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南充市杨家中学2022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是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 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是 沿海高,内陆低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东部高,中西低A. B. C. D. 2. 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地区能源生产总量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地区国民生产总量 地区国民人口总量A. B. C. D. 3. 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是因为 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丰富天然气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A. B. C. D. 参考答案:1. B 2. A 3. D【1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区主要位于中西部省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正确,所以该题选B。【2题详解】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的保障水平就越高,所以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为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故正确;国民生产总量和人口生产总量对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没有影响,故错误,所以该题选A。【3题详解】读图M地位于四川,四川省有丰富的天然气和水能资源,且经济相对落后,能源的消费量较小,所以其能源保障水平较高;该地煤炭和石油储量较低,故该题选D。【点睛】我国四大天然气区: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的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古沉积盆地)。2. 读黄河天然径流量与断流天数示意图,回答57题。5.下列关于图中不同年份黄河断流天数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A大部分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B中上游地区耕作面积变化大C气温的年际差异造成冰雪融水量年际不均 D城市中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年际变化大6下列能反映黄河郑州河段水体补给关系的一项是()7下列对黄河天然径流量的大小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冰川融水量 B农业的引水量 C大气降水量D河水的下渗量参考答案:A B C3.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3.该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4.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B.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D.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源问题,严禁乱砍滥伐参考答案:3、A 4、D试题分析:3读图,该生态环境问题在西北干旱地区占比重大,在新疆占的比重达40,应是土地荒漠化问题,A对。新疆水土流失问题、酸雨问题少,B、C错。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在东部地区更突出,D错。4西北地区缺水,不适宜大面积植树造林,A错。干旱区,不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发展,B错。加快城市化进程,可能导致环境问题更严重,C错。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源问题,严禁乱砍滥伐,可以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D对。考点: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4. 我国某山区因受人为干扰,形成水土流失。为治理该环境问题,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油松和混交林的方式造林育林。下表为不同土地覆被下单位面积水土流失状况的观测数据。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降雨量(mm)降雨强度坡耕地混交林油松幼林地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33弱15541.31110.1154l8l4很强32739.4290.521225l9强1131.2280.3520.615. 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降水强度大 B. 种植混交林 C. 种植油松 D. 开垦坡地16. 相同降水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是A. 混交林地 坡耕地 油松幼林地 B. 坡耕地 油松幼林地 混交林地C. 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D. 油松幼林地 混交林地 坡耕地17. 据表可知A. 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B. 开垦坡耕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C. 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优于自然恢复植被 D. 油松幼林地的地下根系固土能力强参考答案:15. D 16. C 17. A【15题详解】图表显示降水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坡耕地的泥沙量远远大于混交林和油松幼林地,故D正确。【16题详解】直接阅读图表即可获知相同降水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C正确。【17题详解】据表可知森林树种越丰富,水土流失越弱,A正确。开垦坡耕地加剧水土流失;材料没有显示植树造林和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大小数据;油松幼林地的水土流失较混交林强,因此根系固土能力较弱。故B、C、D错误。5. 海洋运输是海洋开发的重要方面,读世界主要航海线示意图(图9),完成1-3题。1.近年来自甲港运往世界各地产品的特点有A技术含量高B重厚长大C物美价廉 D土特农产2.N、P、Q、R四条航线中,被西方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是AN BP CO DR3.欧美人称图中虚线所示航线为“西北航道”,该航道正日趋活跃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海冰融化 B造船技术进步C北冰洋资源开发 D全球航运体系发展参考答案:1.C2 .B3.A6. 下列不属于旅游规划基本内容的是A.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 B.旅游者C.旅游设施和服务 D.旅游交通条件参考答案:B7. 新疆塔里木盆地城市多分布于A绿洲 B盆地中部 C河流源头 D砾石带参考答案:A8. “杞人忧天”的道理在于( ) A天会塌、地会裂 B太阳紫外线逐年增加 C大气的成分不断变化 D自然灾害随人类活动而加剧参考答案:D9.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2021题。20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21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等A B C D参考答案:20-21 AB10. 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图9所示的工程建设。据图完成37、38题。37. 图中的防护工程主要是针对下列灾害中的 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山洪 A. B. C. D. 38. 图中边坡上网格状装置的主要功能是 A. 加速径流 B. 保持水土 C. 促进蒸发 D. 美化环境参考答案:C B11. 下图为“中国局部地区农牧界线演变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图中的农牧界线A. 相当于草原和荒漠分界线B. 各自是一条明确的界线C. 古长城位置与之关系密切D. 生态环境好,自然灾害少2. 农牧界限演变的主要原因是A. 气候变干B. 牧区养殖规模扩大C. 农耕区粮食压力加大D. 西北地区人口减少参考答案:1. C 2. C【1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的农牧界线并不是草原和荒漠分界线,A错误;农牧界限并不是一条明确的界线,B错误;界线变动范围与古长城接近,故该界线变动显示古长城位置与之关系密切,C正确;农牧界线的变动说明界线附近生态环境较为脆弱,D错误。据此分析选C。【2题详解】农牧界限演变的主要原因是界线附近人口增多,粮食需求增加,农耕区粮食压力加大,农耕区向牧区扩展所致,C正确。气候并没有明显变干,界线不断向西北方向演变,牧区养殖规模可能会缩小,AB错误;随着社会发展,西北地区人口增多,D错误。据此分析选C。12. 新华社北京2010年8月24日电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24日说,我国松材线虫病疫区已扩大至江苏、浙江、安徽等12个省份的113个县(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癌症”,传播蔓延迅速,防治难,是松树的一种危险性和毁灭性病害,是国内外要求控制和消灭的一种检疫性病害)。据此回答2728题。27下列关于松材线虫病害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传染容易 B致死速度快C蔓延迅速 D危害树叶28.下列属于常见森林虫害的是()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蝗虫A B C D 参考答案:D A13. 珠江三角洲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错误的是( )A大气污染加剧,成为酸雨中心;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B城市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人地矛盾加剧C重复建设突出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参考答案:D14. 鲁尔区是德国的心脏,是以资源为依托而兴起的传统工业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 有关鲁尔区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近,当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位于多瑙河与鲁尔河的交汇处,充沛的水源;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欧洲广阔的市场A. B. C. D. 22. 有关鲁尔区的衰落,叙述不正确的是A. 以钢铁为基础,煤炭为主导的工业结构单一B.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导致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C. 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D. 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参考答案:21. B 22. A21.鲁尔区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欧洲广阔的市场,正确;离铁矿区近,利用的是法国铁矿资源;位于莱茵河与鲁尔河的交汇处,有充沛的水源。故选B。22.有关鲁尔区的衰落的原因是以煤炭为基础,钢铁为主导的工业结构单一;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导致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A不正确。故选A。15. 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下列气候类型区中,最适合水稻种植的( )A. 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区 B.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C.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参考答案:C结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