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南充市渴望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核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场所 D细胞核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参考答案:AD2. 以下有关动、植物细胞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共性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它们的成分不同,功能不同 B.它们都含有大量的酶,是代谢场所 C.它们都含有大量的水 D.它们都含DNA和RNA参考答案:D3. 右图为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植物某器官的生长影响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促进该器官生长的最适浓度是b点对应的浓度B.若该器官是植物的茎,则c点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能会抑制 根的生长C.若该植物是单子叶农作物,则b点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用 来除去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D.若该器官是果实,可用d点浓度生长素类似物诱导获得无子果实参考答案:D4. 老年人皮肤色素沉积出现“老年斑”,原因是( )A. 细胞呼吸速率加快 B. 细胞中抗氧化作用的酶活性降低C. 细胞膜通透性降低 D. 紫外线照射引起色素沉积参考答案:B5. 下列内容中,与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相对应的变化顺序是(1)染色体复制 (2)同源染色体分离 (3)着丝点分裂 (4)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 (5)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A B C D参考答案:A6. 下列有关单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大分子都是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B.组成多糖的单体是核糖C.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氮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D.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参考答案:B【Ks5u解析】本题考查了单体和多聚体的有关知识。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故B项错误。7.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D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参考答案:D8. 下列关于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过程在所有生活细胞都能进行 B三个过程发生的场所都是细胞质 C三个过程都要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来完成 D复制和转录的模板相同,而与翻译的模板不同参考答案:C9. 人的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调节人体血糖的蛋白质。在胰岛素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C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D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参考答案:B10. 下表分别是生物体及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生物体的含水量生物水母鱼类蛙哺乳动物藻类高等植物含水量(%)9780857865906080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组织器官牙齿骨骼骨骼肌心脏血液脑含水量(%)1022767983841 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 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体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较多 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存在形式相关 A B C D参考答案:A11. 研究发现,一种可耐受大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NDM1”在英国、美国、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NDM1”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B“NDM1”的核糖体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和内质网上C“NDM1”在能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D“NDM1”的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果胶酶除去,且不影响细胞活性参考答案:C12. 生物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的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A不变 B升高 C下降 D变化与此无关参考答案:C13.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降低了底物分子的活化能 B.增加了反应物的活化能C.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提高了反应物之间的活化能参考答案:C14. 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参考答案:C15. 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A. 苏丹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B. 斐林试剂鉴定苹果汁的还原糖C. 健那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D. 甲基绿、吡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参考答案:C16. 某生态园的面积为40hm2,研究小组釆用标志重捕法调査仓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20作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00只,其中发现10只带有标记。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2400只/hm2B. 此种方法可以调査蚜虫的种群密度C. 第一次捕获与第二次捕获的间隔时间越短越好D. 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参考答案:D【分析】据题文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种群密度及其种群密度的调查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依题意可知: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12020010)4060只/hm2,A错误;财虫是寄生在枯木和枯树根中的虫子,不适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错误;第一次捕获与第二次捕获需要间隔一定的时间,并不是间隔的时间越短越好,C错误;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减少,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D正确。【点睛】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和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运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有标记的个体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判断各选项。17.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天)15913172125293337成虫数(只)610287113120727030232734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参考答案:C18. 将红色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 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加温使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加温使水中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参考答案:C19. 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三代,所得子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A1/4 B1/8 C1/16 D1/32参考答案:BAa连续自交过程中,AA与aa自交后代分别全为AA和aa,Aa自交后代1/2Aa、1/4AA、1/4aa。由此可知,Aa自交三代后,子代中Aa比例为1/2*1/2*1/2=1/8。20. 以下各项不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B. YyRr个体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变为S型菌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 基因重组导致生物性状多样性,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参考答案:A【分析】1、基因重组的概念: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2、狭义的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详解】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所以不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及基因工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等过程中都发生了基因重组,BC正确;基因重组增加了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D正确。故选A。21.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 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C 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D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参考答案:C略22.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是正常的生命现象B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C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是细胞癌变的内因参考答案:C【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解答】解:A、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是正常的生命现象,A正确;B、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B正确;C、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C错误;D、细胞癌变的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外因是致癌因子的作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