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平山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日黑居仄,火如弹丸”。这是我国史书上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纪录。它最有可能记载在下列哪一文献中( )A春秋 B诗经 C汉书 D墨经参考答案:C2. 下列战役中,与其他三项性质不同的一项是 A、萨拉托加战役 B、乌兰布通战役 C、雅克萨战役 D、奥斯特里茨战役参考答案:B3. 剑桥中国晚清史载:“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A.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国情B.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C.强调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D.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描述的天朝田亩制度,A项内容不是“社会革命”的表现;题干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可见太平军实施的是绝对平均主义政策B项正确;“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可以排除C项;题干没有说该制度是战争的必然选择,排除D项。4. 下图所示的历史歌曲唱出了一个时代的革命奋斗目标。这场革命之所以蓬勃兴起,主要是因为A.中共二大召开,制定民主革命斗争纲领B.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召开八七会议,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D.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参考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国民革命歌中“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是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歌曲,国民大革命之所以蓬勃兴起是因为国共合作,正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故B正确;中共二大召开是在1922年,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八七会议是在1927年8月大革命失败后召开的,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南昌起义是在1927年8月大革命失败后发动的,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联系所学国民革命运动的史实分析解答。5. “自达尔文、黑胥黎等以生物学为根据,创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之说,其影响延及于世间一切之社会,一切之事业,举人世间所有事,无能逃出其公例之外者。”下列各项不能支持材料观点的是 ( )A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B为启蒙思想的发展提供依据C为中国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支撑 D工业革命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勃兴参考答案:B社会达尔文主义。达尔文的学说,即是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系统阐述了其学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而不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显然,B项是错误的。ACD三项都是主张扩张侵略或自强,体现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想。6. 随着美国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的离世,一句网络帖子迅速走红:“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牛顿的伟大贡献是创立了(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C量子力学 D相对论参考答案:A7.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 )A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参考答案:A8. 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还有()A增加赋税收入 B提高军队战斗力C严格控制人民 D打击贵族势力参考答案:A9. 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这被称为“一票共和”。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原因是:A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和政体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B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要求C法国君主政体的弊端、危机重重,国力日益衰微 D议会选举制度的日益完善和共和派不妥协的斗争参考答案:D10. 商鞅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之间的内在联系应是A.变法直接导致了秦国的统一B.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C.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无关D.变法减缓了秦国统一的步伐参考答案:B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使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这就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A.项“直接导致”错误,排除。CD两项说法错误,排除。11. 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它自身的不断改造和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 )孔子提出“仁”的思想 荀子主张礼法并施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A B C D参考答案:D略12. 中国历史上某文件确定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在经济政策方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营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据此可推知,该文件是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共同纲领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论十大关系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了共同纲领。由“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营的积极性”可知该文件规定了某一时期具体的经济政策,而且是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由此可判断应该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之前或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1957年,论十大关系发表于1956年,基本上都是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故排除A、D;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符合题干要求,故选B。13. 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A.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B.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C.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D.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参考答案:C材料“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有利于实现雅典公民内部的平等,使人人都可以参政议政,材料“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有利于发挥富人的作用,减轻贫民负担,据此可知,雅典的这些举措有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故C项正确;A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题干涉及的是雅典民主选举,并没有体现文化事业不发达,排除B;雅典民主选举体现了相对平等而非绝对平等,排除D。故选C。14.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举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推举六名孝廉”可直接判断是汉朝推行的察举制,但材料中“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了察举制存在的一些弊端,即重门第,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地方举荐制度,排除A、D;B是九品中正制,不合题意,故选C。【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15. 有学者认为:“被满州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的主权思想的生发。”下列各项,属于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重新思考”的是“天下为主,君为客”“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A.B.C.D.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根据材料中“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类似于西欧人民的主权思想的生发”得知知识分子的“重新思考”是指政治范畴,是黄宗羲的政治主张,都反对君主专制,故本题答案为C项;是李贽的主张,强调人的正当合理欲求,与题意不符;是洋务派提出,与材料中“被满洲人征服的震惊”不符。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时期思想活跃的局面思想主张16. 卓尔不群的雅典,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其民主制的“得”与“失”表现明显。下列选项中属于其“失”的是公职选举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民众组成陪审法庭城邦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A.B.C.D.参考答案:D雅典民主制度的“失”指的是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制实施的范围是有限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奴隶更是被排斥在其范围之外,故选D;是属于雅典民主制的“得”,故需排除含有的选项。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答案。17. 唐代担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是古代杰出谏官的典范。他“事有必犯,知无不为”,即使是李世民签署下由中书省发到门下省的敕书,如有逾礼,他也敢面折廷争,予以驳回。这反映出当时唐朝行政机制的特点是A.皇权专制B.宰相专权C.分层决策D.三省分权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即使是李世民签署下由中书省发到门下省的敕书,如有逾礼,他也敢面折廷争,予以驳回”可知皇权受到制约,故A项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三省体制中,只有中书省负责决策,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书省发到门下省”可以得出D项正确。18. 阿奎那宣称中央集权的政府或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式,他认为让一个君主进行统治,就能 ( )符合上帝的意旨 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统一 实现自由和平等 避免分裂和战争A B C D参考答案:D19. 余秋雨说:“在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