回,但徒劳无益。“系其尾”字面虽然用晋书贾后传“系狗当系颈,今反系其尾”的话,但在行文中完全以“赴壑蛇”为喻:到了除夕,已经是末梢了,倒拔蛇已不大可能,何况只抓蛇尾巴梢,哪里能系得住呢?以这样六句开头,似乎说这个风俗无道理。要写守岁,先写守不住,不必守,这是欲擒故纵,使文字多波澜的手法。 中间六句是其次个层次:“儿童强不睡,相守夜谌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这个层次写守岁的情景。一个“强”字写出儿童过除夕的特点:明明想打磕睡,却还要强求欢闹。这两句仍旧是作者回味家乡的风俗,而不是他在凤翔时的情景。这一年苏轼才二十六岁(虚龄二十七岁),膝下只有一子苏迈,虚龄五岁,不行能有这两句所写的场景。“晨鸡”二句将守岁时的心理状态写得细腻入微,“坐久”两句将守岁时的情景写得很逼真。这两句主要是针对大人守岁所说的。纪昀很观赏这十个字,说是“真景”。事实上这是人人守岁都有过的感受,他能不费劲地写出来,增加不少亲切感。 最终四句是第三个层次:“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这个层次与开头第一个层次的欲擒故纵相参照,说明守岁有理,应当疼惜将逝的时间。正面交代应当守岁到除夕终点。结尾两句化用白居易“犹有夸大少年处”,意在勉励苏辙。苏辙在京师侍奉父亲,苏轼盼望两地守岁,共惜年华。这个结句含有踊跃奋勉的意味,是点睛之笔,使全诗精神陡然振起。 苏轼的守岁,诗意明白易懂,旨在勉励自己惜时如金。作者用形象的蛇蜕皮喻时间不行留,示意要自始至终抓紧时间做事,免得时间过半,虽勤也难补于事。努力应从今日始,不要让志向理想付诸东流。 赏析小学生的春节古诗词3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近代: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成功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译文 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笑语喧哗,非常喧闹,红岩村的年青同志送来梅花,更增加了节日气氛。 大家在一起举杯相互敬酒,表达着新年的祝福,散席后众人意犹未尽,又一起品尝这成功茶,谈论当今时事。 只有精忠才能报答祖国,如今祖国正遭外侮,烽烟遍地,没有地方去寻求一家安乐。 我们在陪都重庆载歌载舞地庆祝新年,但不要忘了延安,让我们遥祝延安解放区旺盛兴盛。 注释 口占:随口吟出,不打草稿。 红岩:指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红岩村。士女:青年男女。 屠苏酒:酒名。此指宴会上所饮之酒。 成功茶:当时重庆市商店出售纸包茶,名“成功茶”,表示预祝抗日斗争成功的意思。(诗人自注) 陪都:指重庆。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原来在南京,因陷落,临时迁至重庆,故称陪都。 景物华:景物有光荣。此为祝颂延安旺盛。 鉴赏 这首诗从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围坐一起共度元旦的盛况写起。“笑语哗”可以想见当时的热情情景。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一浪盖过一浪。蒋介石此时正加紧实施其阴谋,一边筹划军事进攻,一边政治上排挤共产党,耍弄两面派手法。这样办事处的同志肩负的担子更重了,环境更为恶化;他们一面要揭露蒋介石的假抗日的阴谋,把事实真相告白天下,并进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另一面还要阻挡蒋汪合流的趋势,分化、瓦解敌人,孤立少数顽固派,团结大多数以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办事处的同志时刻感受到肩上担子的份量,始终兢兢业业地工作,但也没有完全放在心上,而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好整以暇,谈笑自假设。他们坚信困难只是短暂的,正像乌云过后是晴空,最终的成功必须属于中国人民。况且过去的这一年,对于我党和办事处来说都是困难、惊慌和坎坷备至的一年,新的一年的降临总会给人带来一线盼望。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大大喧闹一番,目的不外庆贺困难的1941年最终过去了,期望新的一年带来祥瑞如意。让旧日的阴云在欢乐中拂去,以便轻松地步入新的一年,期望在新的一年中革命事业能够蒸蒸日上,跨上新的台阶。