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用固体NaOH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固体NaOH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B将称量好的固体NaOH放入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C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D将烧杯中溶解固体NaOH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转移至容量瓶中参考答案:D略2. 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ABCD参考答案:C【考点】硅和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分析】根据水晶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排除A和B;再根据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可排除D,然后快速选出答案【解答】解:几乎所有的岩石和矿物都含有硅酸盐或者二氧化硅,则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故正确;水泥、玻璃是硅酸盐产品,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错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错误;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则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故正确;故选:C3. 根据描述判断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A. 1molN2和4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N2的转化率为13%B. 将SO3加入一密闭容器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后容器中有SO3、SO2、O2C. 将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烧瓶浸入冰水中,最终气体颜色变浅D. 2molH2在1molO2中燃烧生成2molH2O,2molH2O电解生成2molH2和1molO2参考答案:D分析: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结合可逆反应的特点和题干信息解答。详解:A、1molN2和4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N2的转化率为13%,说明氮气没有完全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A不符合;C、把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烧瓶浸入冰水中,最终气体颜色变化,说明反应向着一定的方向移动,反应属于可逆反应,C不符合;D、氢气的燃烧反应和水的分解反应条件不一样,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D符合;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可逆反应的特点:可逆性,正逆反应方向的条件相同,尤其要注意在相同条件下,题目难度不大。4. 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C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最多产生CO2的量:Na2CO3NaHCO3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最多消耗盐酸的量:Na2CO3NaHCO3参考答案:C【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析】A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B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C相同质量时,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大,结合反应分析;D根据反应的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进行判断【解答】解:A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则热稳定性为Na2CO3NaHCO3,故A错误;B相同温度、相同溶剂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即相同温度下,在水中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故B错误;C由CO32+2H+CO2+H2O,HCO3+H+H2O+CO2可知,质量相同时,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大,则生成二氧化碳较多,故C正确;DNa2CO3和NaHCO3分别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分别发生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由方程式可知,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盐酸充分反应,Na2CO3消耗盐酸较多,故D错误故选C5.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Z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C1molX的单质跟足量水反应时,发生转移的电子为2molDY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Z的氢化物稳定性参考答案:D略6. 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参考答案:A略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B. 焦炭炼铁、发酵粉烘焙糕点均会产生温室气体C. 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D. 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参考答案:BA、NO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故A错误;B焦炭炼铁中发生C还原铁的氧化物的反应,发酵粉烘焙糕点中发生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均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均会产生温室气体,故B正确;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漂白性无关,故C错误;D、新制氯水有漂白性,能使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D错误;故选B。8.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制铝合金 制电线 制炊具 银色漆颜料 明矾净水 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 易拉罐 用Al(OH)3凝胶制胃舒平药片 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 B. C. D.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确定铝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因为铝元素会导致脑神经问题,使人易患老年痴呆症,所以制炊具、明矾净水、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易拉罐、 用Al(OH)3凝胶制胃舒平药片 、 包装糖果和小食品等的饮食方面应加以控制,D正确。点评:熟悉铝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找到符合题意的选项9. 叠氮化钠(NaN3)是无色离子晶体,遇高热或剧烈震动能发生强烈爆炸,快速分解成钠单质和氮气,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成分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NaN3中只含有离子键B. 1 mol NaN3完全分解最多可以产生33.6L N2C. 当有4.2g N2生成时,转移电子数约为6.021022D. 常温下,NaN3化学性质稳定,包装盒上无需特别说明注意事项参考答案:C【详解】A.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N3-中还存在非极性共价键,A错误;B.没给出气体所处状态,因此无法确定放出气体的体积,B错误;C.4.2 gN2的物质的量是n(N2)=4.2g28g/mol=0.15mol,根据分解反应方程式2NaN3 2Na+3N2可知,每有3molN2生成,转移2mol电子,则有0.15molN2生成时,即有0.1 mol电子转移,故转移电子数约为6.021023,C正确;D.由信息知NaN3化学性质不稳定,遇高热或剧烈震动能发生强烈爆炸,所以应在外包装盒上注明低温保存,不能剧烈震动,小心搬移等,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10. 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下列中的哪些措施: ( ) 少用煤作燃料 把工厂烟囱造高 燃料脱硫 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 开发新能源 A B C D参考答案:D略11. 半导体工业用石英砂作原料通过三个重要反应生产单质硅。SiO2(s)(石英砂)+2C(s)Si(s)(粗硅)+2CO(g) H=+682.44kJ?mol-1Si(s)(粗硅)+2Cl2(g)SiCl4(l) H2=-657.01kJ?mol-1SiCl4(l) +2Mg(s)2MgCl2(s)+Si(s)(纯硅)H3=-625.63kJ?mol-1生产1.00kg纯硅放出的热量为A24372.86kJ B21.44kJ C600.20kJ D21435.71kJ参考答案:D12. 下列反应中符合离子反应 HOHH2O 的是A. 稀硫酸与稀氨水 B.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C. 浓硝酸与氢氧化钡溶液 D. 盐酸与氢氧化铁胶体反应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项:稀氨水的主要成分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开,故错;B项:还有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故错;D项:氢氧化铁是不溶物,不能拆开,故错。故选C。点评:离子反应的实质是能代表一类反应,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3. 某实验小组学生用5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图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D若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 应,从理论上说所求反应热相等参考答案:B14.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5.6L氯气和16.8L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有原子数为3NACNA个N2分子所占的体积与0.5 NA个H2分子所占的体积比一定是2:1D1 mol H2O2完全分解为H2O和O2,转移2NA个电子参考答案:A略15. 要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铁又不引入新的杂质最好加入( )ACl2 BFe CCu DZn参考答案: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同学们为探究卤素单质氧化性的强弱,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一:向盛有少量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观察到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 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中的氧化剂是 (2)实验二:向盛有少量碘化钠的试管中滴加少量 ,振荡,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观察到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 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综合以上两个实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 (4)小明提出可将氟气通入氯化钠溶液中,若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即可证明氟气得氧化性强于氯气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理由是 参考答案:(1)橙;Cl2+2NaBr=2NaCl+Br2;Cl2;(2)溴水;紫红;溴的氧化性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