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山西省晋城市凤凰山矿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如图所示,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相对于地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和卫星C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 B物体A和卫星C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C卫星B在P点的加速度与卫星C在该点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D卫星B在P点的线速度与卫星C在该点的线速度一定相同参考答案:C2. 如右图所示,图形凹槽半径R=30cm,质量m=1kg的小物块在沿半径方向的轻弹簧挤压下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50N/m,自由长度L=40cm,一端固定在圆心O处,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取g=10m/s2,sin37=0.6,cos37=0.8。则 ( )A物块对槽的压力大小是15NB物块对槽的压力大小是13NC槽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6ND槽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8N参考答案:BC由受力分析可知物体退槽的压力,槽对物块的摩擦力。3. (单选)关于内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把氢气和氧气看作理想气体,则具有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和相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具有相等的内能B一定质量0水的分子势能比0冰的分子势能小C物体吸收热量后,内能一定增加D一定质量的100的水吸收热量后变成100的水蒸气,则吸收的热量大于增加的内能参考答案:D4. (多选)如图所示,L是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但其自身的电阻几乎为零A和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当开关S闭合瞬间,A、B两灯同时亮,最后B灯熄灭B当开关S断开瞬间,A、B两灯同时熄灭C当开关S断开瞬间,a点电势比b点电势低 D当开关S断开瞬间,流经灯泡B的电流是由a到b参考答案:AD 解析: A、电键S闭合瞬间,线圈L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则相当于灯泡A与B串联,因此同时亮,且亮度相同,稳定后B被短路熄灭,故A正确;B、稳定后当电键K断开后,A马上熄灭,由于自感,线圈中的电流只能慢慢减小,其相当于电源左端为高电势,与灯泡B构成闭合回路放电,流经灯泡B的电流是由a到b,B闪一下再熄灭,故D正确,BC错误;故选:AD5. (单选)如图所示,在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ab是圆的一条直径。一带电粒子从a点射入磁场,速度大小为2v,方向与ab成时恰好从b点飞出磁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若仅将速度大小改为v,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不计带电粒子所受重力)A3t BC D2t参考答案:D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用欧姆表测电阻时,如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小,为了使读数的精度提高,应使选择开关拨到较 (选填“大”或“小”)的倍率档,重新测量,测量前必须先要进行 。如图所示为使用多用表进行测量时,指针在刻度盘上停留的位置,若选择旋钮在“50mA”位置,则所测量电流的值为 mA。参考答案:大;调零;22.07. 如图,一块木块用细线悬挂于O点,现用一钉子贴着细线的左侧,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斜面向右以速度匀速移动,移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到图中虚线位置时,木块速度的大小为,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参考答案:解:橡皮沿与水平方向成300的斜面向右以速度v匀速运动,由于橡皮沿与水平方向成300的斜面向右以速度v匀速运动的位移一定等于橡皮向上的位移,故在竖直方向以相等的速度匀速运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速度也是一定的,故合运动是匀速运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合速度大小v合=2vcos30=,方向不变和水平方向成60故答案为:,608. B若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之比为T1T221,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参考答案:1 12由开普勒定律,R1R21.由牛顿第二定律,G=ma,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R22R1212。9. 如图所示,用两条一样的弹簧吊着一根铜棒,铜棒所在的虚线框范围内有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棒中通入自左向右的电流。当棒静止时,每个弹簧的拉力大小均为F1;若将棒中电流反向但不改变电流大小,当棒静止时,每个弹簧的拉力大小均为F2,且F2F1,则磁场的方向为_,安培力的大小为_。参考答案:垂直纸面向里; F2-F110. 氢原子第能级的能量为,其中为基态能量。当氢原子由第4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时,发出光子的频率为;若氢原子由第2能级跃迁到基态,发出光子的频率为,则 。参考答案:根据跃迁公式即可解得。11. 1某同学获得一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图。已知频闪仪每隔0.05s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m/s2, 小球质量m=0.2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4 时刻小球的速度4= m/s;小球上升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 m/s2 ;对(2)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什么结论.得到的结论是 参考答案:(1)3.98 (2)10.0 (3)上升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作用12. 