在这“笑语哗”中,表达出革命者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红岩士女赠梅花”那么描述出宴会上同志们互赠梅花表达祝愿的动人场景。梅花傲霜斗雪,绽放严冬的超凡绝俗的名贵品德,历来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就盛赞了梅花的这种高洁品德。再者,梅花还是报春的使者。“为报春信息,不怕雪安葬”。梅花的含笑宣告了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降临。因此互赠梅花暗寓两层意思:一是以梅花象征办事处的同志们身处白色恐惧之中,不与敌人同流合污、不向敌人屈服的冰清玉洁的品德,二是表达抗战成功的春天即将到来的盼望。在天寒地冻之际,手把青梅嗅,人们仿佛倾听到春天坚实的脚步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至。这既是革命者乐观信念的表达,也是人们对前途的美妙祝福。 “举怀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成功茶。”把宴会的气氛推至高潮。宴会上大家举杯欢歌,开怀畅饮,共同表达对美妙前途的祝福。俗话说:“人逢知己干杯少。”况且平常大家都工作繁忙,难得有时机聚在一起抵掌而谈,自然要借此尽情解放一下。于是飞壶传觞,推杯换盏,喝得酒酣耳热,不亦乐乎。缺憾的就是不能痛饮黄龙府。宴会完毕后,大家仍旧意犹未尽,一边品茗,一边意气风发,指引江山,激扬文字。新年饮酒的风俗,含有驱除忧愁苦恼,喜迎新春之意。正如王安石诗云:“春风送暖入屠苏”。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憧憬都溶入这浓浓甘醴之中。屠苏酒就演化成了祥瑞的象征。而成功茶,据作者自注,也是盼望的象征。这四句诗一面运用层层皴染法描绘出宴会的热情气氛和乐观场面,一面运用梅花、屠苏酒和成功茶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艺术地表现了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风格明快,发人深思。 “只有精忠能报国”使语调由欢快转入消沉。一想起大敌当前,蒋介石不守信用,致使抗战大计不谐,诗人内心就隐隐作痛,坐卧不宁,从而影响了宴会上的欢快心情。“精忠报国”来自岳飞之事。据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抗金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后被诬入狱,受何铸审问时,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化肤理”。这四字系岳母所刺,目的鼓励岳飞爱国。又宋高宗曾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成锦旗,授与他。后人就用“精忠报国”来纪述岳飞的爱国精神。诗人借以表达自己献身民族大业,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愿望,同时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抗战究竟决心的写照。此外,这里还是对蒋介石的婉讽,奉劝蒋不要落入汪伪和日寇设置的圈套,以免步人后尘,下场可悲。“更无乐土可为家”指出国家沦于敌手,山河破裂,生灵涂炭,哪有可存身立命的乐土。诗人青年时代就追随革命,几十年来风风雨雨,颠沛流离,未过一天平稳日子。正如徐特立所评价的:“唯将国作家。”董必武慨天下为己任,昼夜奔波于救国救民之大计。这句诗正抒发了诗人不求一己的苟安偷生,而要解民于倒悬的豪迈胸怀。乐土,出自诗经硕鼠:“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董老在此是反其意而用之,古人尚有乐土可去,而今日诺大的中国竟找不到一块乐土,极言民族危机的深重。抗战大计已是燃眉之急,只有驱尽日寇,才能将中华神州变成乐土。当然仅仅赶跑日寇也还不够,还要进而专制专制,建立民主、自由的政权。这里示意出在国民党的专制统治下,人民怨声载道,并不比沦陷区好多少。 末尾两句由重庆的载歌载舞引出对延安的祝愿和思念。在这庆祝佳节之际,诗人想到远方的战友,相隔干山万水,只有遥祝延安日新月异了。诗人虽生活在重庆,但记忆犹新的却是延安。重庆尽管比延安繁华,却是令人压抑的。延安尽管物质艰辛,精神上却是令人舒心的。而且重庆旺盛的背后掩盖的是不堪一击的危机,地下潜藏的岩浆正汹涌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