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XX规读后感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特别是最具代表性的儒家文化,历来重视身心修养问题。历代名儒世家的家规家训,由先贤的个人身心修养过程中总结提炼而来,升华成为家风文化,更是身心修养的精华所在。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编著的中国家规一书,收录了历代名家名人家规,字字珠玑,凝炼出家风文化和身心修养的精粹。提高身心修养,可以从中汲取无尽的养分。 诸葛亮诫子书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先贤为我们淡泊名利、修心立志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楷模,教导我们要以儒者的无私无畏精神,担当起责任,公正、清廉。 孔子说“不学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提醒后世儒者勤研学问、勤读诗书。唯有立定治学的志向,不忘初心,刻苦读书钻研学问,并在家庭中形成读书的风气,才能抵制各种过度和过分的应酬玩乐或追名逐利的俗流,树立清白家风。 确立了志向,明白了道理之后,从来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成就身心修养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这种志向和运用这些道理。正如王阳明所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只想不做、或者光说不做,身心修养就成为空谈。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理念,这就由修心延伸到了修身。 知行合一,践行身心修养悟得的道理,改正恶习,拒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习惯和形成工作生活作风,是修身。我们公职人员,修心是端正态度,修身就是清正廉洁、作风严谨、勤于精业、克己奉公等的规范要求了。家规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更在于最终成为家庭成员共同自觉遵守的言行规范,为个人和家庭命运保驾护航。 修身,首先要自省,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人有错误不怕,怕的是有错而不自知,或者刻意回避;怕的是知错不改、屡屡再犯。要改正各种错误和不良习惯,就要长期坚持反省自身。 修身,最大的困难也正在于持之以恒地不断改正错误和恶习,进而养成一系列良好的言行习惯。在此问题上,我们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改变习惯,勇于直面错误和恶习,并在实践中改正它。而且越是在修身的艰难处越要下功夫。练字,我有一个习惯,纸要糙一点、笔要秃一点,越难练的字,越要多练习。改善习惯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在最日常的俗事俗务之中,在改错的最艰难处改善,才是最好的时机。 改正恶习、养成良好习惯,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的精神固然可嘉,但在出狠招的同时,还要持之以恒才行。一个人养成恶习容易,但改为好习惯不简单,因为恶习往往和安逸懒散挂钩,改正意味着极为残酷且反复的自我斗争。自我约束管理上,晚清名臣曾国藩最是值得敬佩,一旦立志,即数十年如一日,下苦功改过自新,当然应该成为后世的楷模。 改正和养成良好习惯,应当通过家规家训,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风尚和氛围,家庭成员间互相帮助、互相提醒、互相勉励、互相促进。但凡清白之家,必有优良之风。 修身是要克服惰性,一旦定下的习惯规矩,再难也必须每天都做到,不下这样的苦功,修身就无从谈起。修身还要特别注意慎独的问题,不可掩其不善,自欺欺人。元时,许衡有一次在盛夏时节赶路,口渴难奈,路人纷纷在路边摘梨吃,唯独许衡不为所动,被路人嗤笑迂腐,许衡解释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历代名儒世家的家规家训中,朱柏庐(一说宋代朱熹作)的朱子家训很值得推广和学习,其文俭约朴实,其意勤俭仁厚,持守修身甚严,实属历代家规的典范。如此优秀的家规家训,为我们勤研学问、砥砺德行指明了方向,可让我们提高身心修养、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形成优良的家风。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汲取优秀传统家规文化的营养,严格要求自己,营造勤学好学的良好氛围,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人,使我们这一代人真正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