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常马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健康中国是一个由多要素组成的体系,包括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等内容,这些要素共同对健康中国起到了促进、保障和支撑的作用,是护卫健康的手段,疾病是引起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阻碍。全民医保为实现“病有所医”提供了物质保障,因此,全民医保是实现健康中国的基础。全民医保的实现使我国居民敢看病,看得起病,即使目前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医疗需求得到了刺激与释放,健康水平大幅度提升。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整体背景下,基本医疗保险领域覆盖人群仍需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较低、医疗保险关系异地转移还不顺畅,这样就无法提高保障的公平性。怎样加快基本医疔保险在覆盖人员、统筹层次和异地转移等方面的整合进程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我国虽已经建立起医疗救助、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内容。但这些制度之间存在定位不清、衔接不畅、重复保障等问题,使得医保制度与医保体系之间的衔接出现问题。健康中国是全民国家战略,全民医保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健康中国最终离不开全面的共建共享,离不开各要素的有效配合,即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摘编自仇雨临、王昭茜全民医保与健康中国:基础、纽带和导向)材料二:表1:我国医疗保险、卫生支出、医疗服务及居民健康水平相关数据(2009-2016年)指标20002005201020152016医疗保险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37871378323735288932952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1952837689453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亿人)-1.798.366.72.75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亿人)-12.6913.3610.23个人卫生支出卫生总费用构成中个人卫生支出比例()58.9852.2135.2929.2728.78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例(城)()6.47.66.56.77.1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例(乡()5.26.67.49.29.2医疗服务利用率居民平均就诊次数(次)-3.14.45.65.7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年住院率()-5.510.5915.3216.46居民健康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岁)71.473.074.876.376.5婴儿死亡率()32.219.013.18.17.5表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2030主要健康指标(2016年10月15日)指标201520202030健康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岁)76.3477.379.0婴儿死亡率()8.17.55.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77.56.0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89.690.692.2健康生活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0203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亿人)3.64.355.3健康服务与保障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2.22.53.0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19.1比2015年降低10比2015年降低30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29.328左右25左右材料三:疾病医疗是城乡居民最现实的后顾之忧,医疗保险是解除这种后顾之忧的最重要的制度保障。自2009年起,国家将建立全民医保制度作为医改的重要目标,经过近10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全覆盖,13亿多人口参加了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左右,全民医保的目标基本变成了现实,这不仅是医疗保险改革与发展的巨大成效,也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当前的医保制度虽然已经覆盖全民,但并未最终成熟、定型,还存在制度分割及一系列问题。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后,组建了国家医疗保障局,为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扫除了体制性障碍,进而为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创造了条件。因此,必须加快医保制度改革步伐,加大医保制度的改革力度,真正促使全民医保制度从形式公平走向实质公平。(摘编自郑功成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例来看,农村居民的保健支出比例上升明显,并且一直高于城镇居民。B. 20102016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婴儿死亡率持续下降,这反映出我国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C. 目前我国居民体质状况从整体上看较好,但还有少部分居民不能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中的合格标准。D.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成为健康服务与保障的主要指标,说明目前我们国家对重大慢性疾病给予了关注。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健康中国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是由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它的最终实现需要各要素共同推动,而全民医保只是这其中的一个环节。B. 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阻碍之一是疾病,全民医保为解决“病有所医”的问题提供了物质保障,所以被视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基础。C.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全民医保已变成了现实,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国家多年来始终将建立全民医保制度作为医改的重要目标。D. 医保制度虽然已经覆盖全民,但还未最终成熟、定型,存在一系列问题,我们还要继续深化医保体制改革,完善全民医保制度。6. 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我们还要做哪些工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参考答案:4. A 5. C 6. 加快基本医疗保险在覆盖人员、统筹层次和异地转移等方面的整合进程;解决医保制度与医保体系之间的衔接问题;促使全民医保制度从形式公平走向实质公平;提倡健康生活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农村居民的保健支出比例上升明显,并且一直高于城镇居民”错误。结合材料二内容“表1:我国医疗保险、卫生支出、医疗服务及居民健康水平相关数据(2009-2016年)”分析,农村居民的保健支出比例在2015年和2016年没有增长;而且在2000年和2005年,农村居民的保健支出比例低于城镇居民的。故选A。【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C项,“全民医保已变成了现实”错误。结合“自2009年起,国家将建立全民医保制度作为医改的重要目标,经过近10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全覆盖,13亿多人口参加了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左右,全民医保的目标基本变成了现实”分析,原文是“全民医保的目标基本变成了现实”,选项变未然为已然。故选C。【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结合“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整体背景下,基本医疗保险领域覆盖人群仍需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较低、医疗保险关系异地转移还不顺畅,这样就无法提高保障的公平性。怎样加快基本医疔保险在覆盖人员、统筹层次和异地转移等方面的整合进程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加快基本医疗保险在覆盖人员、统筹层次和异地转移等方面的整合进程;结合“我国虽已经建立起医疗救助、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内容。但这些制度之间存在定位不清、衔接不畅、重复保障等问题,使得医保制度与医保体系之间的衔接出现问题”分析,解决医保制度与医保体系之间的衔接问题;结合材料二的图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2030主要健康指标(2016年10月15日)内容”分析,提倡健康生活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结合“健康中国是全民国家战略,全民医保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健康中国最终离不开全面的共建共享,离不开各要素的有效配合,即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必须加快医保制度改革步伐,加大医保制度的改革力度,真正促使全民医保制度从形式公平走向实质公平”分析,促使全民医保制度从形式公平走向实质公平。【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另一个指标,叫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它的内涵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指服务业每年创造的价值占GDP的比例。这是一个反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指标。“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从44.2%提高到了50.5%,这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标志。为什么服务业发展能反映产业结构的优化呢?这也有规律可循。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发达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也就相对较高。比如,全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70%左右,但美国、日本、欧盟等发 达经济体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大多在75%以上。(摘编自详解“十三五”:服务业撑起“半壁江山”,2016年5月7日央广网)材料二:(摘编自周斌服务业内部融合发展的京沪比较,上海经济2017年第3期)材料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印发了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明确到2025年,将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率基础上,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十年倍增”,使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60%,就业人口占全社会就业人口比重提高到55%。“十二五”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连续迈上新台阶。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品种日益丰富,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就业扩大和民生改善。另一方面,我国服务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服务业发展思想观念转变相对滞后,体制机制束缚较多,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