磁电式电流表(表头)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磁铁和放在磁铁两极之间的线圈,由于线圈的导线很细,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弱,所以在使用时还要扩大量程已知某一表头G,内阻Rg=30,满偏电流Ig=5mA,要将它改装为量程为03A的电流表,所做的操作是并联(填“串”或者“并”)一个0.05的电阻参考答案:考点:磁电式电表原理版权所有分析:把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应给电流表并联一个电阻,阻值R并=,I为量程解答:解:改装成电流表是要扩大电流的量程,使用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要并联的阻值为:R并=0.05;故答案为:并,0.05点评:改装成电流表要并联电阻分流,电阻值等于满偏电压除以所分最大电流,改装成电压表要串联电阻分压,电阻值等于量程除以满偏电流减去原内阻13.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6V,内阻为1,电阻R1=5,R2=6,滑动变阻器的阻值030。闭合电键K,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由a端向b端滑动时,理想电流表和理想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I、U表示。则_。R1消耗的最小电功率为_W。参考答案: ; .8 W。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某实验小组要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获得速度的关系,选取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主要步骤如下:(1)实验时,为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在未连接橡皮筋时将木板的左端用小木块垫起,使木板倾斜合适的角度,打开打点计时器,轻推小车,得到的纸带应该是图2中的乙(填“甲”或“乙”)(2)使小车在一条橡皮筋的作用下由静止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3)再用完全相同的2条、3条橡皮筋作用于小车,每次由静止释放小车时橡皮筋的伸长量(或形变量、长度等)都相同(填写相应实验条件),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2W、3W(4)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分别求出小车每次获得的最大速度v1、v2、v3(5)作出Wv图象,则图3中符合实际的图象是D参考答案:解:(1)平衡摩擦力后,小车应做匀速运动,所以纸带应该是图乙;(2)橡皮条拉力是变力,采用倍增法增加功;即使小车在一条橡皮筋的作用下由静止弹出,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再用完全相同的2条、3条橡皮筋作用于小车,每次由静止释放小车时橡皮筋的伸长量都相同,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2W、3W(3)功与速度的平方相对应,所以图象应为D故答案为:(1)乙;(3)伸长量(或形变量、长度等)都相同;(5)D15.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 (1)实验中,下面哪些测量工具是必需的 A天平 B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2)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所用重物的质量为200g。实验中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 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 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 ,乙同学用 ,其中所选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同学;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运动到B点时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J, 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 J(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少的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1)C (2)乙 0.369J 0.376J (3)克服空气对重锤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做功(1)根据实验原理,需要验证下列方程成立mgh=mv2,即gh=v2则不需要天平v由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测出,不需要秒表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46V交流电源,故需要低压交流电源纸带处理需要刻度尺(2)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阻力作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故甲同学错误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h=0.2009.800.1920J=0.376J打B点重物速度v=m/s=1.92m/s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mv2=0.50.2001.922J=0.369J.(3)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有摩擦阻力,或存在空气阻力.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12分)如图所示,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公路上以速度v1向东行驶,一位观光游客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穿马路汽车司机发现游客途经D处时经过0.7s做出反应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至B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为了判断汽车是否超速行驶以及游客横穿马路是否过快,警方派一警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m=14O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起始制动点A紧急刹车,经过14Om后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量得xAB=17.5m、xBC=14Om、XBD=2.6m肇事汽车刹车性能良好(可认为警车与肇事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均相同)问:(1)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1是多大?(2)游客横穿马路的速度是多大?参考答案:见解析解:(1)已知警车的初速度v0=14m/s,末速度v=0,位移x=14m,可以求出警车刹车时的加速度a=肇事汽车从A点刹车到C点停下来,总位移为x1=31.5m,末速度v=0,加速度a=7m/s2,则汽车的初速度m/s=21m/s(2)肇事汽车从A到B运动的时间满足,代入xAB=17.5m,v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